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选择与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选择与效果观察

曹丽莉

河北省张北县医院麻醉科 河北张北 076450

摘要:目的 探究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条件及麻醉方式,对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手术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有49例产妇,一组为观察组有49例产妇。对照组的麻醉方法为腰硬联合麻醉法,而观察组则实施的是连续硬膜外麻醉法,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表现在血压波动上,观察组产妇血压更为稳定,表现在入手术室至胎儿剖出时间上,观察组的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麻醉阻滞效果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新生儿剖出后1min、5minApgar评分上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法效果相当,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产妇的血压更为稳定些,胎儿娩出时间更短,减少有创操作次数,但在实际应用中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成功率

分娩镇痛在产妇分娩中应用较多,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也能大大降低产妇分娩中的疼痛感。但在分娩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产妇会因为胎儿的宫内窘迫、产程阻滞等原因而不能继续自然分娩,需要中转剖宫产,且需要快速地将胎儿娩出。这就要求选择使用更加安全的麻醉方式,既能充分发挥出麻醉的效果,又不会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常用的麻醉方式有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的麻醉方式产生的麻醉效果也是不同的[1]。为了在产科中选择使用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本研究以98例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两种麻醉方式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来张北县医院分娩的产妇,且是在分娩镇痛后改为中转剖宫产,样本数确定为98例,产妇的最大年龄为38岁,最小年龄为23岁,最长孕周43周,最短孕周36周。所有产妇及家属均同意此次研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所有产妇进行分组,其中的49例为对照组,另外的49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所有产妇均在硬膜外阻滞下进行分娩镇痛,穿刺的部位为L2-L3或L3-L4,将硬膜外导管置入头侧,导管置入的深度为3-4cm。之后进行回抽保证无血、无脑脊液后将导管进行固定。将产妇置于平躺体位,注入1%利多卡因3-4ml,观察5min若产妇无异常或是无不适感,再注入0.1%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6-7ml负荷量,观察5min无异常,则将PCEA泵接入。对照组产妇中转剖宫产后采用的麻醉方法为腰硬联合麻醉,其入组的条件为在硬膜外麻醉下产妇的导管出现明显的移位,在产房注入试验量到手术室后产妇没有出现麻醉平面,或者是在宫缩时疼痛加剧等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将硬膜外导管拔除,重新消毒铺单,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中的产妇中转剖宫产采用的麻醉方法为连续硬膜外麻醉,其入组条件为硬膜外导管粘贴良好无移位、无渗漏,回抽无血无脑脊液,产房注入试验量,产妇到达手术室出现麻醉平面,证明了硬膜外导管的位置良好,依据平面继续注入所需剩余药量,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血压波动情况、入手术室至胎儿剖出时间、麻醉阻滞效果及新生儿剖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产生的数据纳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除了麻醉成功率记为计数资料以外,其他指标均记为计量资料,且表示方法分别为(%)、(6229a2d7ce1cf_html_6cb76f141547d6a.gif ±s),检验方法分别为χ2、t,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产妇血压及入手术室至胎儿剖出时间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血压较为稳定,且入手术室至胎儿剖出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血压及入手术室至胎儿剖出时间对比(6229a2d7ce1cf_html_6cb76f141547d6a.gif ±s)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入手术室至胎儿剖出时间(min)

观察组

49

115±7

60±7

13.3±3.6

对照组

49

103±6

52±4

17.9±3.1

2.2两组麻醉阻滞效果对比

对照组略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阻滞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阻滞完全(n)

阻滞不完全(n)

比率(%)

观察组

49

46

3

93.88

对照组

49

47

2

95.92

2.3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对比

两组新生儿剖出后的1min、5min Apgar 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娩镇痛在产科中是常用的手段,需要麻醉医生与产科医生及产房助产护士密切的合作,一旦产妇需要中转剖宫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在产房中给予硬膜外麻醉的试验量,怀疑有硬膜外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则重新进行椎管内穿刺。通过以上研究对比得出,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产妇的血压更为平稳,对产妇及胎儿的循环影响不大[2],阻滞平面易于控制,胎儿娩出时间短,可减少有创操作次数,但有时会出现阻滞不全的情况,导致牵拉痛,需要辅助用药。腰硬联合麻醉,是对分娩镇痛置入的硬膜外导管出现的不确定性而做出的另一种麻醉方式的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起效时间短,神经阻滞完全,镇痛效果确切,同时肌肉松弛完全,同样可以使胎儿更快剖出,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可能的新生儿宫内缺氧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但腰硬联合麻醉对循环干扰大,经常需要运用血管活性药物。由此可见,两种麻醉方式各有优缺点,在产科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高荣磊,赵方丽.硬膜外麻醉技术在无痛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观察[J].饮食保健,2020,7(7):91.

[2]苏月卿,吴婷婷,刘春凤. 产科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09):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