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农资企业的管理柔性化变革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后疫情时代,农资企业的管理柔性化变革探析

张梅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 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一直高度重视,本文将结合新冠疫情对农资企业发展的影响与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的含义和特征来分析如何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管理策略,更好地保留和利用对于企业最具价值的人力资源,提高组织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在后疫情时代能抵抗住外来冲击,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关键词:疫情,农资企业,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横扫华夏大地,给国内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转造成沉重打击,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总算控制住,各项经济活动稳步有序开展。而农资企业在疫情特殊环境背景下从管理层面也应该适当进行改革,创新管理思维、拓宽管理路径来推动员工的发展,促进企业更加长久、更具有创新力的发展。

柔性化管理指的是以组织的文化与价值观为前提展开的人性化管理。柔性化管理的重点在于“人性化”,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尊重与平等,可以更大程度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常用刚柔并济的管理理念,为了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适应性,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借助柔性化的管理机制来保证,具体包括柔性的职能、柔性的数量、柔性的时间、柔性的薪酬等。

这场反复无常的疫情对农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工作模式的变化

在疫情防控严峻地区,工厂面临“一人确诊全员隔离”的风险不得不被迫停工,农资企业与经销商的复工也必须经过政府的允许,公共交通受到管制,员工居家隔离,无法在特定的工作时间到岗考勤,人与人之间不能面对面接触交流,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保证业务正常开展,大部分农资人不得不通过互联网远程办公,开辟出线上工作、在线指导、在线订货的道路。因此疫情过后,农资企业的工作模式必将产生一定的变化,即传统与线上模式相结合,包括在线上宣传、直播等互动行为。

2.组织人员流动的降低

在国内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候,为防止人员四处流动,不得不采取“封村”、“封区”、“封路” 措施,导致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跨区域流动受限,由于农业企业没有计划性,再加上前期工作岗位上的人员流失,导致发生潜在“用工荒”的问题。农业企业存在不确定的用工情况,随时面临用工紧张以及岗位空缺。出现这些情况和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返岗意愿有关,大部分工作人员考虑到自身健康以及需要顾家推迟了回企业上班的时间,造成企业很难在复工之后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以及经营活动。

3.人力成本的增加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为加强防控,政府部门通知农资工厂及各企事业单位延长假期,员工无法正常复工,但此段时间企业需要支付员工相应的薪酬。另外特殊时期员工在复工后的防控安检工作,比如专人负责外来相关人员测量体温,消毒杀菌,发放医用口罩、防护服等,还有员工因染病被隔离而不得不延期上班支付的报酬成本等等。

4. 加剧“招聘难”的现象[1]

农业企业因为自身行业的特点以及没有完善的激励体系,存在长期的“招聘难”问题,文化素质比较低的农民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农业企业在人员方面的需求,然而农业企业的薪资比价低,以及福利又很难吸引专业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继而产生了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了招聘的困难。另外,企业招聘人才的路径比较单一,使用方法为传统面试。导致招聘效率很低,在招聘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在疫情控制时,对人群的聚集具有一定的限制,造成农业企业人才招聘更加困难。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了更好地鼓舞员工士气,保障企业运营,建议应农资企业管理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机制:

  1. 进行科学规范的工作设计,实现职能柔性

疫情过后,科学规范的工作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工作丰富化。不断完善工作设计,充实工作内容,从而带给员工超出过往的挑战机会,这样能够增加工作任务的新鲜感以及挑战性。在农资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可根据下面的方式实现工作丰富化:员工可以自主采取适合的工作方式以及流程和工作速度,促进组织内的个体对自己分内的工作承担清晰的责任;积极促进员工定期进行不同工作岗位之间以及工种的轮换;工作内容扩大化,提倡员工积极融入某项业务完整的流程,让员工意识到自我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因此逐渐增强工作的积极主动性[2]

  1. 采用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实现数量柔性

在外部环境动荡的关键时期,保留关键人才是第一要务,尤其是那些能够迅速适应未来的变革和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在不确定环境中也能持续不断地学习、对自己持续再造的人才。农资企业管理者要在识别核心人才的基础上,对他们给予特殊关怀,通过充分授权、持续培训、精神激励等形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把控员工流失率。由于防疫需要,企业可充分利用外部劳动力市场,尽量采用兼职、短期合同、顾问等形态的员工。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增强人力资源数量柔性。

  1. 实施弹性工作模式,实现时间柔性

在综合工作时间基本固定不变的基础上,根据工作任务需要与员工自身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者与员工协商选择合适的工作时段与工作时数,是在特殊时期实现人力资源时间柔性的重要策略。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人员聚集,控制到岗工作的人数和比率,企业应在不影响工作进度的前提下实施灵活用工措施,与员工协商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上下班等方式。对由于疫情不能及时返岗复工复产的员工,企业可以按照生产经营需要,实行轮岗调休,也可以优先考虑安排其年休假,在年休假期间享受正常工作的工资收入。

4. 实行风险共享的激励薪酬模式,实现薪酬柔性[3]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农资企业今后在薪酬管理方面应该增加其灵活性,比如结合外部、内部薪酬的差异性,充分保证企业薪酬制定的公平性以及薪酬管理的科学性。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在疫情期间保障劳动者收入权益的同时,必须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到劳资利益平衡,责任与风险共担,根据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分类对待。若企业能够正常运营,仅有个别员工因感染被隔离,可视同正常提供劳动而支付相应的工作报酬;若企业由于疫情短时间内暂停运营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按正常劳动支付工资,之后可以发放基本工资或生活费,具体标准应通过集体协商决定,以促使员工对企业更加尽职尽责,使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休戚与共。


新冠疫情虽然给企业经营带来问题与挑战,同时也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向着更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带来变革契机。农业企业必须要积极面对困难,在逆境中抓住机遇,转变传统的管理思路,在此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宏观体系的柔性,进一步促进企业形成无可替代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龙俊江,肖慧.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0(12).

[2]李佳琳.柔性管理在G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4

[3]刘希睿.疫情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变革路径[J].经营与管理,2021(2):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