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及土地管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2

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及土地管理策略分析

韩国权

宁夏彭阳县小岔乡人民政府 7565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蒸蒸日上,环境保护与生态构建问题日益突出,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首要目标。在此条件下,文章联系了新时期下土地资源刚需的演变,探述我国现有土地管理工作的显要弊端。通过对土地政策的改进与制度方面的蜕变,加速经济成长、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满足群众起居的各项需求。我国现有人丁数目庞大,人多地少是土地管理一直存在的根本问题。土地不单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还影响着群众的基本生活。

关键词新时期;土地管理;策略

引言:新时期,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位置没有更改、资源环境限制紧凑的总体发展趋势依旧稳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如今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尚存有些比较严重的冲突,已经开始动摇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根基,减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速度,所以就要对土地管理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化解潜在冲突,从中研究出最适合我国新经济形势下土地管理的发展模式。

1.新时期土地管理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

新时期,对土地资源管理必须围绕发展、权益、资源保护等内容进行,现有的土地管理仍有缺陷,需要各层次人员不断努力,寻求多方面的进步。

1. 1耕地后备资源缺乏

我国农业领域的进步依靠耕地资源,农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进步的重要支撑。农业管理制度对土地资源在耕地层面的运用起到约束性作用,能够有效减少耕地,保障农民的基本经济收入,实现农业生产利益最大化。在我国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即《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表述,在占取农用土地时,必须要保障耕地资源不被侵损,占取方必须要根据所占取的耕地面积、数量等方面对被占取方作出抵偿,以此来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然而,我国实际耕地抵偿方面,大多为款项上的弥补,实际耕地的补偿缺失,难以维持耕地面积、数量的稳定,这不利于我国农业领域的长期发展。

1.2权益保障上,土地征收制度还需完善

现阶段,我国对土地征收方面发挥规范作用的法律十分单一,《物权法》与《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征收方面的约束性不足。比如有关征收规定模糊,土地征收只对土地的最初用途予以弥补,不对土地其他作用予以支持与赔偿。除此之外,个人和集体土地之上的房屋征收、弥补内容不详细,多条法律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需明确土地征收应该以公共益处为指向,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能明确表述“公共利益”的大体内容,更不能划出清晰的界限。虽对土地征收的抵偿作出规范,可我国的地方经济发展具备差异性,在相关政策落实时困难重重。近些年来,土地征收问题频发,严重威胁到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社会的和谐稳定性也备受关注,在此情况下土地制度迫切的需要得到完善。

1.3土地管理技术比较落后

大多数的土地管理的技术需要由管理者统筹,而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下,个别部门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土地管理技术,配备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完成土地管理工作。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广、技术要求严苛,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新型管理技术。目前,大多数的土地管理单位应用的管理技术过于落后,难以为技术人员提供学习的基础设备,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对数字遥感、热成像技术不熟悉,对于新技术保持好奇与观望态度。除此以外,新技术受到经济和技术的掣肘,不能完全落实到实践中。

1.4非法用地现象普遍存在

眼下,违法占地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威胁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国家项目的关键工程及专项土地资源由地方政府进行保护,这也致使国家土地管理受到了地方政府的保护,导致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在实行管理职能时受到诸多影响。还存在部分乡村组织违法买卖公共用地,促使国家土地资源筹划存在不合理现象。在实际的土地筹划活动中,个别用地单位不能依据土地审批规划及流程合理使用土地,违法占用土地现象严重。可以将违法用地行为划分为这几种:非法挤占重点工程土地,不依照国家规划滥用土地、临时用地多为违法用地行为,这几种占用土地行为普遍存在、时有发生,影响也更加恶劣。由此,应致力于提升广大群众依法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意识。

2.加强土地管理,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2.1提高广大群众用地意识

现阶段,我国加紧落实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希望发挥法律效益最大化。然而,实际落实效果不如预期,这也迫使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聚焦于广大民众的用地意识方面。大部分群众并不能深刻理解政策、法律、法规,大多政策的群众知悉度不足。在此条件下,政府部门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手段,在网络、电视、报纸上实时更新有关法律内容,实现政策普及,加深群众对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的认识,在发现违法占地行为时积极检举,通过曝光等途径来配合相关政策的落实。其次,强化群众的土地政策认知,引导群众自发性学习新政策、新规定,在根本上促进土地管理办法的应用。

2.2加强土地管理规划的制度建设

一般情况下,土地管理工作中制度规划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致力于加速制度建设工作,必须要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然后,要对一些尚未开发的土地实行保护措施,比如说林草地、沙地等等,科学正确的开发这些土地能够发挥保护环境、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等作用。其次,在已开发的土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恢复当地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最后,优化土地管理措施,增强对土地管理技术的监管,从而为土地管理筹划制度构建加速。

2.3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使土地管理步入正轨

通过不断健全土地管理办法,实现土地管理效益最大化。首先,应该重视以《土地法》为指导所构建的土地管理体系,联系行政、经济、法规等形成贴合实际的管理方案。通过保障土地管理单位具备有力话语权,为各项管理活动提供法律支持。其次,土地管理工作的各项流程都应以法律为基本准则,从而提升执法力度,在践行中引导土地管理工作步入正轨。优化法律队伍建设,以法律为基础确立执法的权威性,加强土地监管能力。要增强土地执法监督管理工作,真正意义上满足管理工作的切实需求,从根本上杜绝违法挤占农用地行为。

2.4严格控制非农用地,保障耕地占补平衡

为保证城镇建设用地审批办法行之有效,应该将审批流程严格化。尽可能的调控城市用地的扩张速度,将城镇建设和发展规模控制一体化,实现城市用地从开放型转向集中型发展。审批制度的严格性决定着政策落实水平,加紧提升闲置土地的使用率,尽可能盘活存量土地。除此之外,正视耕地制度的作用,为耕地面积、耕地数量的稳定性提供坚实保障,控制农用地的非农化使用。其次,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决定权应该交由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坚持两级下达的办法,从根本上保证相关政策的落实具备可行性。提升基本农田监控工作力度,应用多层监控办法,实际、有效的维持耕地面积稳定性。为保证土地规划办法切实可行,鼓舞广大农民群众开发耕地,尽可能限制企业占地面积,以控制不合理占取耕地行为。推进耕地开采与复垦活动,联系实际保证耕地的面积的上升性,维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在保障基础耕地规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2.5优化土地管理办法

将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工作中,集中精力优化土地管理服务体系。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下,程序的使用成熟,通过编写满足土地管理发展的程序并将其应用,来将土地管理的各个子内容联系起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添砖加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国家经济的成长与繁荣依赖于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我国人口数目庞大,土地分配问题引起的资源紧缺现象严重,土地分配科学性、合理性有待考证。在此条件下,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土地管理效果,才能让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伟.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土地管理策略[J].现代化农业,2021(08):40-42.

[2]陈建霞.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土地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地名,2020(02):52.

[3]赵珊珊.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土地管理策略刍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