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研究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临床价值

吴再春 苏玲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目的:简要介绍中医辨证在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自2020年10月开始,至2021年10月结束,共计67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组别如下:对照组,例数33,常规治疗;观察组,例数34,中医辨证治疗。划组方式:单双序号法。将睡眠质量用作比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低于对照组,不同组别数据差异显著(P0.055)。结论:在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中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中医辨证;神经内科;失眠;睡眠质量

在神经内科,失眠患者占比非常高,尤以年轻人居多[1]。患病后,患者表现为精神萎靡,入睡困难,白天嗜睡等,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部分患者会选择安眠药物使自己尽快入睡,但其难免有副作用,长期服用,于健康无益[2]。一直以来,中医对失眠的治疗效果备受肯定。中医辨证理论强调,通过调节脏器阴阳平衡,使患者安神静气,在短时间内入眠,提高其睡眠质量。借助已知病例评价中医辨证在神经内科失眠治疗中适用与否。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实验的起始时间为2020-10,截止时间为2021-10,病例素材为67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采用单双序号方式,划分对照、观察两组,前者33例,后者34例。对照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4:19;年轻者27岁,年长者70岁,中间值(48.52±2.31)岁;病程2个月至17年,平均(8.53±1.38)年。观察中,两性数量均等;年龄分布26-71岁,均值(48.57±2.53)岁;病程1-15年,平均(8.44±1.64)年。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信息保持同质性(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及作息习惯,提醒患者睡前切勿喝浓茶、咖啡等,戒烟酒,减少油炸、甜品摄入。艾司唑仑(生产企业: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696),口服,睡前1片。

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通过八纲辨证分析疾病证候、体征,再用四诊法搜集患者资料。阴虚火旺型,摄入交通心肾、滋阴降火食物;心脾两虚,摄入养心安神、益气生血类食物;肝郁气滞型,饮食宜清淡,摄入疏肝行气、解郁安神类食物。该基础上,进行中药足浴。组方如下:丹参30g,酸枣仁20g,肉桂16g,首乌藤、合欢皮、茯神各15g,香附10g,黄连6g。添水煎煮,取汁300ml,于睡前泡脚,持续10d,共计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睡眠质量:评价工具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评定患者近30d睡眠质量。该量表由7个部分(18个条目)构成,如下: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单项分值0-3分,分值与睡眠质量呈反向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该次实验数据经由SPSS23.0版本统计学工具读取。计量资料(睡眠质量)呈现形式(`x±s),验证方式t;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X2检验。P0.05标志差异性。

2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更低,比较两组之间数据呈现差别(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障碍

观察组

34

0.65±0.11

0.55±0.04

0.43±0.14

0.62±0.31

0.47±0.02

0.53±0.23

0.44±0.03

对照组

33

2.12±0.24

2.32±0.32

1.88±0.27

1.51±0.43

1.33±0.54

1.31±0.22

1.29±0.37

t


32.387

32.003

27.714

9.740

9.282

14.178

13.35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如今,人们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失眠在临床并不鲜见。通常情况下,医师会开具安眠类、镇静类药物,诸如,艾司唑仑、地西泮等[4]。虽说,常规西医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入眠,但其无法彻底根治,易于复发,长期用药还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感,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调查显示[5],失眠诱因复杂,通常与患者的身心状况有关。在中医学领域,将失眠细分为虚、实两种,前者即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后者即肝气郁滞,遵循药食同源的原则治疗。临床治疗中,指导患者选择具有药用价值的食品,以此对脏器进行有效调节,最大限度发挥药效。该基础上,搭配中药足浴,起到活血通络、养血安神等作用,便于药物吸收及药效发挥。上述方剂中,酸枣仁、首乌藤、合欢皮、茯神等均具有宁心安神作用;丹参可活血祛瘀,清心烦闷;肉桂的作用在于温中祛寒,温肾壮阳;香附可理气解郁;黄连的功效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6]。诸药合用,于临睡前泡脚,具有显著的助眠效果。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低,数据间可示差异(P0.05),提示在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中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依据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症状、特点,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具备显著效果,说明该治疗方案有效,可推广至临床。未来一段时间,将扩充样本数量,增加疗效判定、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得出更加准确、全面的实验结论,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杨芳,孙丽霞,秦霞.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4):2.

[2]安龙武.78例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的疗效研究[J].北方药学,2018,15(11):60-61.

[3]方枢人.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6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20,7(25):2.

[4]潘燕君,徐建.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20,8(10):2.

[5]孙乙滢.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38):1.

[6]代楠.探讨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