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材料在公交站路面上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3

一种透水混凝土材料在公交站路面上的应用分析

文欣

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18024

摘要:公交站路面作为车辆高强度启停路面之一,其耐久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部门,再加上部分沿海城市道路地基原生条件较差,改造难度大、改造成本高,提升公交站路面耐久性成为许多城市道路改造的重要工作。本文以S市某公交站路面改造工程为例,首先介绍了工程的基本状况,其次分析了一种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在公交站路面施工中的应用,从而提升公交站路面的耐久性,延长公交站路面寿命,从而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材料;公交站;路面;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道路路面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沥青路面虽然有着平整度高、美观性强、噪音小的特点,但受到道路地基原生条件、车辆启停频繁、降水量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沥青路面的耐久性不足。尤其位于公交站的沥青路面,一旦原始路面受到破坏,会陷入到“坏了修、修了坏”的恶性循环中,不仅需要大面积刨除原始路面,影响路面美观,还会对交通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噪音污染和尘土污染,最终增加了路面养护成本。在此状况下,一种透水混凝土材料的出现,解决了公交站沥青路面耐久度不足的问题,该材料不仅外观能够与黑色理清路面保持无缝衔接,还极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能够更好满足新时期公交站路面建设需求。


1 S市某公交站路面工程状况

S市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道路地基状况较为复杂,再加上降水较多,导致公交站路面透水性较差。除此之外,S市社会经济发达,城市公交站点较多,公交客流量非常大,站台路面经过频繁的车辆启停,给路面带来许多车辙,甚至出现路面变形、拥包、坑槽等,给公交客运的安全运行带来诸多隐患。针对公交站路面的这些问题,S市采用了一种新的透水混凝土材料,该材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对于公交场站来讲,更可避免积水带来的交通安全和行人安全问题,能够提升公交路面的耐久性、抗压性、抗折性、透水性和降噪性。

该公交站地面主要包括基础层和位于基础层上水泥混凝土层、水泥浆层、透水混凝土层(包括透水混凝土底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且在水泥混凝土基层中设置排水盲沟,从而增强路基的排水能力,延长公交站路面使用寿命(具体见图1)。

61dfd2a718cac_html_af34e8b3b584117c.png

1 S市某公交站路面工程状况示意图


2 一种透水混凝土材料在公交站路面的应用

2.1 原材料

一种透水混凝土材料的制备原料主要包括16-20重量份的水泥,80-84重量份的碎石料,使水灰比为0.29至0.32的水,无机增强剂(具体成分见表1),和任选的颜料。但在具体制备中,不同透水混凝土层,其材料有着一定的差别。

1 无机增强剂成分状况 单位:重量百分比(wt%

成分

具体含量

硼酸

13~18wt%

氟硅酸钠

3~9wt%

氯化镁

3~9wt%

六偏磷酸钠

2~8wt%

氮化硅粉

2~4wt%

氯化钾

18~20wt%

螯合分散剂

0.1~0.2wt%

葡萄糖酸钠

0.05~0.09wt%


(1)透水混凝土底层。透水混凝土底层制备材料包括16-20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底层水泥,80-84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底层碎石料,其石料粒径为10mm至20mm的辉绿岩、青石或玄武岩,和使水灰比为0.29至0.32的水,无机增强剂。

(2)透水混凝土面层。透水混凝土面层材料包括16-20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面层水泥,80-84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面层碎石料,该面层石料粒径为3mm至10mm的辉绿岩、青石或玄武岩,使水灰比为0.29至0.32的水,无机增强剂,和任选的颜料。

(3)水泥浆层。30-35wt%的浆层水泥,0.4至1.5 wt%的无机增强剂以及余量的水。


2.2 优点及作用

本文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材料,具有极强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在50Mpa以上,抗折强度在5.0Mpa以上),且抗滑性能(摆值BPN在58以上)、透水性能、降噪性能表现优异。由于材料均为无机材料制备,不受环境和气候影响,能够耐受高温、低温变化,在公交站路面高荷载、高应力环境中经久耐用,且路面不会因车辆频繁启动和制动造成塌陷、凹凸,有着较好的应用技术优势。

与普通公交站路面施工不同,该种透水混凝土材料主要铺设于水泥混凝土基层上,在保障透水性、保水性的同时提升了地面基础结构的稳定性。这是因为本文所采用的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降低水泥重量,使得透水混凝土层具有良好的孔隙机构,从而提升自身的透水能力,防止路面积水。水泥混凝土基层虽为不透水的常规材料,却能够承受透水混凝土的传导重压,既能稳定地面结构,又能防止下渗的水进入下层基层结构,确保了路基的整体质量。

透水混凝土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其颜色可以根据公交站路面设计需求来进行调整,也可以按照公交站翻新要求调配颜色,从而达到色泽协调统一的目的,保持整个路面的美观大方。

可以看出,本文所述的无机透水公交站路面可有效排水、降噪、降尘,且因其具备20%以上的孔隙,既能透水,也能有效蓄水,当雨水过后,其中的蓄水会缓慢蒸发,可明显起到调节周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作用,对于后期维护方便简洁,成本低廉。


2.3 工程施工过程

(1)石料要求。对于道路要求较高的,一般用压碎值较低(6%左右)的玄武岩、辉绿岩,一般道路可用石灰岩或者花岗岩,但是压碎值不要高于9%。

(2)基础层、水泥混凝土基层与排水盲沟。基础层在施工过程中依次进行素土夯实、砂石回填、级配碎石制备等工作。水泥混凝土基层使用不透水的C25水泥混凝土制备,这样能够更好承受透水混凝土层的传导重压,提升路面透水性的同时增强地面稳定性。排水盲沟设置在水泥混凝土基层表面朝向排水系统倾斜0.1-2 %角度的上表面,并与排水系统连接,以实现地面下渗水快速导入排水系统。北方进行排水盲沟施工时,多填充不同粒径的石子,南方雨水大,则多用盲管填充,以加大径流,利于排水。盲沟半径依据南北方以及抖露宽窄有区别,南方雨水大,步道、辅道路面一般在3米以内,用半径25 - 40mm的盲沟,较宽的主路用半径40 - 60mm的盲沟,中间填充盲管。当盲沟半径较大时,可在盲沟表面覆盖一层钢丝网,防止上面的面层出现裂纹。

(3)无机增强剂的制备。按照表1中的相关成分,对无机增强剂进行制备,并将其加入到透水混凝土面层,从而提高该层地面的坚固性、耐用性和耐磨性。本文所提到的透水混凝土是无机增强剂,加骨料和水泥搅拌而成,无机增强剂的原材料是食品级的化工原料,其生产过程及产成品均是无污染无排放,安全环保,符合国家当前双减政策。

(4)水泥浆层。该层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浆层水泥35wt%、水64.2wt%、无机增强剂0.8wt%。水泥浆于施工现场搅拌,搅拌均匀后及时喷施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层表面,铺设厚度小于1mm,并在保湿的状态下开始透水混凝土层摊铺,将水泥混凝土基层和透水混凝土层粘结。此外,该层由于添加了增强剂,不仅能够给水泥基层加湿,还可有效防止分层现象,同时大幅提高抗性。

(5)透水混凝土层。该层中的透水混凝土底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均采用透水混凝土制备,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采用当地自来水,碎石料采用辉绿岩碎石料,其中,透水混凝土底层的辉绿岩碎石料粒径为10mm-20mm,透水混凝土面层由5mm-10mm粒径和3mm-5mm粒径级配而成,这样既提升了道路美观性,又达到了抗折抗压效果。透水混凝土面层的拌合物中需添加0.5重量份的氧化铁黑颜料作为打底色。制备透水混凝土材料时,将计量好的碎石料、水泥、以及氧化铁颜料一同投入强制式搅拌机中,先干拌15秒,待搅拌均匀后,再将计量好的水和无机增强剂进行勾兑,加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拌和150秒左右,视搅拌均匀粘稠程度,可适当延长机械搅拌的时间,但不宜超过5分钟。施工中需按照地表温度确定施工时间(见表2),透水混凝土层为250mm,应先铺设透水混凝土底层,摊铺厚度约为200mm,再立即铺设透水混凝土面层,摊铺厚度约为50mm。完成透水混凝土层的摊铺约36小时以后进行切缝,切缝深度为透水混凝土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完成切缝,待混凝土表面干燥后,均匀喷施黑灰色水性聚氨酯罩面漆。施工完毕后养护7天以上,完成公交场站地面建设。

2 根据地表温度确定的最长施工时间

施工地表温度t(℃)

允许最长施工时间(h)

5≤t<10

2

10≤t<20

1.5

20≤t<30

0.5

30≤t<35

0.25

(6)面层颜色施工。除了搅拌混凝土时添加氧化铁粉以外,面层喷漆用聚氨酯水性漆,或者直接喷施水调和色浆,可有效避免普通道路漆打滑现象。


3 总结

综上所述,新型透水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技术有着自身的特点,它能够满足当前公交站路面改造的需求,能够提升公交站路面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且有着良好的抗滑、透水、降噪性能。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执行,充分利用新型透水混凝土材料的优势,确保工程质量,以提高公交站路面的耐久度,最大限度降低公交站路面养护成本,更好为当地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剑南,邓成,李平,洪锦祥,曹建磊,张立华,陆瑞生. 半柔性抗车辙路面在苏州人民路升级改造中的应用[J]. 江苏建筑,2017(02):75-78.

[2]崔永伟,贺宇.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1(28):25-26.

[3]李昊,孙华.透水混凝土路面渗透试验尺寸效应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18):127-129.

[4]赵海英.透水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建设科技,2021(11):113-115

[5]施卫平,屠浩驰,李辉,冯蕾,阮华.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长期表现研究[J].浙江建筑,2021,38(01):62-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