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25
/ 2

岩土工程施工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探微

段孟楠

41138119910530xxxx


摘要:我国作为丘陵大国,国土面积的50%以上为山地丘陵地形,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地表环境极其脆弱。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建筑工程大规模发展,矿山边坡泥石流、山体滑坡情况频发,这种情况一度严重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以及日常生活。面对当前的困境,国内外学者进行了长时间的摸索,针对具体的地质灾害,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质灾害的产生,降低了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由于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应急性,岩土工程施工面积较大,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差,为工程的实施与运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关键字:岩土工程;矿山地质;地质灾害;灾害防治

引言

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是导致我国矿产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地质灾害收到当地水文地理条件的直接影响。为降低地质灾害不良影响做好这方面防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对岩土工程施工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展开探讨。

1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概述

目前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进行岩土工程施工可能导致的地质灾害会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安全。通常来说,地质灾害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变异而产生的,这种情况称为自然地质灾害。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因为人为的因素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由于人类的干预造成的地质灾害就属于人为地质灾害。并且人为对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强度往往是比自然形成的危害性要大的。目前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岩土工程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城市面积的逐步增大,岩土工程施工的不断扩大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并且随着对环境影响强度的逐渐增大,逐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地质灾害。

2岩土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

2.1滑坡

滑坡是众多地质灾害中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在开展岩土工程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某个山体顺着固定的方向出现大规模的移动。当出现山体滑动时,会对附近的植被、建筑等产生较大的破坏力,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一般来说,出现滑坡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山体岩土受到了力的作用,比如说地震产生的振动力、工程施工施加的力等,都会破坏山体岩土的稳定性,使得岩土内部的应力产生改变,当作用在岩土上的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岩土的某一个斜面出现断裂,并朝向某个方向移动。在山体底部的大规模施工、对山体结构产生较大破坏等,都会引起山体部分地方的水土流失,当出现强降雨等恶劣天气环境时,在雨水的持续冲刷下,再加上山体的过度开采与开发,极易导致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2.2泥石流

泥石流一般在强降雨、积雪、冰川相对丰富的地方发生,在山区、沟壑、地形险峻的地方同样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如对森林乱砍滥伐,引起植被面积减少,山坡植被破坏;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过度挖掘山体;不合理的倾倒土壤、矿渣等都会形成泥石流。

2.3崩塌

崩塌大多是人类过度开发造成的。由于对山体底部进行了过度挖掘,造成山体或者岩体的底部缺少支撑,无法承受住山体的重力和压力。或者是由于人类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意在山上堆砌开采出的岩石和土壤,造成陡坡的上部压力过大,山体的下部一旦无法承受上部的压力便会出现崩塌。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崩塌现象就会严重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对于在山体内部进行施工的人员来说,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3岩土工程施工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1施工场地地质结构分析

在岩土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稳定性加以评判与分析。根据此分析结果确定此区域矿山地质结构的稳定性,为后续的施工工作设定基础。文献研究表明大量的岩土施工场地多为人工填土形成,整体稳定性较好,适合施工建设。在施工开始前,摸清地下障碍物的具体分布位置与状态,依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并对其进行清除处理。在施工区域内确定施工控制线以及基槽的定位点。地表处理完成后,保证地表的平整度,做好排水处理,构建临时性排水沟。探明施工区域的土质情况,提前做好防护措施,预防地下水对施工区域的影响以及不良地质反应。在夜间施工的过程中注意照明合理安排施工内容,防治施工错误或是异常的情况发生,在危险地段放置警示牌。

3.2建立完善的地质勘测预警体系

要想最大程度避免地质灾害带来的威胁,就需要制定一套关于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体系。这套体系的制定仅仅依靠施工单位是完全不够的,需要地质部门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比如对于一些地质灾害频发的高发地区,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向民众普及一些自救的常识。地质灾害部门应当及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地质灾害科普的系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应当有关于各类地质灾害的科普信息以及对地质灾害的预警信息,民众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地质灾害。民众也可以向此平台提供关于地质灾害的信息,因为有时候民众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地质灾害的前期预警,当收到民众的反馈信息时,应当第一时间进行核查;一旦确认,就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通知民众进行疏散,将地质灾害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3.3采用工程防治措施

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工程防治是一个十分有效且可行的防治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也能够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损失。现阶段我国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有:截水及排水工程、护坡及加固工程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状况,科学合理选择防治方式。工程措施在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概率与危害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的工程防治措施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现场工况。在面对由于切坡而产生的岩体滑坡时,需要尽可能的排出地表水或者在前端增加支档结构,防止地质灾害的产生;针对大范围的地质滑坡,必须要对地质结构进行全面勘查与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基础,采取综合防治手段,逐步改善地质灾害防治效果,保证边坡结构的牢固性。

3.4生物手段

运用生物手段对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进行防控时,主要是通过各种先进的生物条件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以此实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控目标。实际上生物预控措施具有较强的经济实用性,不但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还能有针对性地改善生态环境,促使岩土工程在生物维控的作用下达到良好的生态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的经济投入成本。对于某些地质灾害发生几率较高的生态环境而言,其周边普遍已遭到大面积破坏,必须积极采取各种生物预控措施修复自然环境。例如,在复杂地质周边植树造林、科学养殖畜牧、维持生态环境稳定、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目标,有效保护自然环境,真正将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工作中。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对人们生活、社会生产等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加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十分有必要。在是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不良灾害的影响,采用工程、生物手段提高边坡稳定性,保证岩土工程矿山开采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澜.试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与实践探索[J].广东科技,2012,21(21):138+74.

[2]赵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应用实践之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6):45+47.

[3]蒋涛,蒋根谋.关于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问题的预防对策的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09):261+263.

[4]綦祖兴,孙林,彭同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20(09):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