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对学生情感唤起的作用——以心灵的温度,沸腾青春的热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2

浅谈语文教师对学生情感唤起的作用

——以心灵的温度 沸腾青春的热血

郑芳

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学 445000

摘要: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及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作为语文教师,理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我想做的便是以心灵的温度去沸腾学生青春的血液。

关键词:情感教育 心灵温度 青春热血

在时代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今天,高考不再是一座独木桥,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再单一,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加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很多孩子缺少了方向感与目标感,这直接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迷茫和无动力,青春的他们缺少了向上的激情,拼搏的豪情。

方向感、目标感是一切前行的动力,而这种力量的获取,离不开内心充盈的情感。在今天,孩子们很难感受到物质条件的匮乏,所以精神的追求便成为唤醒他们激情的重要突破口。作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更应去探讨如何以心灵的温度沸腾学生们青春的血液,本文就这一方面进行浅显的探讨。

在我的眼前,总会有这样的画面出现:足球场上,学生们无惧摔倒与受伤,奋力向前奔跑,即使已体力不支,他们仍未停下前进的脚步;篮球场上,学生们为了仅仅一分的差距,在最后的几十秒,仍不放弃追赶;演讲比赛中,选手们总会一遍又一遍地演练,已然不觉重复过程中的枯燥乏味。作为观众的我,也总会被他们的激情感染打动,总会觉得此时的学生们内心的集体荣誉感以及个人对胜利成功的渴望,让他们势不可挡。此情此景,也总会触动我去思考,教学过程中我该如何激发出学生求知的欲望,如何把他们引向自觉的尽心尽力地为自己创造更好未来的追求中去。

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也有了自己的现实感悟。语文课堂是最好的媒介,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功能,去体会文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借助这一桥梁走进学生的内心,唤醒她们沉睡的心灵。相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灵正会被一点一点温暖,在他们的内心也会萌生出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学的答案,而这会成为他们前行途中的奔跑不息的动力。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情感教育的抓手,如若我们能精心设计或是捕捉到课堂上闪现的灵感,用情感去唤醒学生的主动性,我想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师应有情感教育贯穿于我们教学中的意识,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忽视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总会习惯性地片面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只关注分数。因此,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意识到学生情感的唤起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推动作用。

我也时常问自己,要想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老师?经历了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其实,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颗愿意倾听学生内心所想所愿,与学生真诚交流的心,心灵有了温度,青春的血液便可沸腾。我时常感动于学生在作业本上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因为我知道这是他们真正把我当成了师友;我时常感动于学生在谈话中把心底的酸甜苦辣一一道出,因为我知道这是他们对我的无比信任;我时常感动于他们总是在我遇事不顺时对我有声无声的鼓励和默默的支持,因为我知道他们也拥有了情感的能力。

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存在的价值,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在内心深处,他们是渴望被关注,渴望交流的,而语文给予了学生表达的平台和空间,他们可以在课堂上用语言,在写作中用文字把内心所想,把自己的闪光点和烦恼一一呈现。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需要有这样的一颗敏锐而温良的心,去发现,去记录,我们可用文字与学生对话,给予他们慰藉;可以谈话与学生交流,给予他们方向的指引。在这有形与无形之中,学生的自我存在感有了,就会去思考存在的价值,心中也就有了向往。你便真正成为了学生所信任的所喜欢的那一位倾听者和领路人,而你也正以自己心灵的温度,在点燃学生的理想,沸腾他们青春的热血。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陶行知如是说。唯有温度的心灵,才能让另一颗心愿意与之相印。这样的我们,也能够为缺少情感发泄的孩子提供心灵的出口,为处于青春迷茫期的孩子指出正确的方向,如此才能唤醒他们去挥洒青春的汗水。

正确的有意识的情感教育可以促成情感发生特定方向上的变化,表现出新的品质,促成新的情感的形成和原有情感的消除。在现代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心理上的疾病,诚然,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的因素很多,社会的、家庭的,也不排除有学校的。每当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我总想去靠近他们,即使最初的他们可能会有抵触的心理,但我相信他们只是在试探我是否值得他们敞开心扉。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我愿意成为他们心灵的栖息地。在帮助他们消除原有的不良情感道路上,作文语文教师的我,从没有放弃温暖他们心灵的尝试,我会在课堂上有意创设情景给他们表达的平台,也会在作业设计时引导他们关注更多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文字,还会在作业评价时走进他们的内心。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也会逐渐萌芽出新的情感的种子,向着更为健康的情感方向出发。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德”在学生全面发展的“五育”中居于首位,足见其重要性。语文教师更当以此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去涵养学生,用中华民族富强的历程去启迪学生,用中华民族未来的蓝图去沸腾学生青春的血液。若一个学生拥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内心的情感便会被唤起,青春的他们定会带来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朱俊梅. 论情感教育[J]. 情感读本,2014(5):67-69.

[2]李芳. 探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文学教育(上),2021(1):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