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心理与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

/ 2

我校学生心理与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

满晓玲 于超然

威海市卫生学校 威海市 266440

“人是环境的产物” 这是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命题。 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人的社会化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化环境,而在社会化环境中,家庭是首要、 最基本的文化环境,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和主要动因。著名心理专家郝滨曾说:家庭教育是人生整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进孩子的道德发展,使其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父母教育方式是家庭内外众多因素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行为传达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态度体系、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构成儿童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国外学者对家庭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Laurence Stein berg认为家庭教育方式是一系列的态度方式,这些态度方式在父母与孩子交流时表现出来,并形成一种气氛,父母的养育行为便通过这种情感气氛表现并影响孩子 。

国内外学者一直都在进行有关家庭教养方式内容的探索。1991年,华中师大董泽芳对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 82 名选手的家庭环境进行的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的物质因素、精神氛围和教养方式,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一种主要因素。Radke-Yarrow 等人的研究发现:富有情感的、民主的教育方式可以诱发儿童对他人的友好倾向,其子女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多为受欢迎的儿童。 由此可以推断良好的教养方式能对个体发展起到保护、促进作用;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则会对个体起到消极、破坏的效果。所以,如何准确测量父母养育方式、合理应对不良教养方式,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而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我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了解到,不少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等原因,对父母和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出现了严重“高焦虑”症状,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和他人和谐相处,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和战胜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随对威海市卫生学校2020级护理、助产专业学生进行心理行为问题(SCL-90)问卷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被试为威海市卫生学校的中职院校20级学生,发放问卷345份,得到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为90.4%,其中男生 69 名,女生243名;年龄在14至19岁之间(M=15.55岁, SD=0.95岁)。通过scl-总数据分析来看,有66位学生很大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随专门对这66位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发现其中29人有心理问题。针对这29人,对其从强迫、总躯体化、精神病性、抑郁、敌对、人际关系、偏执、焦虑、恐怖九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绘制柱状图。 其中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恐怖这四方面学生的问题最突出,很多学生存在中重度心理问题,重度心理疾病的学生比较多(如下图)。

621f26d9d4c4e_html_d42a988c9967fa4b.png621f26d9d4c4e_html_8422ca32442170a9.png621f26d9d4c4e_html_ad25d09019baaec7.png621f26d9d4c4e_html_4b868000532284a.png

强迫方面约有56%学生存在中重度心理问题,总躯体化方面约有40%学生存在中重度心理问题,精神病性方面约有47%学生存在中重度心理问题看,偏执方面约有50%学生存在中重度心理问题,焦虑方面约有54%学生存在中重度心理问题,但是强迫、总躯体、精神病、偏执这些方面学生主要表现为中度心理问题,重度心理疾病的学生非常少。

从上述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特别是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恐怖方面。而从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良好的教养方式能对个体发展起到保护、促进作用;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则会对个体起到消极、破坏的效果。

针对以上情况,我决定要通过个案的介入研究,探索新的处理问题方式,通过具体、深入的家教指导工作,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争取让每个中职生都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及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方面同班主任、临床教师研讨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及家庭结构;另一方面在心理学教师的帮助下调取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一起探讨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随后对学生开展访谈法和问卷法,从科学的角度验证提出的假设,从而确定家访的内容和结构。

在班主任帮助下分别对29个家庭进行家访,结合访谈提纲内容验证提出的假设,改善条目从而形成系统化、个性化的家庭教育策略。

反馈家访内容,总结共性及个性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实现家校共育。

(1)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帮助其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通过讲座和社交媒体工具(微信、QQ等)倡导情感温暖、理解的家庭模式,避免惩罚、过分干预、偏爱被试、否认等不健康的教养方式。

(2)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实现家校共育。作为家长应该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相关的情况;学校则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制度,让家长定期与学校联系,交流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

(3)合理有效开展学校辅导教育。可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向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并正确认识自己。

(4) 重视特殊家庭的功能补偿。对特殊家庭,班主任及心理健康老师要及时关注。同时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对缺失家庭进行功能补偿。

作者简介:满晓玲(1988-07),女,汉族,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