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形势下的医院中药管理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新医改形势下的医院中药管理对策分析

梁金常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71600

摘要:这新医改下,极大地缓解了传统医疗中存在着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公共医疗氛围,通过构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城乡居民全部纳入新医改,减轻了群众的负担,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安全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充分认识到当前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的实际情况,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对策,提高医院中药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中药管理

引言

医院中药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着医院内部管理系统的优化,当前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中药质量,加强标准体系的构建,对其中存在的保管不合理药品质量问题、用药不科学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来保障医院中药管理中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临床应用过程中中药的效果,也能够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1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 中药质量标准不统一,质量问题严重

在当前中药管理过程中,首先存在着中药质量问题。通过近年来调查统计,我国十分重视中药药品的应用,特别在近年来新冠病毒影响下,科研人员发现中药对于新冠病毒的抑制有着较强的效果。所以,通过对中药价值进一步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中药品种繁多,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很多中药存在着同名异物,这种情况十分尴尬,这样药剂师在调配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不同中药的用药标准和质量标准不同,目前市场中的成药有八千多种,这些不同的中药很难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制定相关的标准,这样就导致当前市场上存在着重要质量不统一,市场流通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的鉴别,相同剂量和相同的药品在应用过程中采用的药方不同,所以稳定性也不一样,这样就会给治疗过程中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我国对于中药的监督管理力度较弱,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规范,影响了用药的正常安全。

    1. 中药药材以及中药饮片的加工生产过程存在漏洞

从古代开始,我国就利用中药进行治病救人,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当中中完整的体现我国古代医学家的智慧结晶,中药的应用历史久远,流传版本较多,而在应用过程中缺少基本的临床实践,这样就给中药药材以及中药饮品的加工生产提出了诸多挑战。一些工厂在进行中药药品制作过程中没有经过现代科学的考量,缺少临床和科技的验证,在加工过程中忽视了古代和当今医学技术的差异。一些中药在加工过程中对于计量、品种以及药品应用方式没有仔细的考量,很多员工在加工时,对于周围的环境以及卫生情况不够重视,很多中药药材在加工过程已经被污染,药效会大打折扣。此外,中药药材的生产缺乏统一的标准,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就比较混乱,一些厂家对中药药品和中药饮片储存没有按照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保管,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当前很多管理方式不够专业,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导致其知识能力欠缺,这些过程都会导致中药的浪费,降低药效。

    1. 药房药品采购存在的问题

中药与西药不同,中药药品对于季节性要求较高,对环境、储存温度、湿度条件有着更加苛刻的要求。在不同的季节中,不同中药药材以及使用情况都不相同,有一些药材只在夏季生产,而在冬季却寥寥无几,医院必须要储存足够的中药药材进行保管,这样才能够保证后续医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数量。但是随着季节性以及温度的变化,一些中药药材在购入后没有得到妥善的保管,很多医药厂商盲目的购入药材,难免会造成药材的浪费。此外,我国大部分医院都是通过招标来寻求合作,在药材供应商的选择时,也没能按照其质量以及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大多都是考虑到成本,选择便宜的供应商,而这样的供应商药材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所以,药材采购中如果一味只注重采购价格,而不注重采药材质量,就会导致医院应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当前负责采购人员一定要能够辨别药材的质量水平,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但在当前医院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 中药储存问题

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需要,一般医院当中都要存储一定数量的药材产品,只有足够合适的中药储存库才能帮助中药药效得以维持。很多大型医院都通过专门的中药储存库来进行中药的保管,通过电子设备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而且能够观测当前重要的形态,一旦发现发霉腐烂,甚至发现变质就会及时进行提醒,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进行更换质量,避免不符合质量的重要药材流入市场。此外,中药在保管时对于光照、空气、流度以及虫害和鼠害的问题也要严格管理,但是很多医院没有足够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的支持,构建相应的重要储存库,这样就导致很多中药储藏环境不能达到要求。对于特殊药材来说,更应该通过专门的保鲜柜来进行保管,一些药材比较名贵,数量较少,药效教好。所以,要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储存,但是当前大多数医院在重要储存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出粗放的情况,难以达到实际需求。

2中药管理的对策

2.1 完善制度袁按规定管理

在新医改模式下,中药的管理必须要按照当前的相关政策重视中药的实际应用和统一管理,所以在当前一定要加强制度的完善,按照当前相关部门的实际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样能够让中药的储存、采购以及保管都按照相关的基本标准进行处理。只有完善制度才能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保证重要的质量。所以,在中药管理的不同环节,都需要明确到人,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追责,保证中药的采购、存储和使用符合流程,通过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果。

2.2加强中药加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加强中药加工和管理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对于药用植物来说,在入药前,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进行提炼,通过临床实验后才能进行应用,在不同药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中药加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不同药品克数不同,应用方式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更加先进科学的技术设备,保证每一克的用药科学合理。同时,对于一些中药污染情况要及时的发现,并且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够避免后续中药制作过程中出现污染而影响到中药的整体药效。通过对中药加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保证重要在新时代的发展,传承中药应用价值。

2.3科学有计划的采购

对于医院来说,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中药的采购,通过严格谨慎的评估供应商的资质,确认药品的来源和质量,当其各方面没有问题才能进行大批量采购。此外,对于很多医院来说,在中药采购时可以选择小剂量的中药,这样能够通过小型的包装避免污染,也能够便于保存。工作人员在采用中药之前,应该对当前库房中所剩余的中药品种、数量进行核算。通过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对于中药的入库和出库通过系统进行登记,在信息系统中能够一目了然当前重要的实际使用情况,根据系统告知来进行中药的采购。通过有计划制定相关的采购方案来避免盲目采购,造成后续的浪费。中药入库时要一一登记核对,对中药的质量、规格和产地进行登记才能够保证重要的正常应用,也能够避免药材污染和药材浪费。

结语

在新医改形势下,对于我国医院中药管理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必须要完善当前的健康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管理模式的优化,在中药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中药管理的重要性,特别对于特殊中药来说,需要通过有效的监督方式来避免中药出现浪费和误用等情况。

参考文献

[1]王红玉,陈红红,王国华.医院中药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0):28-29.

[2]苗艳波.医院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4):48-49+52.

[3]朱显飞.医院药房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人人健康,2020(12):273-274.

[4]许玲,宣碧霞,宣清清.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9):63-64.

[5]田凤,王艳萍,李权,谢欣,张琳,赵春杨.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中药房中药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1):103-106.

[6]张素英.医院药房中药管理现存问题与改善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