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24
/ 2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观察

李洪艳 张慧英 王雷 李颖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 分析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将时间段为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接收的80例焦虑症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护理。对照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总体满意度约为80.0%(32/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焦虑症患者提供亲情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可缓解换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亲情护理;焦虑症患者;护理效果

引言

焦虑症是常见精神疾病之一,当患者出现焦虑症后,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出汗、心悸、呼吸障碍、肠胃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尿频、尿急、手抖、震颤、头晕、胸闷等多种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品质。诱发患者出现焦虑症的主要原因较为复杂,与患者自身、遗传、生活环境、服用药物等有密切关系[1]。同时,当患者存在疾病,需长期治疗时,也会诱发患者出现焦虑症。随着疾病发展,还易导致患者出现偏激行为,以及自杀倾向等,对此应当对患者实施相应治疗干预,同时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满足患者生理需求,同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亲情护理是目前新型护理方式之一,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本文纳入80例焦虑症患者行对比探究,对比性护理探究分析,分析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情绪影响评价,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80例焦虑症患者(时间:2019年8月~2021年8月)进行对比性护理探究分析,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组40例(亲情护理)。对照组,年龄20~75岁,平均47.50±0.35岁,性别比例1∶1;观察组,年龄21~75岁,平均48.00±0.54岁,性别比例1∶1。临床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

1.2 方法

当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实施相应治疗干预,包括抗焦虑药物等。另外,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环境护理、饮食干预、用药指导、心理护理、运动指导等。

观察组行亲情护理。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每天对病房进行清扫,保障治疗环境安静、舒适、整洁。同时应每天开窗通风,并使用消毒剂,对床单、被套、枕套等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可在病房内摆放花草,若遇到患者有特殊需求,可放置鱼缸以及阅读书本等。②心理干预:当患者出现焦虑情绪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陪护患者,并对患者展示治疗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同时还可对患者进行按摩,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并且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讲述自我放松办法,包括散步、看书、听音乐等,指导患者积极进行自我情绪修复。③亲情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全面了解后,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在交流期间,护理人员应注重自身态度和蔼,以及用轻柔语调,引导患者进行倾诉,讲述出自身担忧的问题,并对患者进行疏导,同时应尽量满足患者实际需求。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家属多探视、多陪伴,帮助患者感受到家人温暖,提升治疗效果。④饮食干预:部分患者均存在食欲不佳等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对饮食计划进行调整,提升患者进食欲,保障患者自身机体免疫能力。⑤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定期开展有关焦虑症等疾病讲座,明确告知患者诱发病因以及相关预防办法、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目的,纠正患者错误疾病认知,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⑥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发展状况,以及身体耐受状况,指导患者进行散步、打太极等运动,转移自身不良情绪注意力。

1.3观察指标

心理健康状况:用SDS评分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护理前后抑郁症状评定,50分以上表明存在抑郁症状,分值越高,预示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用SAS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护理前后焦虑症状评定,分值越高,预示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

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发放护理满意 度调查问卷,采取评分制,满分 100 分,≥90 分表示非常满 意,≥60 分且< 90 分为一般满意,< 60 分为不满意,非常 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之和为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 表示,行卡方检验;P值低于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SAS 、SDS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40)

57.57±6.18

31.24±4.11

58.16±5.66

41.09±3.16

对照组(40)

58.06±5.23

39.96±5.33

58.24±5.52

50.86±5.35

P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对护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有30例、9例、1例,对照组分别有21例、11例、8例,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为80%,两组间比较干预组更高,P<0.05。

3 讨论

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临床护理模式和质量受到家属与患者的共同关注。不同于其他行业,医疗服务业需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快速转型,改变传统护理服务存在的弊端,全面提高临床服务质量。护理是医疗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2]。亲情护理其实就是将患者作为亲人来提供照拂,护理人员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具备热情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服务,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此项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投入护理服务,促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心,促进护患良好的建立。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亲情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模式。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亲情护理干预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亲情护理形式,可让患者改变心情。护理人员从各方面着手,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以保证患者休息,减少对患者情绪刺激,促使患者维持平衡的心态,这对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将患者视为亲人,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减少患者孤独感。转移患者注意力,促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满足患者心理上的安全感,继而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尤其针对焦虑症患者,亲情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3]

综上所述,为焦虑症患者提供亲情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可缓解患者情绪状态,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文婷,谢萍香,黄秋红,陈美仙.亲情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6):104-106.

[2]邱林垚,曾珍.亲情护理对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5):130.

[3]芦仪.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