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樊星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内科 010020

摘要目的: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针对儿科患儿,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课题研究的方法为首先选取到我院儿科接受诊治的患儿作为研究样本,具体样本数量为90例,然后采用随机分组法将这90例患儿在均分为研究组45例与常规组45例,最后再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案为研究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分组完成之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待两组患儿分别接受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再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来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在统计两组患儿护理情况的过程中分别对比了两组患儿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家属护理满意度可知,研究组患儿的家属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可知,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定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果:最后通过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针对于儿科患儿应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结论:本次课题研究的最终结论为,优质护理可显著提升患儿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儿科;应用效果;分析


儿科是医院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在为患儿进行治疗时往往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因此需给予患儿良好的护理干预,在为儿科患儿进行护理时较为常用的护理措施为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1]。为了探讨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到我院儿科接受诊治的患儿(90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其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课题研究所选取的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1年9月;具体的研究样本则为该时间段内到我院儿科接受诊治的患儿,样本例数为90例,然后采用随机分组法所有患儿均分为研究组45例及常规组45例,90例患儿中共有男性患儿48例,女性患儿42例,年龄最大的为6岁,年龄最小的为1岁,平均年龄在3岁左右,本课题所抽取的这些患儿,经过分析对比其基本资料后可知,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所以可纳入分析。

1.2方法

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做好配药发药工作,做好患儿的日常监护,遵医嘱给药。

研究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1)加强培训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及技能培训,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2)修订工作制度:寻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问题对工作制度进行修整,明确服务目标及岗位职责。(3)实施责任制护理:根据制定的规章制度分配护理内容,落实至每个护理人员,要求护理人员从患儿入院至出院要全程陪同护理。(4)优化护理内容:可以通过创建护士长信箱或组建微信群的方式来收集患儿家属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家属反馈对相关护理内容进行升级。(5)加强安全指导:护理人员要加强巡查次数,并密切观察患儿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进行处理。

1.3评价标准

本次课题研究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1.3.1护理满意度分析:记录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部分。

1.3.2护理质量分析:记录两组患儿对于护理质量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及健康宣传等。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时先检查各组数据的完整性,然后进入到数据分析环节,使用医院专用的SPSS 20.0版本的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所用数据实施评估。数据资料主要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针对计量资料,以t代表,结果为(621f154a6797e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标准,针对计数资料,以卡方表示,结果为百分比,对数据意义评估,主要依据P值,其数据的临界值为0.5,当P<0.05时,代表数据在统计学中占据重要意义。

  1. 结果

2.1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详情见表1

表1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评估(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研究组

45

40(88.89)

4(8.89)

1(2.22)

44(97.78)

常规组

45

35(77.78)

5(11.11)

5(11.11)

40(88.89)

χ2


-

-

-

3.76

P值


-

-

-

P<0.05

2.2组间护理质量对比分析,详情见表2

表2组间护理质量对比评估(621f154a6797e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

组别

例数

专业技能

沟通能力

服务态度

健康宣传

研究组

45

94.23±3.12

96.01±2.11

92.34±1.08

93.13±1.45

常规组

45

69.87±3.21

78.72±2.23

75.79±1.24

74.15±1.76

t值


2.12

2.35

2.11

2.44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由于儿科患儿的特殊性加大了临床护理的难度,极易导致各种护理问题的出现,因此需对其进行优质护理,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在排班模式、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方面均得到了加强,有效地降低了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2]。本次课题研究将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经优质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患儿包括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等在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在为儿科患儿提供护理干预时,应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这种护理方式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旭, 时文玲. 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儿科输液室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及家属满意度观察[J]. 东方药膳 2020年23期, 263页, 2021.

[2] 王宝.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 2020年50期, 166页,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