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护理中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1
/ 4

烧伤护理中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林静 王容容

联勤保障部队第 910医院 福建省 泉州市 362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烧伤护理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90.0%)和护理满意度(93.3%)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10.0%)较低(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肉芽生长及上皮组织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在烧伤护理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烧伤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术;临床价值


烧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类型疾病具有十分复杂的病情程度,治疗难度比较大,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十分剧烈,会导致其出现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1]。并且,在深度烧伤部位会有一系列的烧伤炎症出现,导致坏死组织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对局部组织的再生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在传统引流术的基础上,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升级,它利用生物透明膜可以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状态,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2-3]。本文旨在探究在烧伤护理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64±2.1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9.17±1.51)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1)术前护理。烧伤以后,会明显增大患者的心理阴影面积,导致出现自卑等不良心理,缺乏治疗的积极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和疏导,促进其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2)术中干预。根据手术室相关标准对相关操作严格执行,洁污分离不同的器械和材料,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对材料进行接触时需要防止材料吸收患者的体液,护理人员需要擦拭干净粘贴的透明膜,在没有渗液的情况下防止患者的体液浸润透明膜而丧失其黏性作用。完成透明薄膜的粘贴以后,避免对引流管进行牵拉,护理人员需要对负压状态仔细检查,观察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有漏气等异常情况发生,需要及时协助医师进行妥善处理。封闭和固定时使用无菌的引流管和材料,防止再次出现渗液情况。(3)术后干预。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创口部位会存在剧烈的疼痛症状,为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进而使疼痛症状减轻。

除上述常规护理以外,还给予观察组负压封闭引流术:将患者的坏死组织全部清除,使创面充分暴露,按照创面的大小对引流材料进行合理裁剪,材料内部需要包含侧孔、端孔及引流孔,最后通过引流材料使整体的封闭式引流形成。在正常组织面上对引流管和引流材料进行封闭处理,并将负压喷口打开。注意引流管的护理:每周引流管需要更换2次,如果引流液比较多,则需要增加更换的次数,注意对引流管进行保护,防止出现折叠、脱离等不良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引流情况进行准确记录。

1.3观察指标

(1)治愈率;(2)护理满意度;(3)并发症;(4)创面愈合、肉芽生长及上皮组织生长时间;(5)运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4]评估心理弹性;(6)生活质量,得分与生活质量水平成正比。

1.4疗效评价标准[5]

完全愈合创口,显著缩小创面面积时为治愈;大部分创口愈合,明显缩小创面面积时为有效;创口和创面面积没有发生变化时为无效。

1.5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用“(6212fc1c427ff_html_761f6abcaa6e68ea.gif ±s)”、[n(%)]表示,“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愈率【n(%)】

组别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治愈率

观察组

30

18

9

3

90.0%(27/30)

对照组

30

13

8

9

70.0%(21/30)

x2





13.965

P





<0.05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0

11

17

2

93.3%(28/30)

对照组

30

9

13

8

73.3%%(22/30)

x2





12.054

P





<0.05

2.3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创面感染

尿路感染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0

1

1

1

10.0%(3/30)

对照组

30

2

4

2

26.7%%(8/30)

x2





10.695

P





<0.05

2.4创面愈合、肉芽生长及上皮组织生长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创面愈合、肉芽生长及上皮组织生长时间(6212fc1c427ff_html_761f6abcaa6e68ea.gif ±s,d)

组别

例数

创面愈合

肉芽生长

上皮组织生长

观察组

30

20.35±1.10

5.34±1.38

6.42±1.28

对照组

30

25.06±1.38

7.46±1.28

8.41±1.39

t


15.285

11.039

13.658

P


<0.05

<0.05

<0.05

2.5心理弹性评分:干预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心理弹性评分(6212fc1c427ff_html_761f6abcaa6e68ea.gif ±s,分)

检查指标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t

P

韧性

干预前

18.76±2.53

18.75±2.52

1.241

>0.05

干预后

45.18±1.38

34.76±1.64

11.015

<0.05

力量性

干预前

11.19±1.25

11.19±1.26

5.351

>0.05

干预后

27.85±0.21

19.56±0.24

12.044

<0.05

乐观性

干预前

7.09±1.12

7.09±1.13

3.654

>0.05

干预后

14.58±1.20

10.29±1.11

10.528

<0.05

2.6生活质量: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生活质量(6212fc1c427ff_html_761f6abcaa6e68ea.gif ±s,分)

检查指标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t

P

生理功能

干预前

75.21±10.33

75.02±11.25

5.241

>0.05

干预后

90.25±10.54

80.25±11.08

10.524

<0.05

社会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66.35±9.35

89.58±10.52

66.39±10.28

72.52±12.05

2.215

12.548

>0.05

<0.05

情感职能

干预前

干预后

65.24±12.41

90.21±10.39

64.85±12.39

76.28±13.47

4.156

11.847

>0.05

<0.05

精神健康

干预前

干预后

56.39±11.38

89.36±10.58

57.50±11.58

70.32±10.02

3.654

14.152

>0.05

<0.05

总体健康

干预前

干预后

66.58±10.52

90.38±10.02

65.98±12.54

72.52±11.38

3.012

10.336

>0.05

<0.05

3讨论

在皮肤病症中,烧伤属于一种十分典型的疾病类型,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会损伤患者的皮肤,加重患者的痛苦感,降低其生活质量。确诊后必须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6]。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在高负压状态下帮助烧伤患者及时清理干净创面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将一个封闭、清洁、干净的空间创造出来,有利于加快肉芽组织生长,方便进行二期手术[7]。所以,为了促进治疗的恢复状况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将基础护理工作做好的同时,需要保证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效果。通过对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显著降低烧伤区域的感染几率,并且能够使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减少,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预后恢复[8-9]

本文通过探究在烧伤护理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90.0%)和护理满意度(93.3%)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10.0%)较低(P<0.05);且观察组创面恢复、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佳(P<0.05)。表明在烧伤患者中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创面的愈合速度得到改善。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之前需要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将影响创面再生的组织去除,维持创面的清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且,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引流管进行有效的管理,定期更换引流瓶,防止发生堵塞,并按照引流液对烧伤创面的愈合情况进行判断,进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引流液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10-11]

综上所述,在烧伤护理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提高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创面恢复时间,使其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公茂芹.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健康大视野,2021(2):166-167.

[2]刘玉芳,谢肖霞.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37.

[3]张艳红.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健康之友,2020(4):190-191.

[4]白翠翠,高栋梁,白淑娟.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54例烧伤患者治疗及护理中疗效观察[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0,18(1):104-105.

[5]王彦孜,李金萍,于皓.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要点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5):252-253.

[6]丁燕平.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母婴世界,2020(27):195.

[7]张海敏.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8):340.

[8]GRIFFITHS, CATRIN, GUEST, ELLA, PICKLES, TIMOTHY,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ARe Burn Scale: Child Form: a parent-proxy-reported outcome measure assessing quality of life for children aged 8 years and under living with a burn injury[J].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of life aspects of treatment, care and rehabilitation,2021,30(1):239-250.

[9]张盼盼. 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框架的全程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J]. 健康之友,2020(3):63.

[10]姚冬英. 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框架的全程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3):81-83.

[11]郭莹,张华,冀春莲,等. 深Ⅱ度烧伤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护理方法、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4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