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腹泻的治疗体会

/ 1

浅谈慢性腹泻的治疗体会

王国槐

临夏州康乐县八松乡卫生院 731505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并非一种疾病。临床上根框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腹泻两大类,病程短于4周者为急性腹泻,超过4周或长期反复发作者力慢性腹泻(chrorico diarhea)。除了病程长短,病史、大便特点、病理生理改变、内镜、活检等都是腹禡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常表现为患者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或不成形,有时伴黏液、脓血等。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色浅,次数可多可少;结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常于便后缓解或减轻,排便次数多且急,粪便量少,常含有血及黏液;直肠病变引起者常伴有里急后重。因导致腹泻的病因不同,伴随症状各异,例如发热、消瘦、腹部包块等。按照发病机制,可分为以下类型:

1、渗透性腹泻(osmotic diarrhea)渗透性腹泻往往继发于消化、吸收不良,大便中可以看到未消化的食物。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升高,体液水分大量进入肠腔所致。

2、分泌性腹泻(secretory diarrhea)是由于肠黏膜受到刺激而致水、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抑,导致分泌、吸收失衡而引起的腹泻。分泌性腹泻,是指细菌毒素作用于肠壁引发大量肠液分泌,临床表现是大量水样便,代表性疾病是霍乱;

3、渗出性腹泻(exudative diarrhea)也叫炎性腹泻,大便中可以看到较多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临床往往以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肠黏膜发生炎症、溃疡等病变时,完整性受到破坏,大量体液渗出到肠腔,导致腹泻,亦称炎症性腹泻。通常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见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的病原体感染引起;后者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肿瘤、放方、营养不良等导致肠黏膜坏死、渗出。其特点是粪便含有渗出液或血液成分,甚至血液。

4、动力异常性腹泻(motity-related diarrhea) 由于胃肠动力紊乱而导致腹泻,动力性腹泻的代表性疾病是肠易激综合征,往往表现为腹痛、腹鸣、腹泻;肠道蠕动过快,肠内容物快速通过肠腔,与肠结膜接触时间过短,影响消化与吸收,水电解质吸收减少,发生腹泻。其特点是便急、粪便不成型或水样便,粪便不带渗出物和血液,往往伴有肠鸣音亢进或腹痛。原因有:物理刺激:如受到寒冷刺激;药物:如莫沙必利、新所的明等;神经内分泌因子:如甲状腺素、5-羟色胺;肠神经病变:如糖尿病;胃肠道手术等。

实验室检查:1、血尿便常规、血沉、血生化;粪隐血、原虫、虫卵、胃肠道激素测定等。2、小肠吸收功能测定3、胰腺功能测定4、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X线、腹部平片、钡餐造影;腹部CT/MRCP;仿真小肠CT/MRI;胃镜、肠镜、结肠镜(黏膜活组织检查)等。

诊断:主要是原发病(病因)诊断,依靠病史、体征以及上述检查所见,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治疗:根据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多样化,治疗原则各异。

一、病因治疗:感染性腹泻,使用对应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停止或调整原来使用的抗生素,可加用益生菌;乳糖不耐受和麦胶性肠病,分别剔除食物中的乳糖或麦胶成分;过敏或药物相关性腹泻,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停用有关药物;高渗性腹泻应停止服用高渗的药物或饮食;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腹泻可用考来烯胺吸附胆汁酸而止泻;慢性胰腺炎可补充胰酶等消化酶。炎症性肠病可选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消化道肿瘤应手术切除或化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用于类癌综合征及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辅助治疗。在腹泻期间吃一些简单清淡,容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者流质的饮食是比较好的,千万不要吃生冷,油腻,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难消化的食物,或者是奶制品,也是不要碰的。对失眠、焦虑和有心理障碍者可给予镇静剂或进行心理治疗。

二、对症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2、严重营养不良者,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如谷氨酰胺。3、针对不同病因腹泻采取对应治疗措施。4、腹泻严重者,视病因给予止泻药物。5、解痉止痛药6、食疗,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