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20
/ 2

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孙立明

61242119731111****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业期间,涉及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但会受操作失误或外界环境、作用力的影响,引发裂缝等施工质量问题。对此,需加强对不良因素的合理控制,熟练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工艺,重视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以此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水闸施工


前言:本文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为背景,简要阐述混凝土施工特点,并分别从经济性、稳定性等方面说明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势,以此为依据,对该技术进行细化,并将水闸底板、水闸闸墩、接缝灌浆等施工技术应用于水闸、水坝施工环节中。

1混凝土施工特点与技术优势

1.1施工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需应用多类别施工技术,且对于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与此同时,需由高强度的混凝土作为支撑,以保证工程整体稳定性,并采取可行、有效的防渗水、防冻措施,以此增强混凝土耐久性。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规模及难度大,因此,与普通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相比,需要较长施工周期,且施工现场中存在较多交叉作业行为,不利于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最为重要的施工项目,甚至贯穿于整个工程,为保证施工质量,要求作业人员依托于施工实际情况设计出最优的施工方案,并对人为因素加以综合考量,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科学性及工程价值得到充分发挥[1]

1.2技术优势

混凝土施工技术体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配合比适应不同施工要求,与此同时,在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大幅提高混凝土质量,当其凝结后,可获得极为稳定性的混凝土结构,当外界压力作用于混凝土上时,不易发生变形,可从根本上延长混凝土工程使用年限。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有着较高的经济性,混凝土制造简单且常见,因此该材料的采购成本低,而依托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的工程结构稳定性强,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工程投入使用后不会产生过多维护成本。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抗干扰方面的性能较强,能够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且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较小。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实际运用

2.1应用于水闸施工中

2.1.1水闸底板施工技术

浇筑水闸底板前,应借助BIM技术搭建三维立体模型,并组织工作人员开展钢筋绑扎、脚手架搭建等施工,对底板地基范围加以合理确定,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区域的地基以软土结构居多,因此,还需在浇筑底板前,执行垫层预铺施工,垫层厚度控制在1cm左右,即达到对底板的保护目的,还起到底板找平的作用。开展水闸底板模板支立施工时,一般以水闸四周为架设范围,而支撑结构选用木桩。为规避水闸底板沉降问题的发生,应加大对底板浇筑环节的控制力度,以此提高地板浇筑施工质量,但需保证水闸底板与基础部分的混凝土强度相一致。处理底板钢筋时,主要关注其变形问题,通常使用脚手架进行固定,组织专业人员对钢筋的固定效果加以检验,细致探查底板钢筋分布情况,开展底板浇筑施工,并达到底板浇筑预期厚度[2]

2.1.2水闸闸墩施工技术

闸墩结构复杂性的特点增大浇筑施工难度,特别是门槽位置,因结构自身要求,需应用较多钢筋、预埋件,且闸墩周围预留出的作业空间较小,开展闸墩浇筑施工时,需注重对施工缝的处理,依托于现场作业实际,合理确定浇筑流程。为获得高质量水闸施工效果,要求技术人员重视底板、闸墩的连接施工,而在浇筑连接部位时,需始终遵循对称浇筑原则,避免两侧沉降不均引发新问题。实际作业时,浇筑难点为闸槽,其是影响闸墩施工质量的关键,当前常采用的浇筑方式有两种即预制、现浇门槽,若使用后者开展浇筑作业需保证一次性完成。浇筑工艺以固定模板施工为主,执行立模工作,以此实时控制闸墩尺寸数据,但需保证固定模板搭设质量。此外,技术人员需明确闸墩模板支立顺序,一般先支立平面、再支立圆头模板,直至完成闸墩立模工作。但对闸墩浇筑厚度进行控制时,常采用对拉螺栓加套的方式进行,这种作业形式会影响闸墩外观效果,这是因为当螺栓被拉出后,闸墩表面会有明显凹槽。对此,可借助橡胶垫片解决该问题,待其穿入螺栓后再进行预埋操作,对螺栓长度、垫片厚度的控制,确保闸墩厚度满足水闸混凝土施工要求,还能优化后续操作流程。

2.2应用于大坝施工中

2.2.1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选择缝隙位置时,可依托于分段、分块施工界限来确定,以此缩短施工时长,同时还能避免重复性施工的问题发生。开展接缝灌浆施工时,要求技术人员全方位控制混凝土材料整体性能,促使混凝土填充、防水质量得以大幅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涉及到多类别接缝结构的施工,但在接缝灌浆前,需先进行止水防渗施工。比如,可借助止水带开展止水工程施工,不过应对止水带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并加大施工技术水平的监督与管理力度,要求技术人员明确相关规范内容,以此为根据,着手于止水防渗、接缝灌浆施工作业。此外,实际施工时,还需合理控制接缝带尺寸,检测混凝土材料质量,并明确缝隙设置的作用,了解坝体结构类型,依托于现场实际工况,合理选用施工方式开展接缝灌浆施工,以保证施工作业有序、合理、高质量进行。

2.2.2分缝分块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会借助分缝分块技术开展大坝浇筑施工,且根据分块方式的不同,又可对混凝土分块施工进行细分,主要有三类:其一,错缝分块。这一施工方式的分块依据为方向、高度,浇筑块体积小,不需对浇筑温度加以控制,同时也可省去接缝灌浆环节。但错缝分块施工技术极易出现块间干扰,从而使坝体浇筑裂缝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其二,通仓分块。该种施工方式可省去预留坝体浇筑纵缝的环节,但需全过程控制温度,这是因为坝段较长,若采取整体浇筑模式,且不对温度进行控制,会引发严重的温度裂缝病害。但通仓分块也表现出以下优势即仓面大、易施工,若借助机械化技术,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其三,纵缝分块。该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甚至是规避块间的干扰,在分块浇筑温度控制方面的难度小,但需要执行接缝灌浆施工,虽然从根本上提高坝体稳固性,但不利于接缝灌浆难度,同时,对于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3]

2.2.3灌浆压力施工设计

为强化接缝处理效果,需注重对灌浆压力的设计,而在控制灌浆压力时也需明确控制重点,一般来说,应先控制灌区顶部灌浆压力,再控制递呈接缝位置灌浆压力,而进浆口处不需控制。设计压力时,需对大坝整体应力情况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还需设计接缝张开度指标,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张开度的要求,以水泥最大粒径为依据,张开度需大于最大粒径的3倍左右,一般为1cm。如果张开度过大,极易造成水泥干缩问题,使接缝灌浆施工效果受到影响。此外,实际设计时,还需考虑灌浆作业对张开度增长的影响,合理限制接缝张开度增大量,以此减小对大坝坝块的应力作用。

结束语: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关键的施工环节,要求作业人员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重视,并科学、有效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与此同时,还需明确该环节施工特点,将技术分别应用于水闸、水坝施工中,实现混凝土施工质量、效率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梁荣,王华明,袁婷.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0):152-153+156.

[2]肖华虎.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21,11(05):89-90.

[3]孙晓东,张冲.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09):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