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改进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循环改进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蔡惠婷

厦门市仙岳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9

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循环改进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环改进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患者睡眠质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负性情绪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针对数据差异,以P<0.05,表示其在统计领域存在价值。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循环改进护理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循环改进护理;睡眠质量;心理状态

相关数据显示,作为常见精神类疾病之一,精神分裂症往往可对患者精神状态造成严重影响,继而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秩序的合理维系。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该病影响其行为能力、情感功能以及感知能力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其生活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合理保障,对于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1]。基于此,患者往往可出现自卑、紧张以及抑郁等负性心理,从而不利于其健康的合理维系。另一方面,有研究证实,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可出现急剧下滑,从而不利于其身体的合理恢复,对于人体各个脏器机能的保障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合理应对这一问题,医护人员提出了应用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构想。本文针对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循环改进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7~66岁,平均(46.32±1.12)岁;研究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6~65岁,平均(46.47±1.35)岁。在基本资料方面,以P>0.05,表示患儿组间差异无统计价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做好药物使用方法与药物治疗重要性的说明。②做好对于患者行为的密切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③及时响应患者诉求,帮助患者答疑解惑。

1.2.2 研究组 给予循环改进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循环改进护理小组:由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建立循环护理干预小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便促进循环护理工作的全程开展。②做好护理工作评估:在护理期间,医护工作人员应依据患者实际表现对相关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与反思,并定期在小组内进行深刻讨论,从而进一步推动护理方法的针对性改善。③开展护患交流工作:医护人员应在护理期间有效实现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从而进一步了解到患者相应的护理诉求并有效推动护理工作的全面优化。

1.3 观察标准

本研究将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作为观察指标。其中,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进行评估,量表满分21分,患者得分高于7分表示其睡眠质量较差,不高于7分表示睡眠质量良好;负性心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示其负性心理越轻微。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者选取SPSS22.0统计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行t检验,针对数据差异,以P<0.05,表示其在统计领域存在价值。

2 结果

2.1 患者睡眠质量对比

经护理,患者睡眠质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1。

表1 患者PSQI评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50

10.67±1.27

6.22±0.71

对照组

50

10.61±1.31

7.81±0.68

t

-

0.233

11.436

P

-

>0.05

<0.05

2.2 患者负性心理对比

经护理,患者负性情绪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负性心理

组别

n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50

45.95±2.62

20.45±1.16

45.41±2.01

20.44±2.01

对照组

50

45.89±2.66

26.82±1.19

45.35±2.32

26.75±2.12

t

-

0.114

27.104

0.138

15.273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精神分裂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高,从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就目前而言,临床领域对于该病的致病因素应处于探索过程中,然而,有研究指出,易感因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环境等均有可能诱发该病[2]。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该病影响,其往往可出现情感、思维能力以及感知功能的障碍,从而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在该病的影响下,患者往往可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进而不利于其健康的充分维护。在护理问题上,大量数据显示,通过有效推动循环改进护理模式的科学应用,医护工作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实现对于临床症状的科学改善[3]。与此同时,对于医护人员而言,通过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认清自己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患者护理模式的优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次研究显示,通过循环改进护理模式的应用,患者睡眠质量得到了合理改善,与此同时,其负性心理水平均有所恢复。

综上,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循环改进护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露,滕萌萌,陈晓春 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态度及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1):23-24.

[2]范银娇.循环改进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1):147-148.

[3]刘涛,沈静霞.循环改进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状态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05):909-910.


第一作者:蔡惠婷,女,汉,福建厦门,精神科女病房16区,初级护师,大专学历,单位:厦门市仙岳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南山路101号7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