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水泥混凝土坍落度及其损失的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2

探析影响水泥混凝土坍落度及其损失的因素

蔡同慰

武汉中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基础建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获得“基建狂魔”这一特殊称谓,施工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因子--水泥混凝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工作性能指标之一--坍落度质量已然成为混凝土施工控制中各方尤其关注的焦点,探究和分析其影响因素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坍落度;流动性;因素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混凝土之所以能够产生坍落度的原因—各种组成材料的填充效应,即粗集料被细集料填充,细集料被胶材填充,形成一种连续致密的且可以滑动的结构,其影响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水泥的需水量、比表面积,拌合用水量,外掺料,粗细集料,外加剂,外部条件,生产组织等:

(一)水泥的需水量、比表面积的影响

不同的水泥其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品种不同时期的水泥的需水量也不尽相同;为此我在试验室做过对比试验,对于同一厂家同一型号普通硅酸盐P.O 42.5水泥,达到标准稠度需水量由134ml,突然提高到144ml,在原材料和配比不变的情况下,拌合出机的混凝土坍落度由之前的210mm,减小到190mm,也就意味着该批混凝土如要达到同样流动性的状态,需要额外多加入10Kg左右的水,这样就会导致结构物强度下降;适当提高水泥的比表面积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减少泌水、离析现象,这是因为细集料填充粗集料空隙,胶材填充细集料空隙,形成一种连续致密的结构,混凝土内部明水缺乏外漏空隙通道。比表面积是水泥试验中用来表征细度的指标之一,其比表面积越大,表明水泥颗粒越细形状越接近球形,混凝土的和易性将越好,坍落度经时损失也就越小;反之,则愈小。

(二)拌合用水量

用水量是指在每立方米水泥混凝土中,消耗水的质量,它的作用机理是:拌合用水和混合料搅拌过程中,集料颗粒的表面会吸附水膜形成滑动面。当用水量适中,水膜多且厚,水的润滑作用效果明显;水量过少,则水膜较薄,润滑效果较差,这一现象在工程上称之为“打不开”。水量过多,毛细孔被水份填满,表面张力的作用减小,混凝土的粘聚性变差,易泌水甚至离析。用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当粗集料和细集料的种类和比例确定后,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主要取决于用水量,而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这一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可以印证,它为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1] 。

(三)外掺料的影响

水泥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一般为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等,其中以粉煤灰用者居多,其较水泥成本相比单价低,活性指数高,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可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这是因为粉煤灰中存在大量的玻璃微珠(球形颗粒),粒形完整,表面光滑,这些颗粒的存在可以在混凝土中产生“滚珠效应”促进初期水泥水化的解絮作用,能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从而可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其能得到更好的工作性能。

(四) 粗集料的影响

集料分为粗集料、细集料,其中粗集料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种、级配、针片状颗粒(粒型)、含泥量,泥块含量、吸水性等,这些特性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众所周知的是用卵石试拌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碎石的好,这是因为卵石较碎石相比其长期接受河流冲刷,表面光滑圆润棱角较少,颗粒间的摩擦小所以流动性就好;再次,粗集料的级配,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相比,前者由大小不同的单粒级组成连续的粒级,颗粒能够形成嵌挤骨架使得混凝土的保水性粘聚性比较好,可以减少泌水和坍落度的损失;对于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很明显这种不规则颗粒,严重阻滞混凝土流动性,并且同等条件下也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含泥量、泥块含量、吸水性三者都是同样的道理,泥会吸附混凝土中的水份导致实际发生反应的用水量减少,不但影响混凝土流动性更牵连到强度和耐久性的降低。

(五) 细集料的影响

细集料的影响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5.1 品种,细集料可以分为三种河砂、机制砂和海砂,河砂和机制砂亦像前面赘述的卵石和碎石一样原理,河砂圆润光滑,而机制砂是由机械进行反复破碎棱角分明摩阻力较大,且在配比相同的情况下机制砂的需水量要比河砂大,即河砂在较小用水量情况下流动性更好;对于海砂而言的话其使用条件较为严苛,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CL-对钢筋具有腐蚀性,影响结构物的耐久性所以基本上不会轻易使用;

5.2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于石粉很多人会简单的将其理解为“泥”,其实这是片面的,大量试验表明,当石粉含量在8%-10%左右对提高坍落度和强度都具有一定功效,过量则会吸附过多的外加剂,达不到预期的减水保坍效果,而过低则不易形成粉浆包裹集料;

5.3 细度模数,是用来表征砂的粗细程度,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2],其细度模数分别为:①粗:3.7~3.1;②中:3.0~2.3;③细:2.2~1.6。在砂率一定的情况下,粗砂的总表面积小于细砂总表面积,达到同样坍落度粗砂需水量小于细砂,我们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一般较多采用中砂,就是因为其粒径大小适中易于调节,试拌出来的混凝土泌水少、砂浆多、粘聚性和流动性好等一些优点。

(六) 外加剂

外加剂(本文在这里着重介绍减水剂和引气剂);减水剂主要有两个作用:“减水增强”、“解絮保坍”,其作用原理(主要是表面活性剂类的减水剂)[3]是由亲水基和憎水基两部分组成,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其憎水基分子能够吸附在水泥颗粒的表面,使其表面带有同种电荷,产生排斥造成水泥颗粒之间互相分散,导致包裹的部分游离水从破坏的内部絮凝结构中释放出来,进而增加混凝土中搅拌物的有效流动性[4]。减水剂保坍的主成分是葡萄糖酸钠,而其价格在整个外加剂成本里面所占的比例较高,所以很多厂家出于成本的控制往往会虚报其具体含量,这里大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定要经过试拌验证外加剂实际达到的减水和保坍效果。一般我们实际使用的外加剂不单单只有一种功能,里面其实会添加相应的多种功能成分的化学物质,比如在减水剂成分中还会加入引气剂,这种成分会让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稳定气泡,降低了表面张力,从而让混凝土内部呈现出类似面包内部一样的蜂窝结构,达到增大坍落度的功能。

(七)外部条件

引起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降低的外部条件因素,主要有暴露时间、温湿度和风速。混凝土暴露的时间,时间越长水份蒸发散失的越多,流动性能越差;这是因为水泥的水化,一方面消耗了水份;另一方面,产生的水化产物起到了胶粘作用,进一步阻碍了颗粒间的滑动。水泥水化速率和水份蒸发速率,当环境温度越高,水化速度加快,水份随之蒸发加快,砂浆水份散失起不到润滑的作用。湿度、风速也同样是这个道理,环境越不利,水份蒸发的越多越快,流动性能就越差。

(八)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影响水泥混凝土坍落度及其损失的因素进行了浅析,简单来说,分别从自身和外部两方面出发,其中水泥、拌合用水量、粗细集料、外掺料、减水剂是从自身组成进行分析,此外还应考虑外部条件的影响,得出了七点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影响往往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组合出现;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技术人员,经过大量的试验,逐一分析和验证实际存在的因素综合处治。希望上述几点见解能给各位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徐维丽,周强.浅谈配合比指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建材发展导向(下),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建设 用砂GB/T 14684-2011》.北京,2011.

[3]李永德,陈荣军,李崇智.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混凝土,2002.

[4]黄胜强.谈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5]熊大玉,王小虹.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与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6]丘卫昌.商品混凝土经时损失及控制[J],《福建建材》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