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及监督创新举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及监督创新举措

魏宗军

身份证号码 : 37030319751024****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工程质量问题投诉逐渐增多,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要归责于建设工程责任主体,同时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上也存在一定缺陷,想要减少工程质量问题投诉,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提高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满意度,就必须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建设工程责任主体行为,加强工程质量建设。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监督创新

引言

施工质量是工程生命得以持续的保证,随着高技术、高难度工程的增多,工程质量监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面对建筑市场的不完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不规范等形势,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成为了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核心,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能够使质量监督管理更加顺畅的进行,并通过科学的权责规划,使质量监督管理覆盖到整个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中,使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得到稳定的保障。但在部分建设工程中,缺乏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无法发挥出质量监督管理的约束性作用,不仅会导致质量监督管理的混乱,也会导致大量的矛盾和冲突事件,滋生出欺上瞒下、贪污腐败等恶劣行为。

1.2监管工作区域表面化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对建筑的主体进行检测验收,而这项工作在具体的开展中,不应当停留在建筑的表面。除了要对常见问题进行监督管理以外,监管部门还应当结合建筑设计的结构特点,对隐蔽质量问题加以重视。然而在实际的监督管理中,监管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是相当不足的,往往会忽视潜在的质量问题。例如,在维修老旧建筑后,监督检查不应当只停留在建筑结构的外观上,还应当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检测,以保证该建筑在维修之后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1.3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只有在科学管理监督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保证各项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很多施工单位还存在有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的执行力度不足,管理监督工作过于形式化等,管理监督职能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很多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并没有对管理监督机制有充分的了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施工调整,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也就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企业的持续与稳定发展。

2监督创新举措

2.1实施质量标准化制度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引导企业按照质量标准化管理,能有效指导现场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工程开工前,落实施工单位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合理规划建设现场施工实物样板区,展示重要部位工序和节点,直观反映工程各个细节,便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为后续施工提供样板支持。明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组织施工,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化管理。或者从可持续发展观的大局出发,按照开发小区为单位,由建设单位牵头负责,成立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规划质量标准化样板区,展示小区各个重点工序和关键部位,以及重要使用的细部节点,后续施工企业以此为标准规范来约束施工质量,达到提高工程实体质量的行为目的。要有计划地组织标杆企业质量标准化观摩活动,引领其他企业查找自身不足,对照标准,促使各企业之间能够加强沟通,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共同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2.2做好建筑管理监督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

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做好施工工序质量的监督工作。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建筑行业的重视力度,做好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工作,保障质量监督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以及科学性,来满足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施工需求。此外法律法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在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基础上,做好法律法规的调整工作,满足建筑行业的具体发展需求。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督,各参建人员才能够加强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严格落实每一道建筑管理监督工作。对于一系列的违规违纪行为需要严厉处罚,才能够避免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因此政府部门还需要做好建筑行业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工作,做到科学管理,充分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3基于建设工程的工程体系,建立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能够从宏观上对质量监督管理进行规范,并使质量监督管理形成常态化,融入到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在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中,需要采取自上而下的领导形式进行,由领导人员根据建设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质量监督管理目标进行具体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划安排,再由各个层级部门进行执行,使质量监督管理的宏观效果得以保障。但自下而上的反馈路径也必不可少,需要通过具体的执行人员对质量监督管理的落实情况和作用效果进行反馈,避免质量监督管理规划安排与实际建设工程存在不符的问题,使质量监督管理的微观效果也能够得以保障。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还能够保障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当建设工程产生变动时,不论是上层变化还是下层变化,都能进行及时的掌握和调整,保障质量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4利用互联网技术实行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采用“互联网+监管”的方式,能体现监督的透明度,促进公平正义,进一步提高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建立互联网监督信息化平台,整合参建责任主体、预拌砂浆、商品混凝土、检测机构等各方信息,要求将监管行为数据录入、纳入常态化工作,实现监督、检测、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过程视频监控和数据联网实时上传的效果,保证数据及时真实。及时将监管工作动态和处罚相关内容发布在系统门户网站。利用微信、QQ等软件,建立工作群,便于与各项目责任主体高效的沟通与服务,及时传达最新的政府相关规定、宣贯实施新规范、交流技术问题等,尤其在日常监督中,总结近段时间发现突出的质量问题情况,及时反馈其他项目,避免类似问题出现,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做到引以为戒,事前控制,既能做到为企业服务,又能提高监督利用率。

结语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参与方能卓有成效。国家和政府层面,需重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人员及技术装备配置等方面应予以支持;工程建设各参与方,应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在满足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站作为质量监督管理的核心主体部门,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建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模式创新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30):2753.

[2]赵展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策略的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09):14.

[3]张立中,范晓伟,柴颖.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区域治理,2020,(07):113.

[4] 何小平.探讨加强建筑领域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1,13(32):192.

[5] 奚敏.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安徽建筑,2021,21(5):26-27.

[6] 倪传仁.在改善营商环境下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模式的探索[J].工程质量,2020,3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