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及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及临床价值

张宏伟

鸡西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本院确诊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行对比性治疗研究(确诊时间:2019年4月~2021年8月),随机分组后,对比组(n=39)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n=37)行无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及手术预后。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实验组术后IL-1、TNF-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且IL-2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显著,但无气腹治疗操作可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水平及术后相关并发症风险,需酌情制定手术方案。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临床价值


腹腔镜术式是当前急性胆囊炎患者首选微创治疗术式,具有显著安全性优势,治疗效果显著,但在部分患者手术研究中则发现,术中气腹的建立虽可为术中治疗操作提供充分空间,但或可增加术中生理应激风险,在影响术后炎症水平稳定同时诱发相关并发症,影响预后,或可采取无气腹术式提升安全性[1]。因此,为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及临床价值,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本院确诊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行对比性治疗研究(确诊时间:2019年4月~2021年8月),随机分组后,对比组(n=39)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n=37)行无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对比组(男/女,9/30),年龄29~64岁,平均(46.53±4.02)岁;实验组(男/女,8/29),年龄29~65岁,平均(47.05±4.09)岁。一般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急性胆囊炎确诊者,符合腹腔镜术式治疗指征;(2)患者确认接受治疗,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明确腹腔镜术式或气腹建立禁忌症者;(2)合并胆囊结石性疾病或肝胆恶性肿瘤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

2方法

常规术式:行常规仰卧位气腹下标准三孔法胆囊切除治疗。

无气腹术式:取头高脚低身体左侧倾斜30°体位下治疗,于肚脐上缘2cm处抓取腹壁1.5~2cm,取钢针(1.2mm)横向穿刺穿过剑突、脐窝间上腹部皮肤10cm,钢针前端穿出后取马蹄链悬挂,其后将提升装置横臂连接于床一侧,取腹壁牵引器抬高下腹壁形成人工腹壁空间,依据手术需求调节腹壁空间高度后,开展标准三孔法胆囊切除治疗。

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及手术预后。

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对相关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

研究结果

1手术指标、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分析表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实验组术后IL-1(492.98±30.26)pg/ml、IL-2(7.63±0.22)pg/ml、TNF-α(17.95±3.91)ng/ml,较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手术指标、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6229ad208abcf_html_a11b20ab9e05d1ba.gif ±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

(ml)

肛门排气时间

(h)

住院时间

(d)

IL-1

(pg/ml)

IL-2

(pg/ml)

TNF-α

(ng/ml)

对比组

39

20.05±5.41

15.37±4.45

3.35±1.26

543.35±36.25

5.86±0.25

24.53±4.12

实验组

37

19.35±5.02

14.98±4.36

3.02±1.17

492.98±30.26

7.63±0.22

17.95±3.91

t


0.5839

0.3857

1.1815

6.5575

32.6967

7.1336

P


0.5611

0.7009

0.2412

0.0000

0.0000

0.0000

2手术预后对比

分析表2: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手术预后对比(n,%)

组别

n

肩背痛

皮下气肿

切口感染

总发生率

对比组

39

3(7.69)

5(12.82)

1(2.56)

23.08(9/39)

实验组

37

1(2.70)

0(0.00)

1(2.70)

5.41(2/37)

6229ad208abcf_html_97a3a46de3114f50.gif





4.7898

P





0.0286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实验组术后IL-1(492.98±30.26)pg/ml、TNF-α(17.95±3.91)ng/m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均低于对比组,且IL-2(7.63±0.22)pg/ml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气腹建立是腹腔镜术式开展中的重要前提步骤,可为器械治疗操作提供充足腹腔空间,但CO2气体填充存在吸收及腹内压变化影响,从而对患者术中心肺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增加生理应激程度,从而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而在以人体自然腔为手术基础的腹腔镜术式治疗中,可在经穿刺相应部位皮下组织后经提拉处理建立人工腹壁腔,为手术治疗提供空间,而此类治疗空间处理方式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无局限性影响,可积极维持术中生理应激稳定,规避相关术后并发症风险,完善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2-3]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显著,但无气腹治疗操作可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水平及术后相关并发症风险,需酌情制定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连忠,段荣欣,沈慧欣.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分析[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21,26(2):128-131,135.

[2] 高洪强,张俊杰,李钢. 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107-109.

[3] 冯学军,黄晓龙.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患者临床效果与肠胃功能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1,45(5):70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