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要素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2

试探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要素的运用

周彦均

51082119930813****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摘要: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念萌生于欧洲,1930年代中期以后被引入美国,最初受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注重对空间的追求,采用强烈、简洁的几何线条表达设计理念。1960年代后进入反思期,开始强调对人的尊重,主张设计要符合人的需求,是人对生态环境的再创作。1970年以后,景观设计理念开始有意摆脱现代主义的简洁、纯粹,或从传统园林中寻回设计语言,或采取多义、复杂、隐喻的方式来发掘景观更深邃的内涵。中国的景观设计概念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中国传统的造园艺术为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因此,应吸取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好我国珍贵的传统造园艺术成就。

关键词:传统要素;现代园林设计;古典造园艺术;

1现代园林主题景观设计的特点及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园林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主题景观设计。这些现代园林主题景观对传统材料进行了继承与扬弃,在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上表现尤为突出,布局规划线条感强,景观小品的现代造型感强,同时逐渐融入了生态设计手法,充分体现出现代园林景观的特点和优越性。但同类的景观不断增多,人们的新鲜感慢慢退去,其在当前发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生硬突兀,没有融入自然

有的现代主题景观为了标新立异,常常设计一些吸引眼球的雕塑造型或景观小品造型。由于缺乏对整体性和周边环境的考虑,景观显得十分突兀,无法融入周边的自然环境之中,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如光污染、色彩污染等,不具备持久的观赏价值。

1.2规划过于几何化,场所利用率较低

一些地方的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片面追求或遵照现代设计构成的法则,场景布置呈现几何化特征,占地面积较大,所划分出来的区域在艺术观赏或生态应用方面的性价比较低。有时大片分隔的区域仅作为纯粹的绿植用地,这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用地来说没有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而且宽广的用地反而显得设计不够精细周密,单纯的几何化造型过于刻板生硬,不易让人产生亲切感。

1.3缺乏对意境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现代园林景观更多地追求外在的材料与工艺应用,注重灯光与色彩的变换,对园林景观应有的内在意境表现不足。这主要源于缺乏对传统造园理念和相关人文历史的理解,没有合理利用现代造园手法来展现相关的典故或人文精神。

2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的种类多种多样,每种元素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含义。例如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常见的有玉器石器、脸谱、剪纸、以及各种纹理等传统文化元素样式。这些元素在园林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凸显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潜力。它们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值得期待的。

2.1传统色彩元素

我国古代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而在颜色方面也相对应着黄、青、白、红、黑,代表着世间万物。红色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喜庆颜色,意味为“中国红”,蕴含了美好的寓意和强烈的象征意义。在实际案例中,如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汤河公园,便以红色为主色调,用红色的隔离带比拟为红飘带贯穿整个公园,并与周边的植物构成鲜明的对比,将自然与艺术设计完美融合。

2.2传统图案纹样

传统图案是具有能够突出独具民族风格的艺术元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具有典型性和象征性,并在园林景观当中通过手绘和石刻等方式体现出来。如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憧憬的祥云图案,在我国的皇家园林当中,如颐和园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龙凤与祥云相伴的石刻图案。再如具有动物形象的图案,生肖和龙凤图案是最常见的,它们以剪纸、雕塑等形象出现在大众的眼前。而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较为常用的植物类型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和“岁寒三友”松竹梅等,它们大多代表了劳动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2.3古典造园手法

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是五千年传统艺术与智慧的结晶,其利用了空间的变化,及自然植物的生长习性,运用了障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在创意山水园中,设置了亭台楼榭等景观节点。如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设计,就体现出了多种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利用了亭廊及建筑在水面的倒影来扩大景深,使得园中的小景蕴藏在大景之中,让一个小园中包含了整个山水画中的景象。虽然博物馆的面积并不大,但由于设计师创造出了无限的园林意境,展示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文化之美,这正是古典造园手法的巧夺天工之处。

3运用传统造景艺术的基本手法

中国传统的造景手法,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

3.1借景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借景有多种方式: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其原则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佳则收之”。借景可以沟通园林内外空间,增加园内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深度,在传统造园艺术中应用广泛。比如颐和园借景西山,就是远借手法典范式的运用:颐和园西边数十里外是山峦迭嶂的西山,起伏舒展的山脊与浩瀚的天际线,被颐和园的设计师巧妙地用作远景,园外秀丽的玉泉山及山上的玉峰塔,更增加了西边景色的层次感,这些充分弥补了园内万寿山低矮平缓的不足。

3.2障景

障景是通过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障碍物隐藏景色的造景手法,达到一种先藏后露、欲扬先抑的惊喜效果。比如颐和园东门宫、苑相接处,便采用了障景手法:仁寿殿后面构筑起一带假山,至此看不到自然风光,穿过假山间的曲折道路,豁然开朗,连绵的西山、秀丽的玉泉山、雄浑的万寿山,以及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一泻千里铺展在眼前,给人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种欲放先收、欲扬先抑带来的震撼,远比让你直接看到要来得深刻的多。江南园林中对障景的运用极为常见,多是采用一些曲径通幽的手法,同时结合借景、对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创造出回环曲折,带给感受不同的幽雅空间。

3.3框景

框景是有意识地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这种手法好像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纳入画框之中,带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实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3.4漏景

漏景又称泄景,是透过虚隔物赏景的造景手法。虚隔物最常用的是漏窗,讲究的是隔而不绝、相互渗透,使得刻板的空间变得富有变化、妙趣横生。

当然,这些造景手法的运用,都是为景观主题服务的,不可喧宾夺主。主景是设计核心,是空间构图重心,用来体现园林的功能与主题,掇山理水、植物配置、虚实对比、景观层次都是围绕主景进行设计的。因此,必须围绕主景巧妙地运用这些造景手法,达到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的融合与统一。

4结语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和传统元素,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传,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蕴藏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饱满的生命力。好的历史传承,一定是现代的奠基石而不是绊脚石。在汲取传统文化带来的智慧和营养时,一定不可全盘照搬,而是要在探寻传统哲思和审美精髓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不忘学习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让现代景观园林设计茁壮成长、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