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胡晶鑫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体现。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此间我院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电脑分组法将其中49例患者列入一组,施以常规护理,该组数据以参考组命名。将余下49例纳入一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该组数据以研究组命名。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各项评分均优于参考组且有着相对较高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神经功能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为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堵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在长时间缺氧缺血状况下导致脑组织受损甚至坏死[1]。患者患病后多伴有语言功能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导致其生活质量大打折扣[2]。为提升预后,临床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还需进行科学康复护理,提升机体功能。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项系统性护理模式,其根据某一病种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动态化调整,其具有一定科学性和高效性[3]。因此,为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效果,本文于2019.04-2021.03围绕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04-2021.03对本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共98例。随机电脑分组为参考组(49例),研究组(49例)。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44岁-83岁,平均年龄(63.54±1.57)岁。参考组男性24例,女性25例;年龄:45岁-82岁,平均年龄(63.61±1.49)岁。对比患者基本资料,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分析。

1.2方法

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制定饮食方案等并根据临床护理经验落实常规康复护理对策。

研究组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路径:(1)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2)入院时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和家属积极建立沟通,了解其需求后,耐心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解除其心中疑惑。观察患者病情待其稳定后予以健康指导、体位护理、检测生命体征等。(3)入院后7d护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很长一段时间康复,并会影响到其运动行为能力及语言功能,较易产生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对其开展心理疏导,根据其病情开展合理强度的康复训练,(4)入院后14d护理:对患者讲述康复训练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提升其认知,为康复训练的开展奠定基础。(5)入院后21d-28d护理:康复训练前对训练方案的合理性再次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逐步开展穿衣、如厕、移动、吃饭等自我生活能力相关康复护理,逐渐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在肢体运动之余,引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拼图或计算,提升机体协调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6)出院护理:对患者及家属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确保在出院后能够按时做好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评分由NIHSS量表进行综合评定,以0分为最低分,以42分为最高分,若分值处于较高水平则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为严重。生活自理能力由ADL量表综合评定,以0分为最低分,以100分为最高分,若最终ADL评分高则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较好。

护理满意度由本院自拟满意度调研问卷综合评定,为百分制,分为非常满意(≥90分),比较满意(60分-90分间)和不满意(<60分)。

1.4数据处理

通过SPSS19.0软件分析计算,期间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的表达方式分别为(`x±s)和(%),数据由t检验和x2检验。P<0.05,研究数据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经护理研究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均较参考组更优(P<0.05)。

表1.组间神经功能缺陷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x±s)

组别

例数

神经功能(NIHSS)

生活自理能力(AD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考组

49

16.71±3.34

9.37±2.63

29.74±3.68

39.82±3.26

研究组

49

16.65±3.51

6.49±2.71

29.55±3.57

47.35±3.31

t值


0.0866

5.3384

0.2594

11.3456

P值


0.9311

0.0000

0.7959

0.0000

2.2两组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方面,参考组<研究组,(P<0.05)。

表2.组间护理满意度占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参考组

49

22(44.90%)

17(34.69%)

10(20.41%)

39(79.59%)

研究组

49

31(63.27%)

15(30.61%)

3(6.12%)

46(93.88%)

x²值


-

-

-

4.3457

P值


-

-

-

0.0371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在中老年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与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存在一定联系。患病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和语言障碍等。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方案时,为促进康复,提升预后效果,还需开展一定康复护理干预[4]。常规护理方法通过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等能够满足患者对于疾病康复的基本需求,但在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中少有侧重,在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效果欠佳。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护理理念,其内涵了循证护理、整体护理等多项护理理念。在开展过程中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整个护理流程进行细致梳理,以患者病情及时间节点为基准,使得整个护理流程更加具有层次性。循序渐进,逐渐引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促进生活自我能力的提升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出院后仍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督促并指导患者定期开展康复训练。

在此次研究中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研究组显然更具优势,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93.88%)更高于参考组(79.59%),P<0.05。该研究结果与王萍,王思杰[5]等研究学者在相关报道中的结论相一致,其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22%而观察组为97.78%,P<0.05。更加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护理效果好,患者也更加认可。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护理中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着积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重燃生活信心,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玉琴,王云,周丽娟. 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7):114-116.

[2] 李金梅,周长美,张伟伟,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2):171-175.

[3] 杨琦清,李艳芬,张春花,等. 疾病管理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8):2748-2751.

[4] 俞小霞,方彩娣,郭彬.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应用及标准化护理流程构建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26-828.

[5] 王萍,王思杰,常海霞,等. 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0):177-18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