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8
/ 3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综述

罗达 张妮 陈映宏

广州软件学院 广东广州 510990

摘 要:本文从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出发,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从辅导员胜任力测评方法与工具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高质量发展的提升策略和展望。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胜任力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有利于实现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目标。高德毅、宗爱东(2017)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初步成效有三大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重在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作用。二是综合素养课程改革要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三是专业课程改革要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从这个角度来观测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的辅导员(尤其是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显然未能达到党中央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和归纳总结。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辅导员胜任力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国家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也给予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光明前景的生动描绘,但专门针对“课程思政”这一现实背景下,探讨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的研究却非常缺乏。因此如何以课程思政建设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担当为突破口,研究辅导员的能力素质结构,并且分析完善验证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是近年来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研究热点。

一、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的理论逻辑

胜任力模型是指能够胜任特定角色或岗位、任务的所需具有的系统整体的结构与深层次稳定特征。国外方面关于胜任力的结构研究开始较早,关于胜任力的理论模型构建,比较经典和典型的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McClelland(1973)首次提出胜任力指标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为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学者Signe.Spencer (1993)则从五个方面描述了个体的胜任力素质特征,提出了洋葱模型,总体来看,洋葱模型关于胜任力特征的描述比冰山模型的层次关系更为丰富,洋葱模型所包含的个人特质和动机、个人角色定位和自我认知、个人知识和技能等显性和隐性要素的描述,这为构建高校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指标要素的选取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的历史逻辑

国内对于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结构的研究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杨继平、顾倩(2004)的“人格结构、行为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四维度说,王建国、张小兰(2008)的“能力、素质、人格魅力”说,陈岩松(2010)的“态度、知识技能、个人魅力”,上述学说依据的政策文件以04年党中央16号文和06年教育部24号令。2014年之后,随着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规定和2017年教育部43号令的出台,以毛霞(2014)为代表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态度”,司省厂(2015)“工作品质、管理特征、个人特质、学生意识、文化素养”,张永强等(2018)的“职业认知与态度、个人能力、道德水平、师生关系”,袁凌、陈艳庆(2019)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传播能力”说都对辅导员胜任力在职业化专业化方面做出了更加精确细致的指标体现。

作为职业化的美国学生事务管理者,其专业化发展水平也是不断提升的。学生事务管理逐渐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中枢作用,美国教育界对学生事务管理者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美国学者Stanley Carpenter和Theodore Miller在1981年公开发表的《学生事务工作领域的专业发展分析》(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tudent Affairs Work.)中,提出了学生事务工作者“职业发展四阶段”理论。国外学生事务管理者不同的国家其工作内涵、职业身份、职业定位都有所不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学生事务管理者属于大学职员,从业要求高,专业化水平高;德国、法国等从事学生事务管理者不属于高校职员,德国属于公益性质的企业人员,法国属于国家公职人员;日本的学生事务管理者属于学校事务型职员。各国的不同学校对学生事务管理者的从业要求根据岗位也都有所不同。

三、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的实践逻辑

近年来,国家对于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发展出台各项政策文件的同时,也同步推出了“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和“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两大平台来鼓励先进、指明方向。以大数据应用的角度来观测、统计、分析省级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近十年(2010-2019)的基本信息及事迹材料文本,挖掘整理近十年省级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2010-2019)获奖选手的基本情况以及赛事评判标准变迁,我们可以综合梳理出高校辅导员近十年胜任力模型指标要素结构的嬗变与升级,这为我们研究构建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提供了坚实的实证素材基础。

同样作为高校辅导员,尽管传统高校和民办高校都具备较高的职业目标和成就要求,但是与传统高校相比较,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认可度相对更低,岗位流动性相对较高,离职率相对较高。尽管教育部和各高校制定了各项激励政策和管理制度,以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人力资源建设,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逐渐丰富,但其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究仍然是目前的焦点问题。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教思政〔2014〕2号),进一步充实丰富了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2017年8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本文以下都简称为43号令),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发展路径、保障措施等做了更加详尽的阐述,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打了一剂强心针。

四、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述评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测评主要聚焦于辅导员素质结构、胜任力模型维度、辅导员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工具选取和模型构建。如肖荣勋(2008)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融合心理学指标体系编制早期成熟的《高校辅导员素质问卷》,为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奠定了研究基础。叶清(2007)则采用标准化心理测评方法成功地编制了内含6个维度32个项目的《高校辅导员胜任素质问卷》。张婉莉(2016)编制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韧性量表》从8个维度46个项目考量辅导员胜任力素质结构。张文芳(2010)为了更好的了解辅导员的就业指导素质,在焦点访谈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素质调查问卷,该问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主要用于调研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素质。具有较高信效度测评工具的出现,为后续高校辅导员素质的调查与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参考。

五、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提升策略的研究述评

曲建武(2012)认为,提升辅导员的素质首先需要各方面为辅导员的胜任力提升构建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包括职称评审单列、职位晋升同酬等,当然主观方面也绝对离不开辅导员自身个人的努力。罗文(2018)提出,辅导员胜任力提升应该从“人才开发”、“资格准入”、“职后培训”、“牵手帮扶”、“自我完善提升”等环节层层递进着力强化。魏金明(2019)立足于新时代的研究视角,从情感支持维度、理性建设维度和明晰法则维度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提升策略:一是从情感支持维度上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二是从理性建设维度为辅导员素质提升提供科学工具,三是从明晰法则维度上为辅导员素质提升提供实践向度。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提升策略,同时也面临着如下困境亟待解决:一是把研究的视角更多地聚焦于国家、社会、学校等外部客观资源方面的改造,对于反求诸己即辅导员自我反省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思想内化和实践外化关注不够;二是从宏观层面谈政策讲道理说规划较多,实实在在针对性极强的具体对策与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三是眼下的研究成果更多还停留在个人经验和理论思辨的视野进行总结提炼,缺少实证分析作为数据量化依据,提出的策略往往并不一定适用于真实的教育情境。

结语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对象应更加广泛。研究对象应该包括辅导员自身、学生、高校学生管理者、高校管理者、学生工作专家等,多方面收集资料,才能对辅导员工作职能的把握更加清晰,对辅导员胜任力结构分析更加精确,构建合理实用的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无论是对辅导员能力素质的探索还是对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开发,最终都要落实到如何对辅导员胜任力进行评估开发和管理激励的实践上来。换言之,以胜任力为基础进行辅导员绩效评价就是研发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初衷和归宿。从文献调查看,现有的辅导员绩效评价没有做到以胜任力为基础。有些研究关注了辅导员的能力素质方面,侧重点或权重不尽相同,但都没有占据评价内容与指标的主体。以上对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的回顾分析已经体现了这一点。

所以,如何在提高评价效度的同时通过评价与考核为辅导员后续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努力的方向,促进辅导员的成长,如何做到既准确评价辅导员的绩效行为和外显业绩,又能体现辅导员的动机、个性特质等内在个体特征对绩效的影响和价值,等等,这些问题仍然是高校辅导员评价的难点。

参考文献

[1]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6):56-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EB/OL]. [2006-7-23]http: /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moe_621 /201001 /xxgk_81843Html.

[3]王建国,张小兰.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综述[J].教师教育学报,2008,6(5):182-185.

[4]韩英.大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5]陈建文,汪祝华.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84-89.

[6]陈岩松.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一项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7]梁涛.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8]毛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构成及培养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

[9]葛卫华.辅导员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以上海高校辅导员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6(7):103-106.

[10]王胡英.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11]李圆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8(12):82-87.

本文系“2021年度广州软件学院科研项目”一般项目《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ky201937)阶段性研究成果;“广州软件学院2021 年党建与思想政治课题”重点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项目编号DJSZ2021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达(1983-),男,汉族,湖南浏阳人,公共管理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