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

/ 3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

贾秀娟,钱红,管白雪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 介入医学科 100020

目的:观察整体配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的配合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医院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5例患者为研究组,45例患者为参照组,研究组给予整体配合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住院、卧床时间,给予患者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版(DASS-21)、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表-74(GQOL-74)、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卧床时间短于参照组,压力、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较参照组低(35.56%),护理满意度(97.78%)较参照组高(82.22%)(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患者整体配合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抑制患者负性情绪,利于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术中配合;并发症;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脏相应区域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的急性病症,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压力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冠脉介入是其主要治疗措施,具有较好疗效,但手术进程中需给予良好护理配合措施,减少术中并发症。故本次研究旨在观察整体配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的配合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医院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45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2-79岁,平均(61.12±5.12)岁,平均发病到入院时间(3.42±1.12)h。参照组45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2-80岁,平均(62.33±5.42)岁,平均发病到入院时间(3.37±1.10)h。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标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40-80岁;符合冠脉介入治疗指征。

1.3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其它脏腑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感染者;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其他心脏疾病;依从性差者。

1.4 护理方法

(1)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生命体征监控、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

(2)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配合护理,具体如下:术前: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治疗方式、预期效果及注意事项,介绍治疗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舒缓患者焦虑、恐慌等负性情绪,保证患者心绪稳定,防止血压、心率异常。给予患者体征、症状、血液指标、冠脉造影检查,评价患者病灶性质,准备好麻醉剂、造影剂、各种型号支架、囊求等手术所需药物、仪器等器材,检查呼吸机、起搏器、阿托品等仪器是否正常,药物是否过期。充分了解患者血液指标、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结果,熟悉患者病情,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术前护理人员严格熟悉手术流程,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术中:由于患者病情危急,血流动力学不稳,术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手术过程中需严格记录患者肝素用量,时刻关注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若存在异常及时告知医生,介入治疗进程中,引导丝通过阻塞血管,患者易产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此时需及时给予胸外按压、除颤;若患者血压下降,需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若心率缓慢,需给予阿托品;若产生呕吐需防止患者窒息;若患者产生心衰,需配合医生为患者安装主动脉反搏球囊等处理,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护理:将患者送回病房,调整患者患肢,保持伸直状态,每30min监测一次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胸痛胸闷、穿刺点压迫、渗血等情况,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同时做好家属沟通工作,稳定家属及患者心理状态,提升配合度。

1.5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

(2)给予患者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版(DASS-21)评价,此表含有压力(21分)、焦虑(21分)、抑郁(21分)项目评价,总分63分,分数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

(3)给予患者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表-74(GQOL-74)评价,此表包含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总分4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4)记录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室颤、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情况。

(5)护理满意度 给予患者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此表包含尊重程度、护理态度等项目,统计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总分95分,38分以下计为不满意,38-57分计为满意,57分以上计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6 统计学检验

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并发症采用χ2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秩和检验,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卧床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住院、卧床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住院、卧床时间比较(62296803931cb_html_43fd7c77b6e371f8.gif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卧床时间(h)

参照组

45

15.62±3.12

67.85±15.93

研究组

45

13.68±2.24

51.58±11.52

t


3.388

5.552

P


0.001

<0.001

2.2 两组压力、焦虑、抑郁、GQOLI-74评分比较

研究组压力、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GQOLI-74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压力、焦虑、抑郁、GQOLI-74评分比较(62296803931cb_html_43fd7c77b6e371f8.gif

组别

例数

压力(分)

焦虑(分)

抑郁(分)

GQOLI-74(分)

参照组

45

8.982.09

8.162.24

7.582.09

305.6620.84

研究组

45

7.25±1.83

6.59±1.71

5.12±1.52

332.49±25.03

t


4.178

3.737

6.386

5.526

P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33%)较参照组低(35.56%)(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组别

例数

血压下降(例)

室颤(例)

心律失常(例)

穿刺口渗血(例)

并发症发生率(%)

参照组

45

6

3

5

2

35.56

研究组

45

2

1

2

1

13.33

χ2






6.016

P






0.014

2.4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78%)较参照组高(82.22%)(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例)

满意(例)

不满意(例)

满意度(%)

参照组

45

10

27

8

82.22

研究组

45

21

23

1

97.78

Z





2.627

P





0.004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急性病症,当患者发病时,心肌严重缺血、缺氧,需及时在时间窗给予急诊介入治疗,疏通患者冠脉,恢复心肌供血供氧,减少心肌损伤[4]。在急诊中,介入治疗需配备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减少术中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5]。常规护理无法完成与医生手术期间密切配合,不利于手术质量提升。

本次研究中,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患者整体配合护理,护理人员需经验丰富,术前调整患者生理、心理状态,配备所需仪器、药物等,术中紧跟医生步伐,做好再灌注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心率、呕吐、心衰等防护措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利于医生顺利进行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6-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住院、卧床时间短于参照组,说明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患者整体配合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康复。研究组压力、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高,说明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患者整体配合护理,可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患者整体配合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负性情绪,利于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OZAKI Y, KATAGIRI Y, ONUMA Y, et al. CVIT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in 2018[J].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and Therapeutics, 2018, 33(2):178-203.

  2. 王金萍.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9,10(24):74-75.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4. Amsterdam EA, Wenger NK. Brindis RG, et al. 2014 AHA/ACC Guideline for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T- El-en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 report of the Amerian Col-lege of Cani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Practice Guidelines(JJ. J Am Call Candiol, 2014, 64 (24):e139 - e228.

  5. Roffi M. Patono C. Collet JP. et al.2015 ESC guidelines for the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yndrom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without perilent ST - segment elevation: Ta-k Force for the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without Persistent ST - Segment Elevatiem of the Earpean Societyof Candiology (ESC)[JJ. Eur Heart J, 2016, 37(3): 267 -315.

  6. 吴春英.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应用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26):79-81.

  7. 赵影飞.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