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对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探讨

王晓真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中医院 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900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8月~2021年8月,随机选取急诊接诊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患者;心理护理

引言

急诊科作为医院患者流动量最大、医疗工作最繁忙、突发情况最多的一线部门,医患关系最为紧张,实施优质的临床护理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心理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此项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接受我院急诊科抢救的120名患者,探讨心理护理应用的具体效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0年8月~2021年8月),随机选取急诊接诊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76岁,平均58.11±2.41岁;男性32例,女性2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78岁,平均59.02±2.15岁;男性33例,女性27例。上述两组一般信息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均为急诊患者;均知情且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精神类疾病;听力障碍等;死亡病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包括体征监测、疾病评估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内容。如下:明确护理指标,对意识清醒的急诊患者的病情病况进行认真分析,查阅相关资料,制定有效措施,加强诊治管理,对急救用品和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放置,以便能在需要使用时能够快速找到,为急诊患者争取治疗时间,同时开展患者的心理护理。意识清醒的急诊患者由于起病较急、病情较重较复杂,往往心理适应能力不足,患者因此会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因此在对意识清醒的急诊患者进行抢救时,护理人员应首先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使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才能够使得患者能够对抢救进行积极的配合,从而使得抢救的成功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对急诊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时,因患者存在高度紧张的心理,所以单纯的语言安慰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时护理人员应当首先对患者的治愈信心进行树立,通过进行有条不紊的抢救护理,快、准、稳的执行医嘱,能够使得急诊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显著的消除,使得患者产生安全感,这时再配合上适当的语言安慰,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安抚意识清醒的急诊患者家属的悲观情绪,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愈的可能性,降低应激反应,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恢复健康。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比较,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50分及以上为伴有焦虑、抑郁,评分越高说明情况越严重。②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等,60分以下为表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80分以上为满意。③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根据患者的表现,完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遵医嘱用药,为完全依从;对治疗手段、护理操作等有异议,经讲解、沟通后可以配合为部分依从;对治疗手段、护理操作等有异议,经讲解、沟通后仍不配和为不依从。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以±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组间比较;以%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采用2检验比较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比较(±s

组别

例数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60

55.49±2.31

51.20±2.19

54.39±2.55

50.16±2.57

观察组

60

55.45±2.94

43.12±2.45

54.92±2.08

44.13±2.04

t


1.119

16.592

1.245

14.225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60

30

21

9

51(85.00)

观察组

60

45

13

2

58(96.67)

2





6.012

P





<0.05

2.3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对照组

60

28

21

11

49(81.67)

观察组

60

42

15

3

57(95.00)

2





6.495

P





<0.05

3讨论

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急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在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护理人员便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通过从不同治疗阶段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促使患者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均处在较为平稳的状态,对于增加患者和各方面治疗操作的配合性等均存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可以促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负面心理得到有效的改善,对于增加患者和各方面治疗操作的配合性等均存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心理护理能够通过医护人员快速评估每一位急诊患者的病情,并果断决策,采取科学、有效、及时的抢救方案挽救患者的生命,药物治疗、仪器治疗加上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自身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盖迪.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24):71-73.

[2]翟春霞,张丽.结构式心理护理对急诊留观患者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4):657-659.

[3]史江丽,刘美景,杜晓琴.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3):330-333.

[4]何艳梅,蔡炜恩,李彩虹,等.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