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协同导向的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早期预测评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4

医护协同导向的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早期预测评估研究

陈蜜蜂 魏真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448000

摘要

目的:探究医护协同导向的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早期预测评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60例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产妇作为研究组,医护通过综合随访平台对产妇及其高危儿进行随访管理,收集产妇及高危儿基线特征,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评定量表》检查评估高危儿发育状况,统计分析随访满意度和失访情况,另选同时间段60例新生儿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育儿自我效能量表(SICS)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

结果:研究组73.33%的产妇年龄在26~30岁之间,既往血栓、既往病态妊娠、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PL三抗原阳性、应用激素治疗、羟氯喹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比例分别为75.00%、68.33%、35.00%、30.00%、80.00%、60.00%、83.33%,高危儿肝功能异常率、肾功能异常率、ANA阳性率、LA阳性率、β2-GPⅠ阳性率、ACL阳性率、血栓事件发生率、心脏彩超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皮疹发生率分别为21.67%、16.67%、26.67%、25.00%、28.33%、21.67%、13.33%、16.67%、15.00%、11.67%、26.67%;研究组高危儿出院后1个月、3个月0〜6岁儿童神经心理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P<0.05);研究组随访满意度为96.00%,随访次数为1〜2次的失访原因为孩子正常、不了解随访重要性、自己有育儿经验、不方便、忙于工作;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SF-36、SI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P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医护协同导向模式随访管理应用于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具有较高随访满意度和完成随访率,可高效、全面动态监测产妇及高危儿预后,可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医护协同;随访;发育状况;生活质量

高危儿是在母亲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有对胎儿或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利等危险因素,已产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一类新生儿,对患儿家庭造成极大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也加重了社会负担[1]。目前,免疫性疾病对妊娠的危害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国外一项回顾性研究[2]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时5.7%发生流产、24.3%发生早产、13.2%胎儿受限,不良妊娠发生率高达38.9%。国内也有报道[3]指出抗磷脂综合征合并妊娠可引起多种产科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因此,探究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及其高危儿基线特征及不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访是高危儿系统管理的重要途径与保障,但目前基层医生多重治疗、轻随访,且国内外研究[4-5]针对高危儿医学监护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高的失访率。本项目拟在医护协同模式下,通过观察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及其高危儿发育情况的护理评估基础上,结合检测血清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肝肾功能等指标表达情况,旨在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更准确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60例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产妇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结合产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②所有高危儿均与《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中所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6];③无习惯性流产史;④自主行为能力良好,无沟通交流障碍;⑤自然受孕、单胎妊娠;⑥于我院完成分娩;⑦产妇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另选同时间段60例新生儿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自然受孕、单胎妊娠;②于我院完成分娩;③自主行为能力良好,无沟通交流障碍;④无习惯性流产史;⑤产妇及其新生儿身体健康;⑥产妇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两组排除标准:①存在明显畸形的高危儿;②死胎、死产;③先天性家族遗传病史者;④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⑤脏器功能损伤、恶性肿瘤患者;⑥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比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次、产次、分娩方式、居住地,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622aa991e0909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n(%)]

组别

n

年龄(岁)

BMI(kg/m2

孕次(次)

产次(次)

分娩方式

居住地

自然分娩

剖宫产

城镇

农村

研究组

60

20~38(28.34±4.15)

19.5~25.3(22.46±1.39)

1~4(1.59±0.29)

1~4(1.73±0.36)

43(71.67)

17(28.33)

41(68.33)

19(31.67)

对照组

60

20~36(27.57±3.78)

19.2~25.7(22.78±1.45)

1~4(1.63±0.31)

1~4(1.68±0.33)

50(83.33)

10(16.67)

38(63.33)

22(36.67)

χ2/t


0.925

1.234

0.730

0.793

2.342

0.333

P


0.357

0.220

0.467

0.429

0.126

0.564

1.2 方法

1.2.1 高危儿专档管理与随访制度的构建 建立由产科多名护士、医生组成的高危儿随访管理小组,共同制定计划,由1名高年资护士为组长,护士长全面监管,护士负责收集产妇及其高危儿基线资料、健康教育、常规护理等,并负责采血、送检,由我院检验科常规行高危儿肝肾功能及抗体检查;出院后2周随访1次,出院后1-6个月龄内每月随访1次,出院后6-12月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至高危儿1岁。

1.2.2 信息化随访平台的设计特点和功能 本院信息化随访系统软件,可实现疾病随访体系与医院临床数据资源(HIS系统)的共享与交换,完成医疗、护理、科研、个性化、特殊随访等管理,并通过开展家长课堂的方式,宣教高危儿保健的重要性,多对家属进行鼓励,分享通过良好干预管理健康成长发育高危儿病例,并通过微信将相关健康知识推送至高危儿家属微信,嘱咐其对高危儿进行功能训练。

1.2.3 信息化随访平台的应用 随访护士每周至少登录随访系统1次,随访计划按课题组要求提前做好随访模板,当产妇出院时护士提交随访计划,提前通知产妇及家属,记录通知时间、产妇预计来院时间及医患沟通具体内容,产妇到院后也做相应记录,完成信息化随访闭环管理;课题负责人督察随访执行情况。

1.2.4 质量控制 每3个月召开1次会议,统一检查工作质量,找出随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和纠正,以不断改进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描述,计量资料采取Bartlett方差齐性检验与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均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服从正态分布,以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产妇及高危儿基线特征

研究组产妇年龄段集中在26~30岁,比例为73.33%,75.00%有既往血栓,有68.33%既往病态妊娠,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比例为35.00%,30.00%的产妇APL三抗原阳性,80.00%的产妇应用激素治疗,60.00%应用羟氯喹治疗,83.33%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高危儿中21.67%存在肝功能异常,16.67%存在肾功能异常,ANA阳性率为26.67%,LA阳性率为25.00%,β2-GPⅠ阳性率为28.33%,ACL阳性率为21.67%,血栓事件发生率为13.33%,16.67%存在心脏彩超异常,15.00%存在心电图异常,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1.67%,皮疹发生率为26.67%。见表2。

2 研究组产妇及高危儿基线特征(n=60)

资料

n

比例(%)

产妇特征

年龄(岁)



20~25

10

16.67

26~30

19

31.67

31~35

25

41.67

>35岁

6

10.00

孕次(次)



1~2

35

58.33

>2

25

41.67

产次(次)



0~2

43

71.67

>2

17

28.33

既往血栓



45

75.00

15

25.00

既往病态妊娠



41

68.33

19

31.67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21

35.00

39

65.00

APL三抗原阳性



18

30.00

42

70.00

激素治疗



48

80.00

12

20.00

羟氯喹治疗



36

60.00

24

40.00

免疫抑制剂治疗



50

83.33

10

16.67

高危儿特征

肝功能



正常

47

78.33

异常

13

21.67

肾功能



正常

50

83.33

异常

10

16.67

ANA阳性



16

26.67

44

73.33

LA阳性



15

25.00

45

75.00

β2-GPⅠ阳性



17

28.33

43

71.67

ACL阳性



13

21.67

47

78.33

血栓事件



8

13.33

52

86.67

心脏彩超



异常

10

16.67

正常

50

83.33

心电图



异常

9

15.00

正常

51

85.00

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7

11.67

53

88.33

皮疹



16

26.67

44

73.33

2.2 研究组高危儿发育状况

研究组60例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产妇,随访第1个月失访1例,第2个月失访3例,第3个月失访4例,出院后3个月共失访8例。完成随访的52例高危儿,与出院时相比较,出院后1个月、3个月0〜6岁儿童神经心理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见表3。

3 研究组高危儿发育状况(622aa991e0909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分)

指标

n

出院时

出院后1个月

出院后3个月

0〜6岁儿童神经心理评定量表评分

52

89.65±8.73

95.36±9.34a

99.35±9.81ab

注:与出院时比较,aP<0.05;与出院后1个月比较,bP<0.05;已排除失访对象

2.3 随访满意度

研究组共有50例产妇完成随访,随访满意度为96.00%。见表4。

4 随访满意度n(%)

指标

n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随访满意度

50

23(46.00)

17(34.00)

8(16.00)

2(4.00)

48(96.00)

注:已排除失访对象

3 讨论

高危儿发生率占每年新生儿的10%~20%,近年来,虽然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危儿存活率,但部分高危儿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障碍问题[11]。研究发现,0-3岁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早期干预可以使高危儿获得与正常儿接近的发育水平和生活质量[12]。但迄今为止,临床尚无一种有效的手段用于胎儿期或新生儿早期准确预测各类高危因素。

研究显示,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是影响母婴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3],且APL被认为是获得性高凝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时抗体能透过胎盘,主要表现为血栓事件(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等)及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先兆子痫等[14]。目前,临床报道阳性APL的血清学转化及影响因素多在检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领域,样本量以成人为主[15-16],少见高危儿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以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产妇及其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高危儿的高危因素包括产妇有既往血栓、既往病态妊娠、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PL三抗原阳性、应用激素治疗、羟氯喹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引起高危儿出现心肝肾功能异常,甚至引起皮疹、血栓事件及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发生,严重影响高危儿健康发育。因此,对于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加强新生儿的筛查和管理,尽早发现高危儿,并积极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本研究还发现,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存在较高的ANA、LA、β2-GPⅠ及ACL阳性率。资料显示[17],APL主要由LA、β2-GPⅠ及ACL组成,LA、β2-GPⅠ及ACL阳性往往导致胎死宫内、反复流产、早发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严重的胎盘功能不良等症状,也是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诊断的关键指标。而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各种成分脱氧的核糖核蛋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脏损害、肝脏损害及神经损害等有密切关系,且滴度越高,病损程度越严重[18]。可见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发生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较高,ANA、LA、β2-GPⅠ及ACL阳性均为高危儿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干预期间应加强监测和管理。

综上可知,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随访管理中采用医护协同导向模式,可获得较高随访满意度和完成随访率,可高效、全面动态监测产妇及高危儿预后,是一套适合、行之有效的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Flanagan JE,Schoen S,Miller LJ.Early Identification of Sensory Processing Difficulties in High-Risk Infants[J].Am J Occup Ther,2019,73(2):7302205130p1-7302205130p9.

[2] Palma Dos Reis CR,Cardoso G,Carvalho C,et al.Prediction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 Wome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Clin Rev Allergy Immunol,2020,59(3):287-294.

[3] 游文强,杨孜.抗磷脂综合征合并妊娠及产科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5):9-13.

[4] 袁飒,陈艳妮,应艳红,等.高危儿随访情况分析及其父母生命质量调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3):549-55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