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8
/ 3

双心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李艳珍 张平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92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双心护理,进一步对比患者的病情康复成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9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以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双心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在心理状态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管控结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心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结果中,观察组整体状态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治疗疗效更好,不仅改善了心功能水平,还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理想的康复成果。 
  关键词:双心护理模式;慢性心功能不全;室性心律失常 
 Abstract: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will implement double heart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complicated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nd further compare the rehabilitation results of patients.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complicated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20 to June 2021.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ouble heart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erms of nursing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investigation, the control result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the same time, among the improvement results of various indexes of cardiac function, the overall st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dual heart nursing model has better curative effect on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complicated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ardiac function, but also alleviate the patients' bad mood, and has ideal rehabilitation results.

Key words: Double Heart nursing mode;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Ventricular arrhythmia

 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并由此导致了患者心排血量不足,可引起多系统障碍,并常常合并失信心律失常。而双心医学则是结合心脏病患者治疗期间引出的双心护理学,能够在针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加强护理指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1]。将本院收治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9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以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9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以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无中途退出。 
  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观察组有男性25人,女性20人。患者的年龄在56-73岁之间,平均年龄(66.7±5.8)岁,对照组中,则有男性27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在57-74岁,平均年龄(65.4±6.3)岁。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疾病知识的宣讲和治疗方案的介绍。 
  观察组则采用双心护理干预模式,首先在疾病管理上,要重视患者的情绪变化,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参与到自我护理中。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饮食管理外,可结合个人能力开展适量的体育锻炼。通过适量的运动,如游泳,慢跑太极拳等,可以提高患者的整体机体质量。与此同时,要加强疾病的健康教育,围绕心血管疾病进行说明,提升护理依从性。最后可开展放松治疗,配合舒缓的音乐,渐进性的肌肉放松,可改善心理状态。指导家属关心患者,能够学习基础的急救方案,并加强对患者的居家照顾能力。 
  1.3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对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此外,调研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管控结果,采用汉密顿量表进行统计。 
  1.4统计方法 
  所有统计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25.0版)处理。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卡方χ2检验、t检验,概率(ρ)<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在心理状态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管控结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与此同时,心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结果中,观察组整体状态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3讨论 
  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如果患者出现悲观,愤怒,敌意等不良心理状态,则会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且通过调研显示心血管科的患者在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上高于其他患者,由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立足于心血管疾病的科学体系,能够从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着手,加强建立疾病的防治系统[2]。 
  我们要确认治疗目标,建立紧急救治预防机制,防止病情恶化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反应。此外,室性心律失常是可以治愈的,在疾病早期控制可达到预期成果[3]。反之,如果是疾病晚期,未及时控制可转变为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引发死亡。同时,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要防止心力衰竭问题严重化,并结合抗心衰药物,加强对患者的疾病控制,保障生命安全。 
  双心护理更强调对患者精神问题的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例如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存在对疾病的不确定性,考虑为术期并发症以及社会功能受限等等我们首先要识别这一位患者同时加强心理障碍的评估,对患者实施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结合必要的运动康复锻炼,不良状态[4]。双心护理在加强基础护理的过程中,更好的陪伴患者,协助患者改善生活,提供了舒适的病区环境。此外,设立了分组责任制,并针对发病处理、注意事项、药物管理进行强化,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沟通,拉近与患者的情感距离。健康教育期间,不仅要纠正患者的两极极端错误认识,同时要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建立治疗信心。最后,实施情感式护理,真正为患者所想,提供家一般的温暖,加强温馨、贴心的护理服务。在患者出院前进行临床工作的延伸,特别是与社区医务者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康复生活。而这也是我们要继续努力的方面[5]。 
  综上所述,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治疗疗效更好,不仅改善了心功能水平,还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理想的康复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菲.双心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9):184. 
  [2]刘容丽,邓小超,郭明春等.双心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20,41(11):2790-2792. 
  [3]范小玲.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6):183-184. 
  [4]顾红,苏琼萍,苏杰等.运动康復护理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肌酶谱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47-49. 
  [5]朱秀娴.自我管理教育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