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3

分析降钙素原 (PCT),血小板计数 (PLT)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效果

佟雪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300

【摘要】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08月的90例血流感染患者展开本次研究,依照双侧双瓶血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革兰阴性菌组(G-组)和革兰阳性菌组(G+组),每组30例,并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均接受PCT及PLT检测,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G+组其PCT水平较G-组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G+和G-组PLT,无显著差异。对比参照组,其他两组PCT升高,PLT相对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流感染中,对患者实行PCT及PLT联合诊断,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降钙素原;血小板计数;血流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ects of procalcitonin (PCT) and platelet count (PLT) in bloodstream infect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9 to August 2021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bilateral double bottle blood culture, they were pided into Gram-negative bacteria group (G-group) and Gram-positive bacteria group (G +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30 healthy people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group. All received PCT and PLT to observe the diagnostic results. Results the level of PCT in G +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 -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 + and G - group PLT.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 PCT increased and PLT was relatively low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diagnosis of PCT and PLT in patients with bloodstream infection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procalcitonin; Platelet count; Bloodstream infection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血浆蛋白,患者细菌感染时,PCT则会产生显著变化,可以将其作为对血流感染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有研究发现【1】,在血流感染中,血小板计数(PLT)也会产生明显改变,但是当前有关PCT及PLT在血流感染种类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次研究将分析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08月的90例血流感染患者展开本次研究,依照双侧双瓶血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革兰阴性菌组(G-组)和革兰阳性菌组(G+组),每组30例,并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其中G-组男女比例19:11,年龄均值为(51.02±1.22)岁;G+组男女比例16:14,年龄均值为(51.14±1.40)岁,参照组男女比例17:13,年龄均值为(51.69±1.89)岁。各组基本资料并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活动性出血患者;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排除血液标本培养前存在抗菌类药物治疗史患者;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临床基本信息不完整患者。

1.2方法

于发热初期至高峰期采集5毫升血培养标本,血培养瓶使用Back/Alert3D血培养仪进行培养,血培养报阳后将其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及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通过HF240二氧化碳培养箱进行培养,细菌生长之后则通过Vitek2comG

pact细菌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

采集所有受检者外周静脉血之后及时展开PLT及PCT检测,检测标本均为血培养24小时以内的外周静脉血。以化学发光法测定PLT,检查阈值为0.5ng/ml,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在此期间所有操作、检测均依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相关要求进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的PCT及PLT变化并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资料录入spss18.0统软件中处理。

2 结果

G+组其PCT水平较G-组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G+和G-组PLT,无显著差异。对比参照组,其他两组PCT升高,PLT相对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各组的PCT及PLT变化情况[n(622ac5f2e5213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

组别

例数

PCT(ng/mL)

PLT(×109/L)

G+组

30

23.76±11.21

132.65±55.20

G-组

30

39.75±15.80

113.92±57.53

参照组

30

20.65±10.21

202.66±53.14

3 讨论

对于不同细菌,其所引起的血流感染风险也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在对血流感染所进行的治疗中,细菌鉴别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2】。血培养是对细菌种类进行判断的金标准,但是对于血流感染控制患者来说,因为其血培养存在容易污染、所需时间长以及阳性率低等不足,临床需要其他指标对血流感染的细菌种类进行有效判断,以便尽早诊断、治疗患者疾病【3】。

PCT为炎症指标,在细菌及非细菌感染的鉴别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健康人群中,PCT含量相对较低,并且血液当中的血管活性药物、内毒素、炎症介质等会使其呈现为升高趋势【4】,一般在机体感染或受伤时产生,其水平和感染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所以在对血流感染所进行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特异度和灵敏度。PLT在血流感染患者中极为常见,相关研究证实【5】,PLT降低程度和血流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凭借其下降值对患者死亡率进行评估和判断。当前对于血流感染所引起的PLT降低机制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其和多种因素相关,血小板在穿越内皮时,会激活凝血系统,缩短其半衰期;机体免疫或者是非免疫因素会造成血小板破裂;血流感染时,机体bcl-x基因被激活,会造成血小板凋亡【6】。PLT是对机体平衡状态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情况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但是在疾病发展中,PLT变化出现相对缓慢,可以将其作为对脓毒症进行监测的重要指标,其下降时间、程度能够对患者生存率进行充分反映【7】。但是在本次研究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因为PLT及PCT检测均为相同时期血流感染阳性患者,并未对其血流感染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动态性监测,所以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究血流感染转归及预后情况【8】。分析研究结果,G+组其PCT水平较G-组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G+和G-组PLT,无显著差异。对比参照组,其他两组PCT升高,PLT相对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血流感染中,对患者实行PCT及PLT联合诊断,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PCT及PLT在血流感染诊断中其效果明显,准确性较高,存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冷亞美,刘霆,王颖莉,等. 冷上清血浆置换液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8,41(3):221-225. 
  [2] 胡立华,罗顺琼,曾淼. 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价值[J]. 临床医学工程,2020, 27(4):433-434. 
  [3] 陈锦艳,林绮文,欧阳剑,等.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水平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21(4):375-379. 
  [4] 王秀丽,雷芳,陈阿琴,等. 高出血风险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J]. 海南医学,2018,29(18):11-13. 
  [5] 曾晓媛,焦营营,李宗鹏,等. 血小板生成素通过修复化疗后骨髓内皮祖细胞促进巨核细胞造血[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29(8):1134-1140. 


  [6] 李婷婷,金国春,陈薇. 健康人群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对血清钾水平的影响[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2):197-199. 

[7]刘新正,薛燕平,陆红,等.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降低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作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9,32(04):639-641. 
  [8]江灵,王洁,王雨涵,等.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血小板输注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9,32(03):26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