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中人文环境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2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中人文环境的影响探讨

李俊

身份证号: 61252619860828****

摘要:作为我国领土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地区深居西北部内陆,面积广袤而资源贮藏量丰富,在开展边境贸易、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近年来伴随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开发进程的深化,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变,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不断涌现,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小阻力,本文聚焦形势相对严峻的荒漠化问题,探讨了人文环境对其防治进程造成的影响,并就解决应对策略进行展开论述。

关键词: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人文环境



前言: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据《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261.16万平方千米,在国土总面积中占比为27.7%,其中西北地区受灾害情况尤为严重,沙漠化的扩张压缩了可利用土地空间,流沙、沙尘暴等现象还会破坏基础设施。该种的出现固然与地理、气候环境有关联,但更多是人文因素决定的,因此有必要从人文环境角度出发对其影响、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一、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必要性分析

当前伴随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深入,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问题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温室效应等生态危机全球性、广域性的特质愈发明显,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阻力,土地荒漠化正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员。其位置分布、作用机制存在一定规律,就我国境内来说,干旱、半干旱地区受灾尤为严重,内蒙古狼山以西、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北部等均是荒漠化聚集地,这些区域本身受地理环境制约较大,生态系统脆弱,危机抵御能力较差。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部分地区人口密度膨胀,加上缺少有效的引导监管,滥垦滥伐状况极为严重,游牧游耕等习俗影响之下,草地退化也十分常见,给土地荒漠化埋下了隐患。荒漠化的扩张,使得土地生产能力直线下降,沙尘暴等灾害频发,损坏基建设施的同时,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小威胁,西北生态屏障的功能被整体削弱,荒漠化防治已经刻不容缓。

二、人文环境给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带来的挑战

(一)文化教育落后,公众环保意识匮乏

尽管近年来中央决心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在西部地区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政策,完善相关法规体系,但20世纪60、70年代“以粮为纲”理念影响下,遭受滥垦滥伐、粗放式开发的林地、草场面积广泛,治理基数大且难度高,西北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又尚处起步阶段,文化教育力量仍旧相对薄弱,公众普遍自觉意识不强,视环保政策为洪水猛兽,认为退耕还林等举措会影响自身收益,防治工作推行受到极大阻碍。还有部分公众在政府长期的救济、扶持下,滋生出了等、靠、要的群体心理,环保内生动力匮乏,荒漠化防治难度大。

(二)科技力量薄弱,生态产业发展迟滞

荒漠化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诸如林业生态工程、上蓄下疏水利工程等的推进,均需要专业人才帮助。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布局优化成为高等教育重点研究方向,众多学者纷纷聚焦西北地区高等教育问题,为其实践建设、优化提供了不少可行思路,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至2019的十年间,西北地区已经跻身为高等学校增长最快的区域,其中西藏增长率达到16.67%,甘肃达到25.64%,新疆则为26.67%,人才储蓄量明显上升。但令人担忧的是,受经济、自然等因素制约,这些人才很大一部分选择向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西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力量薄弱,生态产业发展也相对迟缓。

(三)法规执行困难,组织监督机制缺位

伴随生态文明事业推进,国家积极完善《环境保护法》,并提供了较多的技术、财政支撑,近几年西北地区荒漠化趋势明显缓解,防治工作初见成效。但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区域政策落实执行困难的问题仍旧客观存在,部分基层干部过于关注政绩,罔顾生态文明事业,片面推行粗放式开发政策,还有部分干部对环保政策理解不清,难以避免极端、平均思维,推行过程有失公允、缺乏人性化,相关法规、常识科普宣传力度不足,很容易受到民众排斥,这些都对防治工作带来极大阻碍。

三、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中改善人文环境的路径策略

(一)强化监督管理力度,推动政策落地实施

基层行政组织是荒漠化防治政策推行、落实的重要主体,在提供人文环境支持时,首先就要关注基层组织健全问题,应当广泛调动,调动街道、村委会等力量,将推行职责细化、下放至个人,彰显上下联运、责任到人的特征,同时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由党支部书记主导考评工作,保障政策落实。其次还应关注监督管理问题,要积极创新监管思路与方式,在联合执法指引下,开展网格化监管,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的特征,还应积极搭建移动执法系统,全过程记录执法信息,压缩自由裁量权,保障执法效率。最后,针对当前荒漠化防治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要积极改革相关制度,放宽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可以使用谁经营、谁治理、谁受益的思维逻辑,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从而全面调动民众热情,加快荒漠化治理步伐。

(二)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在荒漠化防治进程中,宣传教育柔性特征相对明显,可以与执法等刚性手段互为补充,提升综合防治效率。旧有工作模式中,灌输式说教占据较大比重,方式单一且枯燥,很容易引发当地民众的反感与抵触,当前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宣传教育渠道增多,基层组织应当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首先可以组织下乡汇演、讲座活动,通过小品、电影等形式,向当地民众传递荒漠化危害,以及科学种植、放牧的要点技术,提升其环保意识;其次还可以成立荒漠化防治、绿色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生态化、现代化的农业知识技术,实现经济、环保效益的统一,让民众直观感受其优越性,从而自发加入到荒漠化防治工作中来。最后则要适当发挥新媒体优势效能,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时推送荒漠化防治必要性、成效,以及科学种植、放牧要点,增强环保认同感,优化防治工作的人文环境。

(三)引入新兴科技手段,深化生态产业扶持

在荒漠化防治中,经济、生态之间的矛盾调和一直是研究重点、难点问题,有必要从生态产业角度出发,利用新兴科技加强扶持建设,提升防治综合效能。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政策、资金等的保障,完善生产产业土地使用管理办法,对应建设奖惩机制,调动荒漠化区域生态重建热情,同时制定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吸引多元投资主体,适当给予贷款延长权限,还可以利用西北地区位置优势,吸引国外资本投入,为生态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其次还应加强科技研发,重点关注西北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问题,采用因地制宜思维规划发展方向,加强信息建设。以乌兰布和沙漠生态园建设为例,该园区开发了沙漠葡萄越冬免埋技术,以及幼苗防风沙技术,应用后保温成本可下降20%至40%,同时开发了肉苁蓉、锁阳等特色植株种植技术,形成了近200亩经济型植物阻沙区,经济效益良好,也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荒漠化进程,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

结论:综上所述,荒漠化治理离不开区域人文环境的支持,要正视现阶段西北地区公众环保意识匮乏、生态产业发展迟滞的状况,积极健全行政组织体系,提升基层干部规划、决策、监管的能力,在经济、环保事业之间做好协调统筹,同时积极开辟全新宣传、教育渠道,用诙谐、轻松的方式做好科普引导,并加大对生态产业的扶持、激励力度,理清治理受益关系,全方位激活荒漠化防治内生动力,优化防治成效。

参考文献:

[1]束锡红,陈祎.生态文明视阈下西北区域环境变迁与绿色转型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0(06):127-134.

[2]韦小巧.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法治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9(08):40-41.

[3]袁利平,姜嘉伟.西北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理论逻辑、实践模式与机制创新[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02):44-56.



61dfb50bea87a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