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20年我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3

分析 2020年我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杨成

镇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云南镇沅, 666500

摘要目的 本文分析我中心202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中心上报国家ADR监测网的220例ADR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不同方面分析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男性发生ADR机率比女性要高,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主要处在≥45岁。静脉给药的方式发生ADR的机率最高。造影剂引起的ADR机率最高。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及临床表征呈现多样化,一些病例同时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结论 我院的ADR具有一定特点,要把关注点放在ADR易发药物与群体上,挑选恰当的给药方式,临床要高度重视监测ADR,进一步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防止或降低发生ADR。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研究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采用正常的用法与用量应用合格药品,用于预防、诊断与治疗疾病时,出现的同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尽管无法充分避免发生ADR,然而科学分析引发ADR因素,将有助于提升我院医务人员对用药安全性的警觉,以高度重视ADR,并增强监测ADR的水平。本文分析我中心2020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中心上报国家ADR监测网的220例ADR报告。

1.2 方法

分别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给药方式、药物类型、累及器官或系统不良反应名称。

2结果

2.1 出现ADR患者的性别、年龄情况

在220例的报告中,男性发生ADR机率比女性要高,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主要处在≥45岁。表1。

表1出现ADR患者的性别、年龄情况[n(%)]

年龄(岁)

例数

男性

女性

<18

6(2.73)

4(57.14)

3(42.86)

18-45

28(12.73)

12(44.44)

15(55.56)

45-60

64(29.09)

36(54.55)

30(45.45)

≥60

122(55.45)

61(50.83)

59(49.17)

合计

220(100.00)

113(51.36)

107(48.64)

2.2 出现ADR的给药方式情况

在220例的报告中,包括5类给药方式,其中静脉给药的方式发生ADR的机率最高。表2。

表2出现ARD的给药方式的情况[n(%)]

给药方式

例数

所占比例

静脉给药

206

93.64

口服给药

10

4.55

动脉给药

2

0.91

肌肉注射

1

0.45

局部给药

1

0.45

合计

220

100.00

2.3 ADR涉及药品类型

在220例的报告中,涉及到14种药物,这当中造影剂引起的ADR机率最高。表3。

表3 ADR涉及的药物类型[n(%)]

药品类型

例数

所占比例

造影剂

76

34.55

对抗感染药物

44

20.00

神经系统药物

34

15.45

对抗肿瘤药物

22

10.00

血液系统药物

11

5.00

心血管系统药物

9

4.09

维生素、营养与电解质类药物

8

3.64

内分泌系统药物

4

1.82

止痛、对抗炎症、解热药物

4

1.82

激素类药物

2

0.91

神经肌肉阻滞药物

1

0.45

呼吸系统药物

1

0.45

局部麻醉药物

1

0.45

其他

3

1.36

合计

220

100.00

2.4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的情况

在220例的报告中,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及临床表征呈现多样化,一些病例同时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总数大于220例次。表4。

表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的情况[n(%)]

累及器官和(或)系统

例数

所占比例

临床表征

皮肤及其附件

168

67.74

出现皮疹、瘙痒,多汗,血管神经性水肿;出现荨麻疹、皮炎、斑丘疹

血液系统

33

13.31

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下降,血小板下降,凝血时间拉长

周身性

16

6.45

出现过敏性休克,打寒战,出现高热,多汗无力,出现水肿与过敏反应

胃肠系统

8

3.23

出现恶心、呕吐,有消化道不适感

心外血管

7

2.82

静脉疼痛,血管出现痉挛

神经系统

4

1.61

出现头痛、头晕

泌尿系统

2

0.81

肾功能受损

用药位置

3

1.21

局部出现麻木、疼痛

呼吸系统

2

0.81

出现呼吸困难,喉部有不适感,出现胸闷

心血管系统

2

0.81

出现心悸

其他

3

1.21

血糖水平上升,出现低血钾

合计

248

100.00


3讨论

3.1年龄、性别同ADR的联系

出现ADR男女患者的比例接近 1∶1,这就表示出现ADR同年龄、性别没有太太关联性。不同年龄段都出现ADR,主要为≥60岁的老年患者。分析原因是:伴随年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发生衰退,在吸收药物、药物分布、代谢与排泄方面,都出现较大变化,特别是肝肾功能出现程度不一的衰退,进而降低清除药物的能力,从而引起ADR。此外,老年患者往往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性疾病,用药较为复杂,极易由于药物间的互相作用而诱发不良反应。

3.2 给药方式同ADR的联系

在全部给药方式中,静脉给药方式发生ADR机率最高,分析原因在于:① 住院患者静脉给药的机率很高,用药时间比较长,上报概率也就大:②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没有首关效应,血药浓度偏高;③药物本身因素会引起ADR,如:pH、渗透压、溶媒及内毒素等;④ 在配置药物和输注药物当中,会引入热原; ⑤ 在输注药物当中,患者可能会自行调整输注速度,致使短时间内进到血液的药物太多或浓度偏高[2]。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病情,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的原则;重视向患者开展安全用药宣传教育,告知患者不可以自行调整输注速度;高度重视发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在医院安全用药的作用。

3.3 药物种类同ADR的联系

本次研究发现,造影剂引起的ADR机率最高,主要是因为近些年以来,CT技术被普遍应用临床,人们也更加关注与造影剂相关的ADR。在4种造影剂中,引发ADR与严重ADR的机率最高的就是碘克沙醇,全部属于特异性或过敏样反应。对抗感染药物引起 ADR的比率排名第2,这主要为β- 内酰胺类药物[3]。临床会大量剂量使用此类药物,同时此类药物β- 内酰胺母核极易被降解,引起变态反应[4]。神经系统药物引起ADR的原因在于:神经内科有许多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主要是中药注射剂;中老年患者为主要发生ADR群体。

3.4 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

本次研究发现,基本上,ADR可以累及身体各个器官与系统,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受损。分析原因是:皮肤及其附件受损具有突出表征,患者与医护人员更容易发策,所以上报率就偏高;而血液系统等方面受损,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显著症状,或者需要随访实验室检验结果方能发现,这样上报率相对较低。而对于潜伏、症状比较隐匿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需要高度关注,防止发生严重损伤,或出现显著症状,才实施处理,从而延误治疗延误。

总结可知:有许多因素会引起ADR,比如:患者年龄、药物类型、给药方式等,还会损伤患者机体多器官与系统。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可能的ADR,诊断治疗时挑选恰当药物,适当预防,发生ADR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同时要重点关注新上市的,及极易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和特殊群体,尽最大可能避免或降低发生ADR机率,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艳,薛小荣,李海燕. 某三甲医院2018—2020年397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1):3619-3621.

[2]王录,周甜甜,张慧芝. 2020年某院3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1,27(04):513-516+548.

[3]汪洪.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00份回顾性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6):166-167+171.

[4]马冰洁,李昌容,苍爱军. 我院2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3):139-142.

作者简介:杨成,汉族,主管药师,本科,主要从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