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1
/ 2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达

浏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针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50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收集整理资料,根据早期疗效分组:有效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18%,n=33),无效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18%,n=17),针对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年龄、入院HISS评分、脂蛋白(a)水平、FIB水平、溶栓时间窗、房颤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入院HISS评分、脂蛋白(a)水平、FIB水平、溶栓时间窗、房颤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可参考上述指标,以对患者病情、转归情况进行判断。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疗效;长期预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突发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中,其发生与患者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的血管狭窄、颅内血供不足等因素有关。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是为患者快速开通脑血管血流的治疗方案,其能够帮助患者减轻脑损伤程度,促进患者的康复[1]。对于溶栓治疗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部分患者可得到快速或缓慢恢复,部分患者则疗效不佳,甚至出现出血性转化或是病情恶化[2]。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综合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50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针对患者的一般性资料与血清学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溶栓治疗后第14d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对患者进行早期疗效分组:有效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18%,n=33),无效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18%,n=17),针对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本次研究中,涉及50名患者,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4-79岁,平均(62.56±3.4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45min-4h。

纳入标准:(1)发病至入院时间不超过4.5h;(2)年龄不低于18岁,不超过80岁,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3];(3)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指征;(4)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脑出血、脑肿瘤患者;(2)癫痫、精神疾病患者;(3)合并有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4)难以控制高血压患者。

1.2方法

明确患者溶栓标准后,对患者进行对应检查,病史调查,神经系统查体以及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在血常规、生化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查后,对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以0.9mg/kg标准,予以患者静脉推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头颅CT复查。溶栓治疗后第14d,予以患者NIHSS评分复查,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对出院后患者90d进行复查,进行mRS评分。

1.3观察指标

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入院24h收缩压、入院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患者的血清学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糖尿病史、脑卒中史、房颤史等。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6212f75f87bd4_html_1e8dba5d43747fbc.png ”,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年龄、入院HISS评分、脂蛋白(a)水平、FIB水平、溶栓时间窗、房颤是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组别

早期疗效

x2/T

p

有效(n=33)

无效(n=17)

性别(男性/女性,例)

20/13

7/10

1.7052

0.1916

年龄(岁)

60.22±11.81

69.90±9.33

2.9355

0.0049

入院NHISS(分)

10.32±8.08

19.59±10.24

3.5051

0.0010

入院后收缩压(mmHg

148.82±19.39

148.06±22.82

0.1235

0.9022

白细胞(×109/L

8.38±3.02

9.06±2.10

0.8289

0.4112

血小板(×109/L

208.22±58.94

212.16±55.19

0.2286

0.8201

胆固醇(mmol/L

3.88±10.20

3.97±10.53

0.0292

0.9768

三酰甘油(mmol/L

1.58±0.50

1.86±0.65

1.6913

0.0973

HDLmmol/L

1.15±0.32

1.10±0.39

0.4855

0.6295

LDLmmol/L

2.18±0.82

2.33±1.10

0.5444

0.5886

脂蛋白(mg/L

284.27±194.37

473.17±202.49

3.2100

0.0024

CRPmg/L

9.38±3.22

10.06±4.11

0.6431

0.5232

D-二聚体(mg/L

0.77±0.55

0.89±0.63

0.6955

0.4901

纤维蛋白原(g/L

3.32±0.77

4.58±1.12

4.6796

0.0000

溶栓时间窗(≤3h/3h,例)

28/5

9/8

5.937

0.015

糖尿病史(例)

8(24.24%)

3(17.64%)

0.2844

0.5938

脑卒中史(例)

3(9.09%)

2(11.76%)

0.0891

0.7652

房颤史(例)

7(21.21%)

10(58.82%)

7.0731

0.0078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治疗中,除常规内科治疗外,普遍应用的方案的溶栓治疗[4]。但是溶栓治疗具有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的特点,且疗效因人而异,本次研究即围绕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的疗效展开深入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入院HISS评分、脂蛋白(a)水平、FIB水平、溶栓时间窗、房颤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入院HISS评分值即反应了患者的即时神经受损程度,且直接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此外,溶栓的主要目的,即是尽快恢复患者梗死区域缺血半暗带的血流。溶栓治疗开始时间越短,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程度即范围越小,程度越轻。

综上,年龄、入院HISS评分、脂蛋白(a)水平、FIB水平、溶栓时间窗、房颤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临床在进行患者疗效判定时,可参考上述指标,对患者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周剑锋,何欢,张春琳.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J]. 医药前沿,2020,10(6):15-16.

[2]杨辉丽,翟明明,彭静华,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16):1429-1433.

[3]高峰,方海霞,张萍.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20,26(16):76-78.

[4]陈永祥. 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7):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