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血糖水平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4

分析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血糖水平影响

姜鹏

乳山市人民医院 山东 威海 2645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丁对二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治疗,并对所收获到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总计数量有80名,此80名糖尿病患者均是二型糖尿病患者,结合随机均匀分组手段,将此8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本次研究当中所应用临床治疗手段是临床内科常规二甲双胍治疗方式,而观察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本次研究当中应用的治疗手段是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临床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在本次治疗当中所收获到的临床疗效,以及本次资料当中两组二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情况展开比较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本次治疗之前,餐前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方面,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指标是较为接近,并且没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而两组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本次治疗完毕之后,在对比餐前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方面观察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指标明显是比对照组其余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指标更加优秀,而且在组间数据比较方面,也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方面,观察组其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其余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对更低,而且在组间的数据比较方面,也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在临床上相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糖尿病相关指标进行切实有效的改善,将患者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所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实现有效的降低,而且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更加出色的临床治疗安全性,所以此种治疗方式是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有效推广和全面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维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二型糖尿病多发生在30岁到45岁的成年人群体当中,据不完全统计,二型糖尿病占据糖尿病群体的90%以上,而且二型糖尿病存在着诸多不良特征,主要是二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容易诱发多种不良的并发症,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其生命健康指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对于患者的生命会有极大的威胁存在。二型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存在着严重的胰岛素抵抗,甚至是胰岛素指数过高的情况,由于二性糖尿病患者及胰岛素水平不能处于正常稳定的分泌状态,导致患者其胰岛素分泌十分不充足。面对此种情况二型糖尿病患者经常是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来对疾病进行控制,所以二型糖尿病可以被列为内分泌慢性疾病,近些年来针对二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存在着多种治疗方式,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但是药物治疗经常存在着不能有效根治或者治疗疗效相对较慢的情况,所以更加需要探寻出最恰当、最适宜、最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近些年来维格列丁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收获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疗效,而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随即收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总数量有80名,结合随机均匀分组的形式分成两个组别,观察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本次研究当中应用的是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而对照组其余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则是单纯应用内分泌科的二甲双胍治疗手段,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相关数据比较,现将具体研究报告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关于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二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研究纳入资料,是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二型糖尿病患者,随即收入了数量有80名,结合随机均匀分出手段将此8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均匀分成了观察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对照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对于两种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本次研究当中应用的是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手段,而对照组其余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本次研究当中应用的治疗手段是内分泌科,单纯使用二甲双胍的治疗手段,对于两种患者在本次研究当中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数据指标展开比较分析。而且8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研究资料,则详见下面表1所示。

表1 8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研究资料

8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研究资料

明细

收录患者时间

2021年1月-2021年6月

男性患者数量

44名

女性患者数量

38名

年龄分布

41~72岁

平均年龄

(53.11±8.26)岁

病程

5年-14年

合并疾病

冠心病为23例,高血脂为36例,高血压为21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本次关于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当中,对照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所应用的治疗手段是单纯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其余40名而且糖尿病患者在研究当中应用的是维格列丁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手段。两组二型糖尿病患者其临床治疗手段的相关内容,详见下面表2所示。

表2 8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其临床治疗手段的相关内容

序号

8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其临床治疗手段的相关内容

明细

1

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盐酸二甲双胍片(生产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1),初始剂量为0.5克,一天两次,以后每周增加0.5克,逐渐增加至每日2克(分两次使用)后维持服用。三个月为一个观察周期。

2

三个月为一个观察周期。

3

观察组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维格列汀治疗

盐酸二甲双胍片(生产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1),初始剂量为0.5克,一天两次,以后每周增加0.5克,逐渐增加至每日2克(分两次使用)后维持服用。三个月为一个观察周期。

4

维格列汀片(生产企业: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批准文号:H20110358)每日两次,一次50mg。

5

三个月为一个观察周期。

1.3评估观察

本次关于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指标,主要是针对本次研究所选取的两组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者餐前空腹血糖情况、餐后两小时血糖变化情况、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空腹胰岛素具体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情况展开分析和观察,同时也对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来说,两组二型糖尿病患者,其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以及呕吐情况,第二两组二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有低血糖情况存在,第三两组二型糖尿病患者其治疗过程当中是否有头晕和消化不良等情况存在。

1.4统计学分析

将治疗前后数据通过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相关指标情况

在本次研究当中,对比观察组40名二糖尿病患者,以及对照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的餐前空腹血糖情况、餐后两小时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空腹胰岛素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方面。两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数据指标是较为接近的,并且没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两组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本次研究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餐前空腹血糖情况、餐后两小时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空腹胰岛素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情况等方面,观察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明显比对照组40名20病患者的数据改善指标是更加优秀,而且在组间的数据比较方面,也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具体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疾病相关指数情况详见下面表3所示。

而在针对两组患者在本身就当中具体存在着不良反应情况来看,在对比观察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对照组40名20病患者的恶心、呕吐、低血糖、头晕、消化不良等情况方面,明显是观察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指标更低一些,而且在组间的数据比较方面也明显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具体相关不良反应比较详见下面表4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相关数据指标对比

组别

时段

餐前血糖(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胰岛素情况

胰岛素抵抗指数

观察组(n=40)

治疗前

9.56±1.66

13.72±2.42

8.21±1.43

10.03±0.87

18.16±3.57

治疗后

6.87±1.72

8.75±1.53

6.11±1.07

5.61±2.31

5.66±1.33

对照组(n=40)

治疗前

9.17±1.67

14.36±1.24

8.36±2.64

10.17±0.17

19.01±5.67

治疗后

8.01±1.21

10.11±2.31

7.11±2.37

8.13±6.78

12.63±5.33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组别

恶心呕吐

低血糖

头晕

消化不良

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观察组(n=40)

2

1

1

0

4(10.00%)

对照组(n=40)

4

3

2

2

11(27.50%)

3讨论

二型糖尿病又被称为成人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在我国临床上是较为多见,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慢性疾病。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年龄超过40岁,伴随着一些不良的遗传因素、活动较少、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规律、严重的肥胖等不良情况都会诱发二型糖尿病。在患者群体当中存在精神病患者在发病之后会有严重的诸多不良特点,在临床上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口干、虚弱无力、血糖不够稳定、血压急剧上升、全身的肿痛、头晕、四肢麻木、头痛等等不良情况,因此二型糖尿病疾病的存在,对于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所带来的严重不便是十分严重的,对于患者的生活会有极大的不良干扰和严重的影响。

二型糖尿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较为常见的不良内分泌疾病,二型糖尿病患者其蛋白质严重异常,糖和脂肪方面由于存在着不良的分泌异常,导致患者会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导致患者对于胰岛素存在着反应性减弱的情况,患者体内胰岛素匮乏程度较为明显,在此过程当中,如果没有给予二型糖尿病患者一系列有效的针对性治疗,那么将会导致患者治疗过程当中会有严重的并发症。存在并发症的存在,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会有严重的损害和不良影响,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多数采取口服药物治疗,而近些年来通过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可以形成有效的控制。在本身就当中观察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二甲双胍与维格列汀联合治疗,患者的血糖情况,临床治疗过程当中的不良反应,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其相关数据指标比对照组40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指标是更加优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维格列丁其主要的特性是拥有十分理想的高选择性和高竞争性的ddp4抑制剂,其对于胰岛素细胞受体可以形成有效的促进作用,让胰岛素的分泌得到进一步增强。而对于患者的食欲形成有效的抑制,将糖分摄入量、脂肪摄入量、蛋白质质量形成有效的降低,对于患者的血糖水平真正形成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二甲双胍是二型糖尿病治疗过程当中较为多见的常用药物,其主要可以对胰岛素对于周围组织细胞的敏感度有效增强,让机体体内的利用率有效增强,让肝糖输出全面减少与维格列汀联合使用,对于患者的餐后胰岛素敏感度,B细胞功能形成了有效的提升。可以说,二甲双胍是二型糖尿病常用药物,真正起到对肝糖原异生的抑制效果,对于患者外周组织所存在的葡萄糖利用率有效的增强,让胰岛素的情况抵抗的情况全面降低,真正收获到十分理想的临床降糖治疗疗效。

而本次研究当中通过相关上述药物的应用,真正收获到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疗效,综上所述,在临床上相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维格列丁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疾病指标形成了有效的控制,让患者治疗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不良反应有效降低,而且临床的治疗安全性、治疗效果是十分出色、十分理想的,此种治疗方式也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有效推广和全面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睿,王会仓,刘美建等.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3):2575-2577.

[2]辛彩虹,李峥,闫吉等.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血清氧化物质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01):24-26.

[3]赵玉环,胡青英,赖元楠等.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02):216-219.

[4]李艳玲,张星光,陈彬等.维格列汀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8):3350-3352,3355.

[5]戴梦昭.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714-2717.

[6]张星光,许秀萍,焦秀敏等.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9):947-949.

[7]刘晓晖,曾彩红,饶亦良等.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疑难病杂志,2013,12(2):137-138.

[8]占美,吴逢波,徐珽等.维格列汀与其他口服降糖药对照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21):1824-1828.

[9]纪志尚,刘秀英.Ⅱ型糖尿病患者联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8):98-99.

[10]贾真,何旺,张渭涛,等.二甲雙胍联合维格列汀对初治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及安全性[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5):4900-4903.

[11]王珍,秦旭平.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46(03):326-328,332.

[12]戴梦昭.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5(08):2714-1715.

[13]邹毅,黄淑玉,晏益民,吴敏.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J].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4,20(1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