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4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吕英

第二人民医院, 重庆市 400052

【摘要】 目的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接种新冠疫苗者2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知识掌握情况、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知识掌握情况对比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SAS评分对比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后可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且能改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新冠疫苗接种;应用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此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大流行性疾病,其当下已经成为全球需要面对的最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病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数百万人死亡。而加强对新冠肺炎的防控,构建免疫屏障则是实现新冠肺炎预防的重要路径。其中,新冠疫苗接种的核心在于将疫苗制品接种至人体,以确保个体可以获得抵抗免疫反应,从而起到疾病预防的作用。实际情况表明[1],通过新冠疫苗接种能大大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接种者的健康。但就新冠疫苗接种的实际情况来讲,因对疫苗接种缺乏科学认知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新冠疫苗接种者在疫苗接种前,容易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此种情况的存在极易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针对此种情况,应加强对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护理干预,以此来保证疫苗接种质量,所以可对接种新冠疫苗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2]。鉴于此,此次研究将围绕着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论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接种新冠疫苗者2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男60例,女50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5.42±7.28)岁;观察组男65例,女45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36.13±7.0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并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纳入标准:纳入研究的新冠疫苗接种者均无新冠疫苗接种相关禁忌;已签署新冠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各项研究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疫苗接种禁忌者;既往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新冠疫苗暂缓接种者(孕妇、慢性病急性发作期、14d日内接种过其他疫苗等);精神病史者;研究资料残缺、不完整者。

    1.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在疫苗接种前了解接种者身体状况,同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疫苗接种,并在接种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其有无不良反应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人员建设。对负责新冠疫苗接种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考核,使相关人员可以对新冠疫苗及疫苗接种的相关事项有全面认识,确保其能掌握相关知识,了解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多种反应,包括轻微反应、急性严重过敏反应、心因性反应等,并使其掌握基本的预防处置措施。(2)接种前准备。接种前要保证接种室内环境的整洁,并保证温湿度的适宜,同时要进行杀菌灭毒,以营造良好的接种环境。其次要安排专人负责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并准备好基础的急救物品,包括体温计、血压计、肾上腺素等。同时接种前要做好接种者的查对工作,而后要对疫苗的批号、有效期、外观等进行观察,并要观察疫苗中有无絮状物、裂痕等,若存在异常情况应进行回收处理。(3)接种护理。在进行疫苗接种前应均匀摇晃疫苗,而后抽取疫苗。接种部位要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先应用酒精消毒,范围以5cm最为适宜接着进针,进针深度超过针头2/3。疫苗注射完成过后,重组疫苗需要应用棉签轻压,轻压时间为2min,灭活疫苗无需按压。(5)接种后护理。接种后告知接种者留观30min,≥60岁的老年接种者多存在基础疾病,且沟通难度较大,12-17岁儿童则容易发生心因性反应,对这两类人群需要特别监测,若是接种后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填写预防接种不良事件个案报告卡。其中,接种后若出现轻微反应,可按照一般的处理指导标准进行处理。其次,接种者若表现为急性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时准备切好肾上腺素等急救用品,必要时可进行转诊。另外若老年人感到不适,需要对其予以关注。最后对于可能出现的心因性反应,应加强对接种人群的接种宣传工作,消除其顾虑,必要时可安排心理医生开展相关工作,若是出现心因性反应,需要及时减少外界干扰,并对患者予以疏散,同时防止对接种者造成刺激,期间要以疏导为主,可适时暗示治疗与对症处理,并观接种者自身的情绪波动,及时进行沟通与安抚。

    1.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知识掌握情况应用科室自拟的知识掌握情况评估表,包括接种目的、接种前注意、接种后注意、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每项20分,分值越高掌握程度越高。焦虑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3]

    1.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3.0,均数±平方差(62295a17970c9_html_eecbdeb449934a29.gif ±s)应用计量资料,t值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知识掌握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对比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知识掌握情况(62295a17970c9_html_eecbdeb449934a29.gif ±s,分)

组别

接种目的

接种前注意

接种后注意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观察组(n=110)

17.65±

1.45

18.55±

1.48

16.94±

2.21

18.85±

0.74

对照组(n=110)

13.22±

1.26

14.51±

1.12

11.35±

1.46

15.24±

1.25

t

24.187

22.829

22.135

26.06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焦虑情绪

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评分对比有差异,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如表2:

表2 对比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焦虑情绪(62295a17970c9_html_eecbdeb449934a29.gif ±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110

56.54±3.31

49.35±1.87

对照组

110

56.28±3.28

54.26±2.34

t


0.585

17.192

P值


0.559

0.000

2.3 对比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如表3:

表3 对比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110

80

25

5

95.45%

对照组

110

65

25

20

81.82%

x2





10.154

P值





0.001

2.4 对比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不良反应率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留观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3.1 新冠疫苗及接种禁忌研究

新冠肺炎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而新冠疫苗接种则是最为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4]。因而,我国当下已经全国范围内的推动、开展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其中,世界范围内所使用的新冠疫苗,主要为RNA疫苗、全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大量研究报道显示,通过新冠疫苗接种可以起到理想的新冠肺炎预防以及减少重症的作用,所以若无相关疫苗接种禁忌,均应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我国的新冠疫苗具有安全性高、预防效果理想等优势,除存在严重禁忌者均可以接种疫苗[5]。而在具体接种禁忌中,主要涉及既往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严重肝肾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者。而暂缓接种人群主要包括孕妇、慢性病急性发作期以及14d内接种过其他疫苗者。

3.2 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际应用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新冠疫苗接种期间的干预工作。其中,许多接种者对疫苗相关知识缺乏认识,此种情况的处在容易导致其在疫苗接种期间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此种焦虑情绪地存在一些时候会影响到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容易导致新冠疫苗接种者产生心因性反应。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心因性反应的产生是疫苗接种者在疫苗接种时的心理压力、焦虑情绪等所致,此种反应的发生同疫苗本身并无关系,且疫苗接种者会出现“晕针”,甚至是“癔症”等表现[6]。而相较于其他过敏反应,在实际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心因性反应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容易发生“群体性癔症”。所以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心因性反应的疫苗接种者,应适时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方法。

在对新冠疫苗接种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其健康指导,消除其焦虑情绪,同时还要明确新冠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以保证新冠疫苗接种的质量。所以在对新冠疫苗接种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可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方法,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可显著加强新冠疫苗接种者对相关知识、事项的掌握。同时在新冠疫苗接种者对疫苗接种有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其自身的焦虑、紧张情绪亦能有显著改善。其中,若是新冠疫苗接种者在接种后若是出现反应,可根据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轻微反应、急性严重过敏反应、心因性反应等[7]。这中间,需要特别注意对发生心因性反应者的预防处置,即通过宣传教育、排除干扰、避免医疗行为刺激、适度处理等原则实施干预。

此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方法可在干预实施前,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计划,并进行系统培训,这样则能强化新冠疫苗接种者接种期间各个环节的护理质量,使其可以更好地配合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而在新冠疫苗接种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后,自身的护理满意度便也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具有医学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其对心理、人文、社会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方能确保对不同人群的健康指导、心理疏导,所以在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前,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考核,从而为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良好前提基础[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对比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评分对比有差异,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留观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可见,在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护理中应该常规护理干预,整体作用相对有限。因而可在新冠疫苗接种的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方法,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加强新冠疫苗接种者对疫苗接种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减轻其疫苗接种期间的焦虑情绪,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9]。同时此次研究发现,两组新冠疫苗接种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这可能与我国新冠疫苗的高安全性以及接种前已严格明确相关接种禁忌有关[10]。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研究亦有不足之处存在,首先此次研究的样本量、时间跨度均较为有限,且为回顾性研究,所以未能涉及其他新冠疫苗接种指标的探究,故而还有待后续开展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后可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且能改善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杉,彭爽,莫家欣,郑媛. 2020年广州市某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21,27(11):835-837+841.

[2]吴悦,黄品贤,李东.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社区家长对儿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疫苗犹豫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35(11):68-72.

[3]许子炎,陈静,陈小钰,董倩. 疫苗接种意愿转变的思考与对策——基于南京七月疫情的个案研究[J]. 科技传播,2021,13(20):30-34.

[4]陈恩富. 疫苗时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策略[J]. 预防医学,2021,33(3):221-225.

[5]林智烨,郝春,吴少龙.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现况及我国对策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9):1151-1154.

[6]郝月彤,赵玲,张博,吴晓云,王琦. 深圳市某医院医务工作者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意愿[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1,41(8):602-608.

[7]于铁山,杨朝清. 大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608份问卷的实证研究[J]. 教师教育论坛,2021,34(5):52-60+70.

[8]吴国伟,邓霆,张曼琪,刘哲宁,蒲唯丹,王建新. 新冠疫苗接种态度及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3):622-625.

[9]李晓娴.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视野下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13(3):11-17.

[10]郑宇,罗月,任建兰,李梅,蒋林芮,范丁林,周锡平,陈燕华. 泸州市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犹豫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2021,31(5):4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