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应用效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应用效果探析

曾贤宇

四川省自贡市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医院 64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以中医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为9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45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常规方式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则以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整体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中医针灸急性治疗可以有效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存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在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症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于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在临床一直保持有较高的发生率。在该症的作用下,会促使患者三叉神经出现急聚性剧烈疼痛的症状,表现为触电感或者烧灼感、针刺感等,对患者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较大[1-2]。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按照中医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已经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本次研究就主要对该治疗方式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结合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为9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45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常规方式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则以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存在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在54—78岁间,对应均值为(63.44±1.09)。而观察组中存在有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分布在53—75岁间,对应均值为(64.72±1.45)。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按照常规形式进行治疗,服用卡马西平治疗,单次服用200mg,结合患者的疼痛程度情况可适当增加服用剂量,单日服用不得超过1.2g。而观察组则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所选择需要主要为外关、凤池、人中、神庭以及合谷、完骨。若患者为第一支神经疼痛患者,则需要外加丝竹空、攒竹、阳白,若患者属于第二支神经疼痛患者,则需要选择上关、四百、太阳穴。若患者属于第三支神经疼痛患者,则需要选择下关、大迎。治疗中选择常规28号毫针,长度为2.0寸,按照常规泻法进行针刺,促使患者所刺激穴位存在有麻、肿、酸的症状,留针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每日针灸一次。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月,评估患者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综合恢复情况,疼痛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进行统计。若在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无任何不适感,结合临床检查,各项指标无异常,则为显效。若在治疗后,患者对应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未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则为有效。若在治疗后,患者各方面症状未得到改善,且存在有更加严重的情况则为无效。疼痛症状需借助VAS量表进行评估[3-4]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和两组有关的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按照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而对应计量数据则以均值±标准差进行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前,观察组疼痛评分为(6.48±1.83),对照组则为(6.71±1.09),对比无差异,t=1.928,P=0.837>0.05。在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为(4.22±1.52),对照组则为(5.83±1.73),对比t=14.022,P=0.001<0.05。在恢复过程中,观察组2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则有6例出现并发症,对比x2=7.273,P=0.001<0.05。在整体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同样存在优势,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统计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对照组

X2

P

45

45

20(44.44)

20(44.44)

0.000

1.000

23(51.11)

17(37.78)

5.244

0.014

2(4.45)

8(17.78)

15.425

0.001

43(95.55)

37(82.22)

15.425

0.001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存在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单次发作时疼痛持续时间在2分钟左右,且发作周期多数为几周,部分患者可能持续几年,对患者健康所造成的影响加到。临床对于该症的致病机制尚未有明确定论,且在治疗方式上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临床反馈可知,在常规西医治疗的过程中,虽然可以促使患者疼痛症状在极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单容易促使患者在极短时间内复发,且部分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整体治疗效果欠佳。

按照中医针灸的方式对该症进行治疗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在针刺治疗的作用下可以对患者经络血气运行进行有效改善,结合对经络调节的方式,达到缓解疼痛感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结合诱发疼痛的三叉神经干,选择特定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能够对三叉神经的异常放电进行抑制,更可以对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进行有效改善,达到对局部血液运行进行改善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5]。在本次研究,我院就将中医针灸运用到对观察组患者治疗中,结合观察可见,在该治疗方式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迅速缓解疼痛,且在治疗中存在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不良反应少。

总之,临床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诱发以中医针灸进行治疗,保障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远征, 高扬, 孙颖哲. 循经远取动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92(04):11-14.

[2]彭子勇.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名医, 2020, 83(04):42-42.

[3]吴家利, 杨欢, 米勇,等. 下关穴温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 新疆中医药, 2019, 037(003):34-36.

[4]王高峰, 孙伟. 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下关穴深刺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探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 000(001):P.193-194.

[5]宫菲. 输刺法与温针灸相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26):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