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2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Valeriia Ionova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 130117

摘要: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

也逐年递增,作为典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它还会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并发症,而在如今的降压策略中,中医药作为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思想,同时在高血压的防治与预后方面起到了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药;辨证论治;

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慢性疾病,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如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等。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高速上升的趋势,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 概要》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

高血压患者人数已高达 2.45亿[1]。目前的降压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西医中常用的五类降压药包括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其作用均可降低动脉压,且效果显著,但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2],并在患者的服药服从性上也有部分欠缺。

而在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灵活的辨证思想,让中药在减轻毒副作用的同时,改善了高血压病带来的诸多症状。本文则对近年来诸多医家使用中医药进行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行了总结。

  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高血压为西医病名,在中医中并无对“高血压”病名的记载,但根据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将高血压归入中医学“眩晕”,“头痛”,“肝风”,“肝阳上亢”的范畴,其中,临床患者以

“眩晕”“头痛”者多见。内经中也早有记载,《灵枢.海论》曰:“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便是对眩晕的描述,《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明确说明眩晕病在肝而不在脑,朱丹溪强调“无痰不作眩”,医圣张景岳认为“无虚不作眩”,《医宗金

鉴》曰:“瘀血停滞,神迷眩运”,因此,风、痰、虚、瘀皆可致眩。张仲景还在《伤寒论》中将头痛按不同部位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等经的头痛[3]

  1. 中医的病因病机

多数医家都认为高血压最主要的病机是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无论是从《内经》还是后世的著作,都有颇多论述。有医家还将其细分为厥阴风术为病,上实下虚致病,脾气虚致病,经脉不利致病[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高血压病分为肝火旺盛型、阴亏阳盛型、痰液交阻型和阴阳两亏型 4个证型[5]。丁子云[6]将高血压患者分为痰浊内蕴型、肝阳上亢型、瘀血阻滞型、冲任不调型、阴阳两虚型和肝肾阳虚型等证型[7]。刘丽萍[8]将高血压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痰湿内阻,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六种证型,总结了这六种证型症状上的差异。有学者[9]还将高血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以阴阳失衡为主,中期以痰瘀互结为重,晚期以痰瘀结、凝滞为甚。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中风,慢性肾衰竭等症。

  1.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方面,多采用中药,针灸,穴位贴敷等方式进行治疗。田仲勋[10]通过设立实验组与对照组,以白芍、石决明、龙齿、夜交藤各 30g, 桑寄生、益母草、钩藤、川牛

膝、天麻、杜仲、酸枣仁、茯神各 15g, 牡丹皮、栀子、泽泻、黄芩各 10g 组方, 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天麻钩藤饮可有效降低患者体内 AngⅡ水平, 提升临床降压效果;师小华[11]均以六味地黄汤进行加减治疗肝风内动,肝阴亏虚类型的高血压,

组方:熟地黄 20g,山药 20g,山萸肉 10g,茯苓 10g,泽泻 10g,丹皮 8g。加减:阴

虚火旺甚者加知母 10g、黄柏 10g、玄参 10g、天门冬 10g;兼有痰湿阻滞者去熟地

黄 20g,加半夏 10g、白术 10g、天麻 10g、竹茹 6g;肠胃燥热者去熟地黄 20g加生地 黄 20g、大 黄 5g、火 麻 仁 10g;瘀 血 阻 窍 者 加 白 芷 8g、石菖蒲 8g、地

龙 10g、红花 8g、川芎 6g。以 103例 1 期高血压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进行六味地黄汤的加减治疗,最终的治疗有效率为 71.84%。刘艳对三物(夏枯草,决明子,杜仲)降压汤进行研究,观察三物降压汤对血压、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 细胞的影响及其相关

性,在治疗肝阳上亢与阴虚阳亢类型高血压病总有效率达 85.7%的结果下,三物降压汤具有与开搏通相同降压作用的结论[12]。而在高血压症的针灸临床治疗中,所选穴位多以体穴为主,所选穴位多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最常使用的穴位以太冲、风池、曲池、足三里为主[13]。针刺疗法对高血压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以即刻降压疗效显著,还能有效控制血压清晨高峰,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同时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14]。唐三辉[15]以子午流注配合温灸对高血压进行治疗,运用子午流注,选取足少阴肾经气血流注功能最强时及足少阴肾经血流注功能最弱时温灸太溪、涌泉、三阴交三穴,以达调整阴阳平衡, 引热下行, 导气下行的目的, 使全身气血与经脉畅通, 从而使得血压降低,改善或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症状。罗发生等[16]通过穴位贴敷的方式对 9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证与对症治疗,肝阳上亢证中药组方为:天麻、菊花、牛膝、水蛭、磁石;痰湿阻滞证中药组方为:白芥子、半夏、莱菔子、白术、牡蛎;气虚血瘀证中药组方为:党参、丹参、川芎、黄芪、当归,再选取神阙穴与双侧涌泉穴,最终治疗总有效率为 95.29%,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1.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并有较为完善的治疗体系与治疗原则,借助现代科技,也慢慢揭示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微观原理,中药,针灸等多种中医药治疗方式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方式的选择。但在这之中也存在部分不足:在笔者看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方式与优势众多,但在我国高血压病的治疗中,中医药只占极少部分,而在针灸与贴敷方式的应用,更是寥寥无几。古今文献的梳理缺乏也导致文献有效共享的低效。近几年,祖国医学的对高血压病的探索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尤其在病因病机与治疗方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未来的研究与治疗中,能够全面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思想,使用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更高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09):833-854.

[2] 方祝元.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述评[J].江苏中医药,2019,51(08):1-6.

[3] 方祝元.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述评[J].江苏中医药,2019,51(08):1-6.

[4] 张继烈;鞠鲤亦.从《内经》看高血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2):2-5.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版社,2002: 73-77.

[6]丁子云.中医辩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02):342-343.[7] 唐金平;徐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1,36(06):1007-1009.

[8]刘丽萍;李俊琳.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探析[J].名医,2019,(05):102.

[9] 郭海龙.中医论治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6,(11):144-145.

[10]田仲勋.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管紧张素Ⅱ表达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

究,2018,(17):3163-3164.

[11] 师晓华.六味地黄汤治疗 1期高血压 103例[J].甘肃中医,2008,(03):26.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Valeriia Ionova(1995—),女,俄罗斯人,长春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与临床研究。
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

Valeriia Ionova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摘要:本文介绍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

Shape1

[12] 冯培芳;刘艳;秦南屏;方若莹.三物降压汤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05):342-345.

[13] 张立娟;王康锋;王平;杨传华.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穴现状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5,(01):102-104.

[14] 陈会君;刘桉君;张羽嘉;燕春裕;赵御凯.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特色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1,38(01):72-75.

[15] 唐三辉;龚放华.子午流注配合温灸法改善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

刊),2019,(09):4-6.

[16] 罗发生;李功辉;李奇林;夏东斌;刘曲汇;彭燕飞;刘小霞.辨证分型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08-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