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3

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邱忠英

自贡市中心血站  四川省自贡市 643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对献血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血站于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进行献血的共计60例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划分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0例。其中,对于对照组的献血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对于观察组的献血者则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心理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献血者的护理后SDS、SAS评分明显更低于对照组献血者,其心理状态更佳,且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血站献血的献血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献血者的心理压力并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使献血者对于血站护理工作更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站;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staff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in blood stations on carrying out 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for blood donors. Methods: A total of 60 blood donors who donated blood from July 2019 to March 2021 in our blood bank were selected as the sample objects of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mong them, the blood donor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blood don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blood donor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SDS and SAS scores of blood don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us was better and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of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for blood donors in blood stations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blood donor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s, so that blood donors a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nursing work of blood stations,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Blood station; Quality care services; satisfaction


献血一般指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因此为了能有更多积极参与献血工作的献血者,提高献血者对于献血工作的满意度十分重要,所以血站的社会信誉度要从献血工作环节入手,各项采血流程以及操作要符合规范。献血者,尤其是初次进行献血的热心人士往往由于对献血流程的不了解,会担心献血后是否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进而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压力

[1]。为了确保血液的质量,提升血站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献血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非常重要。本次的研究报告选取了我院所收治的共计60例献血者作为样本对象,通过对献血者进行随机分组,给予了两组献血者不同的护理干预,进而探究分析血站采血护理人员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效果,现作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们血站于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进行献血的共计60例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划分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献血者16例、女性献血者14例,年龄在23--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7±5.32)岁;观察组男性献血者15例、女性献血者15例,年龄在22--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1±0.49)岁。纳入标准:征得献血者的同意,献血者均知情;经过血站的相关负责人同意。已排除标准:①将体质量不达标的献血者进行了排除;②将晕血、晕针的献血者进行了排除;③将有重大疾病史的献血者进行了排除;④将不配合的献血者进行了排除。经过统计学软件计算验证,两组献血者的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的P值在0.05以上,这表明两组献血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献血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对于观察组的献血者则进行优质护理服务:①完善血站血液采集相关的规章制度:采血工作人员在对献血者进行采血前要自我消毒,包括手的消毒、采血平台的消毒以及对空气的消毒;要明确分工各人员在采血工作中的任务以及负责内容;要通过制定相关的书面文件来规定采血用具、医疗废品、生物学垃圾以及生活垃圾的存放与处置,要强化采血工作者杀菌消毒的意识。②加强对采血工作者的培训:要强化采血工作者的法律法规意识以及其专业的业务素养,组织采血工作者定期进行培训学习,使采血工作更加有效率,更加的规范化以提升献血者对于献血工作的满意程度。③心理护理:献血前告知献血者注意事项以及献血的好处,献血中时,护理人员仔细观察献血者的表情以及神态,如献血者出现虚汗、闭眼以及说话结巴等情况则表示其过于紧张,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分散献血者的注意力,可以询问献血者的爱好兴趣等以此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献血结束后,告知献血者在休息区域等候15分钟以观有无异常反应,为献血者送上一杯水,告知献血者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的,可以陪同献血者交谈,告知穿刺部位24h不要沾水也尽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献血者离开血站时,可赠送小礼品,要亲切地对献血者的爱心以及配合表示感谢。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心理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SDS)对献血者的不良心理状况进行评分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分数在60分以下则表明患有轻度焦虑,如虑自评量表分数在60-69之间则表明献血者有中度焦虑,如虑自评量表分数在70以上则表示献血者为重度焦虑;如献血者的抑郁自评量分数在53-62之间为轻度抑郁,分数63-72之间则表示献血者有中度抑郁,而分数在72分以上,则表示献血者存在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统计学数据均录入SPSS21.00进行数据处理,P值低于0.05时,就表示两组数据比较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心理评分比较

由表1可知,观察组献血者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献血者,p<0.05。

表1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心理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SAS

SDS

对照组

30

57.66±3.98

53.22±4.35

观察组

30

46.27±3.03

40.13±3.97

T

-

12.47

12.17

P

-

0.00

0.00

2.2两组献血者的满意度比较

由表2可知,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献血者的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对照组

30

15

6

9

21(70.00)

观察组

30

24

4

2

28(93.33)

X2

-

-

-

-

5.45

P

-

-

-

-

0.02

3 讨论

我们国家的献血事业由有偿献血发展到现在的无偿献血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和苦心经营,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是主要原因。为了提升血站血液的护理质量,更好地回馈有爱心的献血群众,针对献血者可能存在的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进行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意义重大[2]。根据本次的研究报告可知,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都是显著更高于对照组的,p<0.05。

综上,在血站的护理工作中,对献血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了献血的满意度,应用价值优秀。


参考文献:

[1]王敏.血站采血护士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心理月刊,2020,15(10):123.

[2]潘芳.血站采血护士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式与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8(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