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9
/ 3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比较

谢杰光

容县人民医院,广西容县 537500

【摘要】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共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采取泪道置管术治疗)与观察组(25例,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治愈率72.0%,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7例,治愈率28.0%,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0%,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大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鼻泪管阻塞引起的慢性泪囊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优于泪道置管术,建议在耳鼻喉科中推广普及。

【关键词】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泪道置管术;慢性泪囊炎;疗效

慢性泪囊炎属于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泪道阻塞性病症,该病主要是由于感染、外伤等因素造成了鼻泪管阻塞、泪液潴留,属于一类较常见的继发感染造成的病症[1]。对于慢性泪囊炎的治疗,临床上多以手术方式进行,通过手术干预对患者鼻内引流通道进行重建处理,使得梗阻得以疏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如今临床对慢性泪囊炎的研究深入,临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类型也不断丰富,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最为常见的则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内镜下泪道逆行置管术,对于促进患者的症状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差异如何,则需要进一步通过临床实践进行论证[2]。为此,本文以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共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例,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共5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采取泪道置管术治疗)与观察组(25例,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照组中,患者性别构成比为:男5例,女20例;病变部位为:右眼13例,左眼12例,患者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3.36±3.28)岁,病程为2年~22年,平均病程(10.64±3.78)年,诊疗经历:首诊16例,其它治疗无效9例;观察组中,患者性别构成比为:男6例,女19例;病变部位为:右眼12例,左眼13例,患者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3.57±3.32)岁,病程为2年~23年,平均病程(10.71±3.81)年,诊疗经历:首诊17例,其它治疗无效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单眼发病,阻塞部位均为鼻泪管。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且临床资料齐全,自愿参与研究,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两组患者基线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泪道置管术治疗,手术体位为仰卧,麻醉方式选择局部麻醉,依据手术操作规范首先扩张术眼泪点,然后将手术设施连接好,采用专用泪道探针,探通处理泪道,并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入其中,将针置入泪小管,直接插入鼻泪管直至鼻道,然后退出探针中的记忆导丝,利用鼻内镜详细查看情况,再勾出记忆导丝并退出探针,记忆导丝下端则位于鼻孔外。连接泪道引流管上端与记忆导丝下端的丝线,沿着向上的方向牵拉导丝,在鼻道内置入导管,经鼻泪管口进入鼻泪管至泪囊,剪掉多余的部分并在患者的下鼻道处固定良好;术后连续三天冲洗泪道,每天一次,用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4周,出院后1月内每周1次进行泪道冲洗,之后半月1次、1月1次进行泪道冲洗,视患者具体病情,3-6个月后拔管。

观察组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术前泪囊碘油造影了解泪囊的大小形态,手术体位为仰卧,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鼻内镜下用1%的丁卡因加0.1%的肾上腺素棉片行患侧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同侧结膜囊内滴入0.5%的丙美卡因液行表面麻醉,利多卡因行鼻腔外侧壁、中鼻甲根部粘膜浸润麻醉,于中鼻甲前端附着处、鼻丘下方、钩突为后界切开鼻腔外侧壁粘膜,呈“[”形切口,分离和制作鼻黏膜瓣,充分暴露上颌骨额突、泪骨前部。用咬骨钳将局部骨质咬除,依据规范建立大小骨窗,对应的大小为1 cm× 1 cm。利用耳鼻喉动力钻对骨窗光滑进行打磨,应用9号泪道探针在泪小点刺入至泪囊内部,在此引导下用镰状刀切开泪囊壁,在此操作期间注意做好止血处理,之后翻转泪囊瓣,用银夹或缝线将泪囊瓣膜与预留鼻腔粘膜瓣膜固定。之后将膨胀海绵填塞于吻合口位置,在部分鼻粘膜、吻合口位置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并将止血海绵填塞于鼻腔。术后48小时取出鼻腔填塞海绵并清理术腔,用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4周,持续使用鼻喷激素8周。出院后1月内每周1次泪道冲洗,并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复查时注意对造瘘口结痂及增生肉芽进行处理,以确保造瘘口通畅,之后半月1次、1月1次进行复查,直至造瘘口粘膜上皮化。

1.3观察指标以及判定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疗效评定标准[3]:(1)治愈:患者在治疗后溢脓、溢泪现象均彻底消除,治疗期间,为患者冲洗泪道时比较流畅,推注期间没有明显的阻力;(2)患者在治疗后溢脓、溢泪现象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期间,为患者冲洗泪道时流畅度一般,有少量的返流现象,在对患者推注期间有较小的阻力;(3)无效:患者在治疗后溢脓、溢泪现象无明显改善,治疗期间,为患者冲洗泪道时流畅度较差,推注期间存在明显的阻力。

1.4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25.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分别以例数(n)、百分率(%)表示,各组间的对比行t检验;当P<0.05时,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18例,治愈率72.0%,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7例,治愈率28.0%,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0%,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大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等总体疗效对比(x±s)

组别

例数(n)

治愈

有效

无效

治愈率(%)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

18

6

1

72.0%

96.0%

对照组

25

7

12

6

28.0%

76.0%


9.680

3.125

4.153

9.680

4.153

P


0.002

0.077

0.042

0.002

0.042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症,发病群体主要为中老年女性群体。该病患者往往存在鼻泪管阻塞,从而引起泪囊内分泌物滞留,并引发慢性泪囊炎[4]。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慢性泪囊炎的发生与泪道结构损伤、鼻部疾患有着紧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该病患者的症状为溢泪、溢脓,对泪囊部挤压的时候可流出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而这些脓液返流进入结膜囊则会进一步造成鼻侧结膜充血水肿,发生水肿的结膜则会导致泪点堵塞,使得病情程度加重,最终导致结膜炎等后果。因此,慢性泪囊炎在确诊后应及时治疗[5]

对于慢性泪囊炎的治疗,临床通常是先纠正炎症反应,然后应用手术治疗,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单、恢复快、不留瘢痕等多种优势,而这种方式容易出现患者术后擤鼻或打喷嚏的时候支撑管脱落的情况,术后长时间后拔管有一定困难,拔管后部分患者泪道阻塞复发,并随着时间推移泪道阻塞复发率提高,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相比之下,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则经历了多年的改进提升而具备更多的优势,例如,手术在监视器下进行,清晰、直观,鼻腔泪囊吻合术方式可以使泪囊瓣、鼻黏膜瓣之间接触,从而避免出现泪囊瓣发生移位和卷曲,进而预防吻合口阻塞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可以有效的加快鼻黏膜瓣内外缘愈合,从而降低其与四周组织之间黏连的发生几率,最大限度的提升手术效果;并可同期治疗鼻腔、鼻窦病变。国外相关研究报道称,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可以充分利用鼻内窥镜实现更加精确的定位,以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治疗效果[6]。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过程中,要把握好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泪点狭窄,泪小管、泪总管阻塞,泪小管离断,急性泪囊炎等均为该手术禁忌症,术前病例的选择,术中泪囊的准确定位,开放的骨窗要足够大,泪囊开放充分,泪囊瓣与钩突粘膜瓣对位缝合是手术的关键点。同时,手术操作医师必须熟练的了解鼻腔、泪囊以及整个头面部解剖结构,避免发生眶内壁骨折、视神经损伤及眼外肌损伤等意外情况。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愈率72.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率28.0%,总有效率76.0%,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大幅度高于对照组(

P<0.05),由此表明本次研究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综上所述,对于鼻泪管阻塞引起的慢性泪囊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优于泪道置管术,建议在耳鼻喉科中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宋玲,李光照,綦跃勤.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体会[C]. //山东省第十八次眼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20,20(1):100-102,106.

[2] 邓文庆,吴成哲. 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73例慢性泪囊炎疗效比较[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20,43(1):28-31.

[3] 杨晓珂,周芳,黄晓,等.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的中期临床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0(7):1118-1120.

[4]姜绍红,朱宇宏,王强,张宇,宋西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及部分联合泪道置管106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9,34(05):321-323.

[5]王正,俞正尧,周进.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92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8,26(04):300-301.

[6]唐志平,刘岚,许雪亮,夏晓波.鼻内镜下泪囊造瘘联合泪道置管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01):100-102,106+100-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