反馈-渐进式培训法在压力性损伤患者照护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1
/ 3

反馈 - 渐进式培训法在压力性损伤患者照护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周佳英 贾彦会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214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压力性损伤患者照护技能培训应用反馈-渐进式培训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压力性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其照顾者培训常规照护技能;实验组予以其照顾者使用反馈-渐进式培训法进行照护技能培训;比较两组照顾者照护技能考核评分、患者压力性损伤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照顾者照护技能的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反馈-渐进式培训法在压力性损伤患者照护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明显提高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值得临床教学借鉴及应用。

【关键词】反馈-渐进式培训法;压力性损伤;照护技能;护理

Application of feedback-gradual training method in nursing skills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stress injur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eedback-gradual training method in nursing skills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stress injury.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pressure inju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skills training for its caregiver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gave their caregivers nursing skills training by using feedback-gradual training method; The training effect, recurrence rate of pressure injury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caregiv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pressure injur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feedback-gradual training method is effective in nursing skills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stress injury, which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aring ability of caregivers, and is worthy of reference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Keywords] Feedback-gradual training method; Pressure injury; Care skills; nurse

压力性损伤是主要由于局部长期受压,导致的局部软组织发生肿胀、疼痛、坏死或皮肤破损等情况,其危险人群主要为年老体弱的长期卧床患者,对于此类患者提供优质的日常照护技能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但是,其照顾者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和照护经验,而临床常规照护技能培训只是简单的指导和宣教,缺乏系统性,也不重视培训对象的反馈,不利于照顾者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掌握,培训效果较差[2]。基于此,本文对压力性损伤患者照顾者照护技能培训中应用反馈-渐进式培训法,取得效果显著,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08至2021-08期间,我院系统上报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院外带入的压力性损伤,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6-93岁,平均年龄(80.18±7.72)岁,其照顾者共30人,其中男性5人,女性25人,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42.32±8.14)岁,文化程度:文盲8人,初中及以下16人,高中或中专6人。实验组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58-95岁,平均年龄(80.74±7.13)岁,其照顾者共30人,其中男性9人,女性21人,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1.52±7.56)岁,文化程度:文盲9人,初中及以下13人,高中或中专8人。

1.2方法

1.2.1对照组

予以其照顾者常规照护技能培训。

1.2.2实验组

予以其照顾者使用反馈-渐进式培训法进行照护技能培训,具体方法如下:

1.2.2.1设计反馈-渐进式培训[3,4]计划

针对培训对象年龄、学历等制定培训目标和为期4周的培训计划,将培训计划、方法和内容制成 “压力性损伤患者照护培训手册”,每位照顾者人手一册,帮助其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1.2.2.2培训计划实施

首次培训时将培训内容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部分,由高年资护士进行讲解示范,内容包括(1)病房管理培训:指导照顾者按五常法管理病房物品,每日开门通风2次,保持病房整洁卫生,空气清新。(2)体位管理培训:告知照顾者每2h更换一次体位的必要性,由高年资护士亲自示范正确的体位摆放方法、摇高床头的方法、检测受压区压力的要点,示范后在护士的指导下由照顾者进行体位摆放,护士考核后方可独立进行体位管理。(3)皮肤护理培训:指导照顾者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勤换衣被,密切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受压区皮肤情况,对于压力性损伤部位皮肤予以消毒换药,保持敷料干结及固定良好,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受压区皮肤如因压力大导致发红,及时给予减压并外涂赛肤润,避免加重。(4)管道护理培训:指导照顾者密切观察导管有无在位通畅,搬动患者时或更换患者体位时注意不要牵拉到各管道。(5)进食管理培训:指导照顾者喂食时需将患者床头抬高60°以上为宜,并指导其选择合适的餐具、合理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为主,一口量约为5ml,喂食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分散患者注意力[56]

1.2.2.3反馈及考核

培训结束后让照顾者将照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针对这些问题再次予以指导和示范,对于个人提出的疑问等及时予以耐心解答,在患者出院前对其照顾者进行考核评分。患者出院后由当月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电话访视,分别于出院后一周、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分次进行电话随访[7],跟踪了解患者情况,并对照顾者予以持续指导直至1年。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照顾者照护技能考核评分:根据出院前考核评分对照顾者照护技能达标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内容包含病房管理、体位管理、皮肤管理、管道管理及进食管理5方面,每项20分,总分100分。

1.3.2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跟踪随访患者出院1年内的压力性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考核评分使用(x±s)描述,以t 检验。压力性损伤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使用(%)描述,以X²检验。P<0.05说明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照顾者照护技能考核评分

实验组照顾者培训考核评分总分为(94.58±14.60)分,对照组为(80.04±15.10)分,培训考核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考核评分(x±s)

组别

病房管理

体位管理

皮肤管理

管道管理

进食管理

总分

对照组

16.13±3.12

15.86±3.42

16.52±2.96

16.16±2.84

15.37±2.76

80.04±15.10

实验组

19.37±2.74

18.71±3.16

18.83±2.73

19.13±3.13

18.54±2.84

94.58±14.60

t






7.817

P






0.000


2.2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出院1年内再发压力性损伤2例,再发率为6.67%,其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出院1年内再发压力性损伤7例,再发率为23.33%,发生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压力性损伤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压力性损伤

并发症

再发例数(n)

再发率(%)

发生例数(n)

发生率(%)

对照组

30

7

23.33

4

13.33

实验组

30

2

6.67

1

3.33



8.173


6.912

P



0.000


0.000


3讨论

本研究对压力性损伤照顾者实施反馈-渐进式培训法,其培训考核评分总结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压力性损伤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证明反馈-渐进式培训法能够显著提升照顾者的照护能力,从而减少患者再次发生压力性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所设计的反馈-渐进式培训计划,针对住院的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照顾者,从病房管理、体位管理、进食管理、皮肤护理、管道护理等几个维度的相关照护技能方面进行培训,让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得到提升,保证患者回归家庭能得到更专业的照护。此次培训方式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实践技能的操作示范,且通过培训对象的反馈进行进一步指导改进,以加深其理解,确保其能够完全掌握和应用[8]。压力性损伤患者照顾者通过接受反馈-渐进式的照护技能培训,显著提升了自身照护知识及技能水平,从而使其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照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9],避免压力性损伤及并发症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反馈-渐进式培训法在压力性损伤患者照护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有效提高了培训效果,使照顾者的照护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蒋琪霞,郑美春,刘云,等.中美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科护士培养和实践方式的比较[J].护理研究,2013,27(4): 1139一1141.

[2] 蒋琪霞.美国医院伤口造口失禁护理护士的培养与使用 [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87—92.

[3] 罗宝萍,侯文利,刘美宏,等.反馈-渐进式培训法在非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6):15-16.

[4]李智.反馈型培训模式在精神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04):277-278.

[5]黄秀玲,蒋琪霞,彭青,等.小组阶梯式培养模式在伤口护理中心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 4l 65 4l 67.

[6]徐元玲,蒋琪霞,王建东.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400一 1402.

[7]刘珊珊,张振香.国内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2):17-18.

[8]乔雨晨,常 红,孟 茜. 痴呆患者照顾者需求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33(3):19-22.

[9]秦彦荣,胡晓鸿,范刑,等.以问题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38一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