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CTA)技术在心肌桥-壁冠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2
/ 3

螺旋 CT血管造影检查( CTA) 技术在心肌桥- 壁冠脉血管形

态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张秀春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CTA)技术在心肌桥-壁冠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例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桥-壁冠脉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A检查,同时以CAG(经冠脉造影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A诊断价值。结果 CAG与CTA诊断浅在型及深在型心肌桥-壁冠脉具有一致性。且在CAT检查下浅在型与深在型心肌桥长度高于CAG检查,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壁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两种检查方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可明确心肌桥-壁冠脉患者血管形态,并为临床进一步干预提供有效数据参考,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疾病预后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心肌桥-壁冠脉;血管形态学;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piral CT angiography (CTA) in the morphological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bridge wall coronary artery.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bridge wall coronary arter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0 to October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TA after admis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A was evaluated with 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CAG (coronary angiography) as the gold standard. Results CAG and CTA were consistent in the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and deep myocardial bridge wall coronary artery. The length of myocardial bridge between superficial and deep myocardial bridge in ca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AG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P > 0.05). Conclusion CTA can clarify the vascular morphology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bridge wall coronary artery, and provide effective data reference for further clinical interven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ulation of treatment pla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disease prognosis quality.

【 key words 】 spiral CT angiography; Myocardial bridge wall coronary artery; Vascular morphology; diagnosis

心肌桥-壁冠脉属于一种先天性的疾病,正常人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的表面如果心肌有一部分行走在心肌的内部在心肌收缩时就会压迫冠状动脉导致相对性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者闭塞,这种情况下就属于心肌桥【1-2】。而随着病程的延长及患者年龄的增长,动脉可能适度硬化并会引起一定的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的症状,进而导致心肌桥-壁冠脉。而针对该疾病若能早期发现,并给予针对性的防治干预,那么就会延缓疾病进展,并提升预后质量【3-4】。而本次主要就CTA的诊断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缝隙,以期助心肌桥-壁冠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30例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桥-壁冠脉患者纳入研究。其男患17例,女患13例;年龄47-79岁,均值(61.29±4.43)岁;冠心病病程4-17年,均值(12.30±3.58)年。

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文件;(2)沟通良好;(3)依从性良好;(4)病史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合并血液疾病;(4)合并恶性肿瘤;(5)合并严重心律失常;(6)合并认知功能障碍;(7)合并造影剂过敏。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取仰卧位,应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进行CAT扫描,并注射碘普罗胺造影剂,从气管隆突至心脏舵面进行8-10s扫描。 图像重建(厚度0.625mm)。 并选择在心脏 R-R 间期进行图像重建、MPR、VR 和 MIP。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均由相同的两位资深阅片师分析,采用智能血管分析技术测量心肌桥长度和壁冠脉血管狭窄程度。

1.3 指标观察

以CAG作为诊断心肌桥-壁冠脉的金标准,评估CAT诊断结果一致性。并就心肌桥-壁冠脉血管形态表现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61de7538cda8f_html_b2324c637e692d5e.gif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不同检查方式下患者心肌桥-壁冠脉血管形态表现

CAT检查下浅在型与深在型心肌桥长度高于CAG检查,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壁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两种检查方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对比不同检查方式下患者心肌桥-壁冠脉血管形态表现(61de7538cda8f_html_b2324c637e692d5e.gif ±s)

检查方式

例数

心肌桥长度(mm)

壁冠脉血管狭窄程度(%)

浅在型

深在型

浅在型

深在型

CAG

30

4.42±2.29

8.39±5.50

39.71±5.51

58.17±6.79

CAT

30

7.22±2.54

11.22±5.37

37.48±5.68

56.50±6.62

t


4.484

2.016

1.543

0.964

P


0.000

0.048

0.128

0.338

2.2 对比不同检查方式下心肌桥-壁冠脉诊断结果一致性

CAG与CTA诊断浅在型及深在型心肌桥-壁冠脉具有一致性。详见表2与3:

表 2 浅在型心肌桥-壁冠脉诊断中的符合率[n(%)]

CTA

CAG

阳性

阴性

合计

阳性

17

2

19

阴性

0

11

11

合计

17

13

30

表 2 深在型心肌桥-壁冠脉诊断中的符合率[n(%)]

CTA

CAG

阳性

阴性

合计

阳性

19

0

19

阴性

0

11

11

合计

19

11

30

3 讨论

CAG是诊断心肌桥-壁冠脉的金标准,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进一步干预提供有效参考【5】。但是CAG却需穿刺桡动脉或者股动脉将造影导管送到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在进行影像学观察。此种检查方式具有一定侵入性,不利于疾病的动态监测及展开反复检查【6】。而CTA技术是利用造影剂从周围静脉打药之后,让血管充盈达到一定程度,进行快速扫描的检查方法。其与CAG技术相比可降低对患者的机体损伤,适用于身体机能较差的患者【7】。同时CTA技术还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动脉内异常的情况,进而可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临床疾病的诊断符合率【8】。

本次将CTA技术应用到心肌桥-壁冠脉诊断中,并以诊断金标准CAG结果为参考,结果显示:CAG与CTA诊断浅在型及深在型心肌桥-壁冠脉具有一致性,而在浅在型与深在型心肌桥长度检查中,显示CTA高于CAG检查。而在浅在型与深在型壁冠脉血管狭窄程度检查中,显示两种检查方式并无较大差异。这也进一步说明了,CTA技术在心肌桥-壁冠脉诊断中可取得与CAG相近的诊断结果,可提升临床诊断有效率。同时其无创伤性,且可以重复检查,故其更加适合心肌桥-壁冠脉疾病的鉴别与确诊。

综上所述,CTA诊断心肌桥-壁冠脉的价值较高,临床应用意义积极,值得被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侯艳婷,李虔桢,吕晓钗,等.70岁以上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弓部重建的体外循环管理[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9,35(9):537-540.
  [2]陈晓飞,阳明,袁云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2):100-101.
  [3]杨丽,方柏荣,贺吉庸,等.基于CT血管造影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8,34(5):297-302.

[4] 房志伟,沈海林. MRI配合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1(3):159-160.
  [5] 姚仲欣,解宝泉,张静华. 64排与25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老年肺栓塞的对比[J]. 中国临床研究,2019, 24(3):361-363.
  [6] 许名远,查达珍,郑叶祥,等.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5(3):103-104.
  [7] 傅国萍,鲁国建,董芬. RtPA静脉溶栓治疗7例基底动脉尖脑梗死临床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1):160-161.
  [8] 李文英,张云萍,张丽英.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2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