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教学的观点看双语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从现代教学的观点看双语教学

李金龙

禄丰市 中村乡小学 65122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小学教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低年级学生的汉语文学习能力差,教师语言与学生沟通不易,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回顾个人近三十年山区小学教学经验和到过彝、汉、苗、栗等少数民族杂居地区教学经历,就提升汉语文学习能力做以下论述。

我在山区小学搞小学教学工作近三十年,到过几处彝、汉、苗、栗等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教过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工作深有体会。新学期开学了,十来个七周岁儿童整齐地坐在了学校一年级的教室里,穿着五颜六色的新衣服,脸上的表情各异,双眼充满了渴望与期待。等待见什么样的老师新面孔,当老师用普通话亲切地和同学们打招呼说:“小朋友,从今天开始我们都是一年级的学生了,现在我们给你们发新书了。”一本本崭新的汉语教材发到了学生面前,新书发完了,学生静静地看着我,脸上的微笑也不见了。怎么会这样呢,原来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汉语日常语都听不懂,(这些孩子长这么大,在村里和父母只用本民族的语言交流,没习惯用汉语交流的语言氛围,基本不用汉语交流),他们不知道老师说了什么,更不认识面前的教材是些什么。到少数民族聚居区一年级学生的老师都会担心同一个问题:这样的学生能接受一年级汉语教材的学习任务吗?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低年级识字量大幅增加,困难很为突出,学习质量不得不让我担忧,这样的情况引起了许多担任一年级老师,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言难关”,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已经成为摆在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区语文教师面前的难以突破的瓶颈课题。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消除“语言难关”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的教学质量呢?

  一、选择相应的少数民族教师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低年级“双语教学”模式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普通话教学为主线,在教学及与学生的各种交流中以标准普通话为主,同时以本民族语言为辅线,在教学及与学生的交流中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则以本民族语言予以协助理解过渡,帮助学生跨越知识难关。如在教学“鞋子”时,学生从课本上知道了画在这图上的就是鞋子,但有时他就会认为只有这图上画的叫“鞋子”,这时老师就需要用本民族语言过渡一下:小朋友脚上穿的就叫“鞋子”,这样学生才能完全理解“鞋子”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这样的“双语”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很大帮助的。“双语”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难关”。从某种程度上解决“语言难关”所带来的学习困境。

  二、大力兴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前学前教育

  学生进校出现“语言难关”学习困境,这除去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汉族居民少,缺少汉语氛围之外,我以为,还有一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一年级之前,有些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未参加学前幼儿阶段学习,这不仅使学前幼儿失去了学前智力开发的机会,更失去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难关”学习困境的良好时机。让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与理解困难消化在学前幼儿教学阶段,保证进入一年级的适龄儿童都能进行简单的汉语日常用语表达与交流,听懂老师所讲的话,基本能够看懂汉语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文的起点,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关”所带来的学习困境,顺利完成以后的学习目标,大幅度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学习的能力与质量。

  三、加强学生的汉语表达与理解能力训练

  低年级语文老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加强学生的汉语表达与理解能力训练,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形成时间,提升学生语言接受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质量。我在一年级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1)进门一句话:每天早晨学生走进教室,在老师的组织下,每个学生用一句话表达一件事或一种感受,如此坚持下来,每个学生就进行许多讲汉语的训练。(2)每天坚持读语文:要求学生在家与讲汉话,有感情地朗读一篇课文或诗词,既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养成了良好的早读习惯。(3)利用班会或队会让学生用几句话介绍自己的住址或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是最喜欢的同学,所以说的同学会竭尽全力说到最好,同时,受表扬的同学也会认真倾听,通过多种语言训练,所有同学都会得到有效的语言提升。⒋班级故事会:学生在经过其它途径慢慢具备一些语言基础后,就安排班级故事会,内容上可从简单到复杂,时间上可从每月一次逐步到每周一次。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活动,我班学生的汉语表达与理解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打实学前幼儿学段的汉语学习与表达基础,稳步实施“双语教学”方法,教师多途径开展丰富的语言训练活动,少数民族学生“语言难关”学习困境将减少许多,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质量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