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李雯雯

柘城县人民医院 4762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时,对其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治疗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接受预见性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及SF-36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NIHSS和SF-36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时,能够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生活质量;神经功能


0.引言

在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同时,还需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服务,尽量帮助患者将生活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降低神经功能受到的伤损。为探究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致偏瘫患者时,对其生活质量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现以本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就研究过程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自本院神经内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将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纳入标准:(1)有高血压既往病史,在无征兆情况下突然出现头痛、呕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经过CT平扫、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测,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2)病情程度相对较轻,整个治疗期内无生命危险的患者;(3)依从性良好,积极配合的患者;(4)病历资料完善的患者。

排除标准:(1)原发性脑出血患者;(2)因遭遇交通事故、钝器打击等导致头部伤损严重的患者;(3)病情十分严重,送抵本院时已经陷入重度昏迷状态的患者;(4)病历资料不够完善的患者。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开展本研究,重点围绕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分析即可,无需患者知情同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开展。

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对80例患者作如下分组:

(1)观察组:纳入40例,男女比26∶14,年龄区间53~72岁,平均(63.24±6.43)岁;

(2)对照组:纳入40例,男女比25∶15,年龄区间54~73岁,平均(63.47±6.57)岁。

经比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简析

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模式护理两组患者,包含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约束带或给予患者镇静药,防止患者在无意识情况下受到损伤;此外,保证患者床铺平整、干净,并做好口腔和尿道护理,预防压疮、感染等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额外接受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在患者病情逐渐稳定、部分恢复意识,能够与医护人员及家属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交流,但肢体依然处于偏瘫或半偏瘫状态时,便需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目的在于使患者尽快开展生理机能恢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若患者四肢乏力且完全或几乎无法受到有效控制,则护士应与家属配合,使患者在病床上简单地进行抬腿、翻身等动作,刺激肢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若患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肢体运动,但整体动作十分僵硬,则护士应指导家属做好保护工作,使患者自主完成肢体活动。

(2)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进行预估。很多患者在昏迷前,尽管患有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但在规律性服药的情况下,生活质量与健康人并无二致。而在突发昏迷并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成为了“残疾人”,巨大的心理落差很可能导致患者滋生诸多消极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预见此种情况并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告知患者经过系统性地康复训练,肢体功能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增强患者信心。

1.3观察指标界定

分别于护理前后,向两组患者发放NIHSS神经功能评估量表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NIHSS量表总分42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低;SF-36量表总分15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62296b19d7eb4_html_c004071a89191739.gif ±s”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当P<0.05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NIHSS和SF-36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SF-36评分对比(62296b19d7eb4_html_c004071a89191739.gif±s

组别(n)

NIHSS

SF-36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40)

26.34±3.15

11.04±1.43

67.64±8.63

113.35±18.64

对照组(40)

25.89±3.04

18.97±2.56

68.13±8.97

94.31±11.28

t值

0.650

17.104

0.249

5.527

P值

0.5175

<0.001

0.804

<0.001

3.综合讨论

因高血压诱发的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在50~70岁的高血压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以男性居多[1]。本病主要表现为:在无明显征兆的情况下,患者会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表现。除了起病急之外,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之后,患者有较大的几率会在48小时内再出血,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同样较高。这些疾病会大幅度增加患者致死致残的几率[2]。基于此,在治疗本病的同时,护理方式需要具有预见性,即对患者在心理、生理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预估,使患者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症状趋于稳定之后,能够尽快调整心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神经功能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NIHSS和SF-36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时,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映碧.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1):144-146.

[2]牟淑玲,张莉,王春芳,等.前瞻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