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心脏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赵雪秀

大理州人民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讨论心脏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4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并利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 对照组在手术之后执行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手术之后执行心脏康复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早期生存质量上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早期生存质量上的各个维度都好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之后患者的早期生存质量。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早期生存质量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粉红色的泡沫痰、咳嗽、呼吸上的困难、水肿或者乏力等心脏衰竭的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死亡的现象[1-2]。所以,一旦确诊该类疾病,就必须在第一时间之内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心脏瓣膜的置换手术是治疗该种疾病最佳的方式,但是患者在手术之后在生存质量上的影响因素也是比较多的。本次研究针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执行心脏康复护理,并观察其早期生存质量情况,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40例风湿性心脏病且需要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利用平均分配的方式降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在25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3±5.2)岁;观察组男15例,女5例,年龄在26岁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5.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如饮食指导、床上大小便指导、切口的护理等,观察组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 院内康复护理。成立心脏康复护理小组,制定周密的护理方案并组织实

施。了解患者配合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以及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此外,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直立性低血压、其它系统疾病的急性期、电解质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等病症是心脏康复的禁忌症,因此,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前,必须综合评估患者合并症,以保证心脏康复护理的安全性。病例纳入研究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除常规处理外,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也要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根据计划,安排责任护士负责计划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综合考虑每位患者的康复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康复计划,以适应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实施差异化的心理护理,必要时给予药物控制,并在其心理状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提高治疗依从性;康复训练,即术后2-3天,引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包括身体功能、腹式呼吸、下床进行运动等,并确保在此期间加强心电图监测。严格执行用药医嘱。

      1. 院外早期康复护理:出院至术后3个月是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时段。为

巩固前期心脏康复的效果,出院时,我们要强化心脏康复的知识宣教,指导患者长期用药的注意事项,给予患者运动处方。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交代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就诊。优化随访工作:出院半年之内,由心脏康复护理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每周问询一次,延续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改变以往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心脏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之后的早期生存质量,使用SF-36量表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 (62295cf876f9c_html_e650e1f908969261.gif ±s)表示,并利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 表示,经X2检验,以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为标准。

  1. 结果

从表1 可以看出,观察组在早期生存质量上的各项指标好于对照组,且P<0.05。

1 两组患者在早期生存质量上的比较(62295cf876f9c_html_e650e1f908969261.gif±s

组别

例数

情感职能

生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观察组

20

78.4±2.5

75.8±2.4

75.4±2.3

80.2±2.1

对照组

20

62.4±2.6

60.2±2.1

60.2±2.1

72.4±2.1

T


19.838

21.877

21.826

11.746

P


0.000

0.000

0.000

0.000


  1.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受风湿热活动影响的心脏瓣膜病变,又称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下肢水肿、咳嗽、心跳、气短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上主要使用瓣膜的置换手术,但多数患者术后有明显的应激反应,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因此,充分的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3-4]。通过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在日常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从患者的心理和术后早期康复入手,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详细计划,以促进其康复,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情绪、生理、身体和社会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护理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之后的恢复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的早期生存质量,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姗姗.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术后康复护理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07):161-162.

[2]刘红伟,唐浩熙,李玉权,夏旭,孙小会,刘卫华,林金端.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RBC用量影响因素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36(05):793-795.

[3]方智,张尔永.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8(05):750-754.

[4]张润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手术治疗临床探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7(03):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