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小学英语群体融合策略例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2

随迁子女小学英语群体融合策略例谈

罗晨霞

江苏省常州市邹区实验小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较发达地区不断涌入外地劳动力,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与活力,而随迁子女常因地域问题和文化背景问题受到不公平教育,如何实现随迁子女和本地生教学的融合,办好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是推动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思路。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外地生和本地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素养,鼓励学生们互帮互助,构建"尊重-平等-融合”的教学机制,打造幸福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随迁子女;融合教学;尊重;平等;习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批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所以,学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动教育公平发展,为融合教育理念提供实践基础。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是促进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动力。融合教育理念的树立可以源于和谐校园,而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建设和谐社会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理念,依据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学校要遵循融合教育理念,真正做好融合教育。

一、尊重:培育随迁子女英语学习自信心

与本地学生相比,随迁子女们明显的心理弱势是不自信,自卑情绪凸显,心理上过于敏感等等。英语老师需要尊重学生们的多样性,接受学生们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中逐步放开,提升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小学英语教学中,随迁子女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相对逊色,但对教师的讲解和指导更用心,肯定学生们的优点,让学生们敢说英语是提升英语综合素养,实现英语融合教育的第一步。英语老师要给予随迁子女们更多的关照,但又不能过于刻意和生疏,在尊重学生们基本学情基础上实现针对性指导,能明显提升学生们英语学习的质量,实现生生间的融合教育。

例如,在学习与“weather”相关的内容时,让英语发音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单元单词领读后,再选择一名外地生进行单词领读,用激励和肯定的眼神、语言动员学生,树立信心。学生们在领读“snowy”和“rainy”等发音难度较高的单词时不够标准,英语老师需要耐心指导,从声音控制和口腔嘴型着手传授发音技巧,在系统化、连续性的口语发音教学中产生语感,不断培养随迁子女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二、平等:实现随迁子女英语学习共进步

英语学科的融合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随迁子女们和家庭、同学、老师间的互动问题,在平等的人际交往中杜绝本地生和外地生相互排斥的状况,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接纳彼此,和睦共处,共同进步。年幼的小学生天性善良,对教师们的指导与教诲可信度高,将正确的平等观念渗透在英语学习的日常,培育学生们共同的集体意识,每个个体都是班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缺乏任何一个个体都不能实现整体发展。为实现生生间的融合,加快随迁子女们融入的节奏,英语老师组织学生们互帮互助开展学习活动,借助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实现共同进步,随迁子女可以在英语读写练习中帮助本地生,而本地生能在英语听说锻炼中传递心得,实现学生们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Chinese festivals”时,英语老师给每个一对一帮扶小组布置写稿与读稿的任务,并指定随迁子女进行说稿,本地学生负责写稿,可以描写家乡不同节日的状况和喜欢某一节日的原因,在密切配合与互帮互助中实现英语综合水平的发展,英语老师作为指导者考察各个帮扶小组是否有序展开,能明显提升英语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融合:促进随迁子女英语学习“内生力”

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们在心理上接纳彼此和宽容彼此,逐渐消除地域歧视和抵触情绪,能在英语课堂中和谐共处,打造轻松愉悦的英语课堂。融合教育,需要在英语课堂中促进强大的"内生力",实现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融合。经由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况趋于平缓,在维护自身个性化基础上与本地学生英语综合实力的差距逐渐缩小,生生间的友好度和合作度日益加深,英语课堂的凝聚力明显提升。基于此,英语老师要将学生看做整体,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和评价学生,不断实现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新融合教育,真正消除随迁子女们英语学习中的距离感。

例如,在学习“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内容时,英语老师要一改既往将随迁子女和本地子女分类针对性练习的状况,在经由一段时间的融合教育后,要真正实现学生们平等沟通对话,让学生们自告奋勇地进行交通方式沟通对话,在趣味课堂中实现和谐课堂的“内生力”,真正实现融合教育。

四、习惯:确保随迁子女英语学习有保障

1.强化家校合作。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通过家长长时间的监督和培养,自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课余时间应主动联系进城务工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找到影响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因素,并和家长一起解决,给学生营造适合英语学习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可以不定期组织家长开展相应的交流会,提前告知家长交流会的举办时间,给家长留下处理好手头工作的时间。交流会开始后,教师可以给家长播放一些讲解英语知识重要性的短片,提升家长对英语的认识程度,促使他们在今后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监督学生学习英语,并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学习英语的文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语学习环境,为了促使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明白学习习惯对自身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

例如,在“Look at m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前研究这节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向。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What is the main story of this article? What are the roles in this article? 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What short sentences can you see?让学生在课前结合文章内容,探索教师布置的问题。在课堂上,挑选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让他们将自己的答案用英语在班级进行分享,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其回答问题完毕后,让他们挑选一些重点单词进行造句,提升他们对这篇课文中单词的重视程度。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指出学生的语法错误,提高学生的英语组织能力。在“What time is it?”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设计讲课内容和方式。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灵活分配到不同小组中,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帮助这些学生学到更多的探索学习技巧,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当各小组推选讲课人名单时,教师可以引导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负责讲解这节内容,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胆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讲课中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从而今后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总之,解决小学英语随迁子女的融合教育问题不单是为学科教学、学校教育发展考虑,更是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在多元化和阶段性原则基础上,不断推动英语教学稳步发展,在实践中培育学生们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改善课堂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们英语学习中的潜能,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8(10).

[2]万荣根,郭丽莹,黄兆信.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