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理论结合毫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1
/ 2

经筋理论结合毫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经验

赵修江

湖北省 老河口市中医医院 441800

摘要: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椎间盘反射、纤维环断裂、啃骨引起的综合征,神经痛或根和尾神经压迫。临床症状“腰痛”、“四肢麻木或桡部疼痛”是临床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被称为“新九针”之一的毫针刺法在治疗颈椎病和三叉神经痛方面显示出其优越性。本课题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研究内容,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的6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以丝状针针刺法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丝状针针刺法的基础上采用毫针刺法,通过两个疗程的观察,评价治疗前后j0a腰痛评估系统和mcgi11疼痛问卷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客观评价,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经筋理论;毫针刺法;腰间盘突出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是由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纤维环断裂、骨髓疝引起的综合征,神经刺激或神经根和尾神经的压力。大多数临床症状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或放射性切除”临床上引起腰腿疼痛的最常见原因是什么。中医中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名称但症状常见于中医“腰果”、“腰腿痛”和“关节痛综合征”,认为关节痛综合征是由肿瘤、疼痛和麻木引起的,由于经络长时间劳累或梗阻,肌肉和静脉阻塞,或因风、冷、湿导致经络营养丧失,引起子午线不良弯曲和拉伸的原因。治疗可分为手术、非手术和治疗。专家报告说,认为只有10%的患者真正需要手术治疗,且手术治疗复发率高,外伤通常不是该病的首选临床治疗,80%到90%的临床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来缓解甚至治愈,未经处理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按摩针灸,针灸法治疗,主要手段是针灸,由于其治疗方法的多样性或组合,在这一领域广泛使用,具有简单和廉价的特点,患者愿意接受。

  1. 经筋理论三个方面(理筋、柔筋、强筋)进行分析

  1. 理筋

筋脉管理是指综合运用多种中医技术,调整经络损伤中的一些“腱结”和“腱痉挛”,缓解肌肉收缩,放松关节,平衡周围软组织,达到理解和修复的效果。其中,小针刀作为一种重要的经筋管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针刀医学为基础,以针刀医学网理论中的弓弦力学系统理论为指导,从整体结合局部疾病的角度,能有效松动、剥离、疏通上述“筋结点”:降低张力和压力,保护局部微循环,镇痛调节免疫,调节软组织平衡。根据学者们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同时发现,个体化检查和疗效一致是他们的共同优点。在临床诊断的同时,也要掌握其规范性和对病情改变的灵活性。而针对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和实际状况,按照诊治时机和疾病的轻重可分成急性炎症期、亚急性期和慢性粘连期。

  1. 柔筋

软筋指的是传统的控制、练习(健身气功)和瑜伽动作;当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时,肌腱运动可以软化肌腱,增强愈合效果,防止疾病复发。许多脊髓疾病与长期软组织之间的不平衡导致恶性循环,这也是腰椎疝难以治愈的原因之一。调整病人的体位可以减少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

  1. 强筋

强筋是指患有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通过锻炼肌肉群来恢复肌肉萎缩。现代脊柱恢复医学表明,局部肌肉稳定,如像横断肌和多撕裂肌,对保持身体沉淀和脊柱稳定有重要作用,相交综合征和协同对抗失衡的概念指出,双子座痉挛通常伴随着萎缩和残疾,特别是局部韧性肌肉或拮抗剂。腰椎多肌的表面功能是保持脊柱直立,深层功能是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如果在晚期腰椎多肌萎缩,脊柱的稳定性会进一步下降,腰椎间盘突出症和症状会进步。学者指出,“软肌腱能使骨骼健康”,“肌腱的力量能使骨骼健康”,一方面,针刺法是一种先进的对包括多裂隙肌在内的萎缩肌进行深入穿刺的技术;另一方面,基础稳定性概念和稳定性基础训练是现代脊柱修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患者应积极参加他的康复,以“加强肌腱”。姚教授借鉴医学康复的理念,强调了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关系,现代观点的趋同,通过反映科学合理的功能康复的合理功能训练,加深对痉挛和收缩的理解和思考,注意动作和平衡,增强虚弱的肌肉。急性腰间突出的高发病率和复发率一直令人关注。根据复杂的证据,它涵盖了现代医学的所有领域,有三个目的:治疗急性腰间突出,强化中医综合治疗和康复的主攻过程,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这些病症的防治技术水平。同时,针灸疗法系统的健康理念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应用,长时间治疗经验和总结也将充实目前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与方法,以提高临床诊疗效益。

  1. 毫刺针的治疗方法

毫刺针治疗,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下腹垫一个枕头,使其增加约15厘米,适合患者的舒适度。忠诚者的上肢自然地放在头部和颈部的两侧。操作者站在思考者的左侧,然后根据crmr、X线片和临床征象,确定病变椎间隙后中线至棒板外切迹或小关节突关节外缘和小关节突间腺体的横向距离,并用钢笔在皮肤上做了标记。皮肤通常通过用火握住针头进行消毒将0.45mm×75m的丝状针直接插入标记点下方,然后缓慢插入,直至全员感到触电,轻轻抬起针尖,保持20毫米,配合肾俞、环跳、阳陵泉、昆仑、委中、承山针刺。

总结:

腰椎突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腰腿疼痛的疾病。一般来说,脊柱被认为是脊柱运动的中心。由椎间盘和后部的小关节组成,对腰椎结构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个关节中任一关节的异常均与另外两个关节有关。在三个关节连接处,腰椎间盘退缩最早,在腰椎减退中起主导作用,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然而,大多数腰椎间骨折不会引起严重症状,但主要是腰部拉伤,腰痛是由感冒引起的,湿气和疲劳。以上是我们病房的治疗方法,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针刺和痉挛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针刺是针刺中的一种深刺方法。通过精确定位,针刺可以到达神经鞘。神经根的反应和逃避,以及针的反射,可以减轻抓地力和压迫。同时刺激肌肉松弛,缓解肌肉痉挛,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局部缺血缺氧,消除炎症反应和水肿,松弛粘连,改善腰椎功能。中频、超短波和牵引力旨在增加椎间间隙,异常变化后腰椎关节的精细特征修复,腰椎关节马赛克修复,恢复腰椎小关节正常解剖位置,改善神经通道异常,创造腰椎间自然吸收的条件,因此毫针结合肌肉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疗和治疗,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鼓励。对于少数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有较大的爆发、较长的发病时间、突起与周围组织的严重联系或钙化,以及马综合征,由中央突起引起。

参考文献:

[1] 贺文华,董晓慧,汤臣建,等.“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 理论在经

筋病中的临床应用概况[ 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5) :155 -157.

[2] 张瑞琳,陈振虎. 岐黄针结合经筋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10) :54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