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视觉综合干预对学龄儿童近视控制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观察视觉综合干预对学龄儿童近视控制的效果分析

吴丽娟

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 眼科 ,江苏 常州 213011

【摘要】目的 探究对学龄儿童予以视觉综合干预控制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诊疗108例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4,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视觉综合干预)和对照组(n=54,常规用眼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学龄儿童的近视相关指标与近视率。结果 观察组学龄儿童近视率(7.41%)远低于对照组学龄儿童近视率(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黄斑区厚度(235.71±20.55)mm、黄斑体积(6.59±2.63)mm3、眼轴长度(21.37±5.46)mm、等效球镜(1.08±0.02)D等几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视觉综合干预对学龄儿童近视控制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学龄儿童近视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视觉综合干预;学龄儿童;近视控制

近视为眼科常见病,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儿童近视一般有两个原因:其一,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如用眼时间过长、阅读距离过近或过度使用电子类产品等均易造成近视[1]。其二,先天遗传原因,此类情况近视通常会在6岁之前显现,且出现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一旦儿童患有近视,需前往正规医院验光,若近视度数较高,应尽快配戴眼镜,以矫正视力,从而保持清晰的视觉质量,降低近视情况持续恶化。为研究视觉综合干预对学龄儿童近视控制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8月-2020年10月诊疗108例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年龄6-12岁,平均(7.75±1.25)岁,男女比例为27:27,对照组年龄7-10岁,平均(7.15±1.35)岁,男女比例为28:26。该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被告知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纳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用眼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日常做眼保健操,缓解视疲劳,并注意学龄儿童坐姿标准,控制学龄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及距离,保持眼部卫生。

观察组在常规护眼的基础上行视觉综合干预,详细如下:①健康教育:普及近视相关知识,让学龄儿童和家长了解近视的危害,增强对近视防控的重视。加强膳食指导,饮食上提倡摄入低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营养需均衡。②视觉环境与行为干预:为降低近视的发生,应安装合适的照明设备,使用与学龄儿童身高相适宜的课桌椅。注意近距离用眼的时长和距离,近距离用眼45分钟后需远眺10-15分钟放松睫状体,减少视疲劳。③眼保健指导: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证每日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定期行视力检查,如有近视,需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④其他的近视防控措施:配戴角膜塑形镜和睡前1次点0.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1.3观察指标

①分析比较两组学龄儿童近视、未近视人数及近视率等。

②记录并观察两组学龄儿童相关近视指标,评估两组平均黄斑区域厚度、黄斑体积、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等内容。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近视情况

观察组学龄儿童近视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学龄儿童近视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学龄儿童近视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未近视例数

近视例数

近视率

观察组

54

50

4

7.41

对照组

54

42

12

22.22

X2




4.696

P




0.03

2.2对比两组临床近视指标

观察组平均黄斑区域厚度、黄斑体积、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等几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学龄儿童相关近视指标比较 [`x±s),分]

组别

例数

平均黄斑厚度(mm)

黄斑体积(mm3

眼轴长度(mm)

等效球镜度数(D)

观察组

54

235.71±20.55

6.59±2.63

21.37±5.46

1.08±0.02

对照组

54

222.83±15.21

5.99±2.16

26.23±4.52

1.63±0.19

t


3.702

1.296

5.038

21.155

P


0.001

0.019

0.001

0.001

3 讨论

近视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2]。学龄期儿童是近视高发人群,其原因大多为遗传或是日常生活中过度使用眼睛且用眼习惯不良等。因此临床建议采用视觉综合干预来降低近视发生率。

视觉综合干预一般包括健康教育、环境与行为干预、眼保健指导和配戴角膜塑形镜,点0.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近视防控措施。健康教育可为学龄儿童及其家长提供综合的近视预防相关知识,提高对近视的认识;环境和行为干预可确保合适的照明,端正坐姿,帮助儿童缓解眼睛疲劳,放松睫状肌;眼保健指导、配戴角膜塑形镜及点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有助于保持清晰的视觉,延缓近视的发展。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行视觉综合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近视率低于对照组,相关近视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与马灵灵、郑秀英、马晶、教传华研究结果一致[5]

综上所述,行视觉综合干预对学龄儿童近视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也促使学龄儿童形成爱眼、正确用眼的良好习惯,能有效降低儿童近视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玉霞.对儿童进行视觉综合干预对预防其发生近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0):109-110.

[2]宋吉珍.视觉综合干预对儿童近视的预防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15):93.

[3]王丽娜.视觉综合干预对预防学龄儿童近视的效果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11):64-65.

[4]祁晓辉.学龄期儿童近视影响因素分析[J].母婴世界,2020,(17):266.

[5]马灵灵,郑秀英,马晶,教传华.综合干预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用的研究[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20,(0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