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素养的小学学科活动模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2

基于创新素养的小学学科活动模式探索

刘晓文 李锦波

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

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附属小学

摘要: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普遍被认为是 21 世纪人才发展的关键特征,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素养刻不容缓。现阶段,学科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之间相互分离的教学状态,是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最佳途径。基于创新素养的学科活动开展形式有两种,一是基于主题的学科活动,二是基于项目的学科活动,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学科活动都是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关键词:创新素养、学科活动、活动模式


  1. 研究缘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十大战略任务,其中谈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时提到“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同样把“实践创新”作为六大素养之一。

现阶段我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还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的,我国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经常会提到“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为了改变我国小学生缺少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创新型人才贫乏的现状,学校基础教育也做了诸多的尝试和变革,但收效不大。最大的困难是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小学教学更多是以学习知识技能为目的,以纸笔考试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教师更多地把“创新”当作一个教学目标,简单的理解为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拓展,通过提一提、拔一拔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理论基础

国外对创新素养的研究以探索创造力的结构为主。20世纪50年代,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吉尔福特(Guilford 1959)强调创造力是一种心理能力,包括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特征,创造性思维是个体创造力的核心,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发散性思维。托兰斯(E.P.Torrance)借用了吉尔福特的发散性思维理论,将创造性思维细分为流畅度、灵活性、原创性、精细度等四个范畴(Torrance,1990)。他认为,创造力是一种过程,它首先需要对问题、缺陷、不和谐因素等产生敏感,进而找出症结,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作出推测或假设,并通过试验修正假设,最终公布结果。阿玛贝尔(T.M.Amabile)认为,创造力是对一项开放性任务做出新颖而恰当的反应,进而形成产品或解决方案的能力(Amabile,2012)。

国内对创新素养的结构也进行了较多的分析,比如夏谨(2000)把创新素养分为创新的智力因素及创新的非智力因素;林崇德(2000)强调创造性包含了思维和人格两方面的内容;刘运芳(2004)在借鉴林崇德研究的基础上,把创新素养又分为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以及创新意识;师保国(2017)认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素养是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态度或品格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它涵盖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两大方面;甘秋玲等人(2020)认为,一个具有“创新”素养的个体,能够利用相关信息和资源,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观点、方案、产品或成果。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观点,都是把创造力与创新作为创新素养研究的关键概念。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要从中小学做起,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小学学科活动模式探索

当前,我国小学各学科教育分工明确,教材泾渭分明,单一的学科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也不符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战略任务,开展学科活动成了大势所趋。基于创新素养开展学科活动的教学实践,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关教师共同研讨,以科学的思维工具为指导设计学科活动,要体现针对性,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三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学习”——“实践”——“总结”的三步学科活动开展模式。

在开展学科活动前,要先确定主题,根据主题需求,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如讲座、参观等。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一种途径,是培养创新素养的基础。根据学科活动主题,学生进行实践,这里的“实践”既可以是个人实践,也可以是合作实践。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创新思维快速提升的过程。

在开展学科活动的过程中,可采用项目式或主题式开展学科活动,无论何种方式开展学科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一)基于主题的学科活动

基于主题的学科活动,常用来开展语数英学科活动。基于主题的学科活动,形成了“问题驱动”——“自主探究”——“拓展延伸”——“实践展示”——“评价激励”的“五步教学法”模式。

从学生身边的小问题入手确定研究主题,运用学科融合的知识内容对其进行讲解和分析,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首先,收集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话题,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定学科活动主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课文内容《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后,教师推送高士其《灰尘的旅行》、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等书籍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根据阅读所获,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新闻稿,以新闻播报的方式,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发现。这种在小组内自主选择任务,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动力,更是提升了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的创新素养奠定最坚实的保障基础。。

(二)基于项目的学科活动

基于项目的学科活动,也就是跨学科项目式活动,形成了“兴趣启动”——“实践模仿”——“自主设计”——“创新制作”——“分享评价”的“五步教学法”模式。

例如,以“我有一个小发现”为主题,老师推送与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相关的科学小实验,学生通过先模仿,后自主发散设计实验,最后运用相关信息技术呈现学习成果的形式递进式学习相关知识,把学科原理与生活细节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还提升了学生理解、整理、运用知识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民主、开放、自由、平等、对话的互动关系,为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创新素养奠定最坚实的保障基础。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21 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素养刻不容缓。现阶段,学科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之间相互分离的教学状态,是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最佳途径。基于创新素养的学科活动开展,要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任道而重远。


参考文献:

【1】甘秋玲.创新素养:21 世纪核心素养 5C 模型之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 年第2期

【2】教育部.(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3】林崇德等.(2009).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