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作用及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作用及满意度分析

范雯雯

桐乡市洲泉镇中心卫生院 314513

摘要:目的:通过优化急诊护理的方式,分析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并了解患者满意度。方法:参与实验的患者需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时间越近越好,共计100例。为确保最终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对所有患者进行均匀分组,包括A、B两组,每组50例,护理流程也各不相同,相应为常规急诊护理、优化急诊护理。而后将两组的抢救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即可。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知,B组患者的各方面状况都较A组更具优势,急诊护理满意度亦是如此。结论:为更高效的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必须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层面着手,才能起到良好的干预效果,如提高患者康复率、缩短抢救时间、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及降低复发率等,有着极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满意度;抢救


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并不少见,主要是通过减少心脏供血、诱发心肌坏死来达到致患者死亡的目的,且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在发病期间,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气短、胸疼胸闷及多汗等症状,若不及时就诊,将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例如: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最终使患者生命体征消失。所以,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便在于有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流程[1]。本文将通过实验的方式,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不同急诊护理流程而产生的差异作具体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一般来说,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在少数,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应选择近年来符合条件的患者参与其中,且作出分组处理。A组患者共50例,男女占比为29:21,年龄在47岁至83岁范围内,接诊到入院所耗费的时长各不相同;B组患者人数与A组一样,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下至49岁,上到84岁,其余情况与A组并无明显差异。本次实验的开展,将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患者及家属的多方见证下进行,同时确保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详情包括:协助患者进行入院手续办理、检查及治疗等。B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例如:第一,改善院前急救举措。在收到患者的求救信号后,医院应立即安排急救人员、车辆出诊,并在中途确定患者的位置、详细状况,将简单急救处理办法告知患者家属或周围人员,如供氧、卧床休息等。待接收患者后,护理人员需第一时间实施急救举措,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初步评估病症,而后告知院内接诊的必要准备;第二,优化接诊。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将其及时送往抢救室,同时做好心电监测、搭建静脉通路及血常规检查等工作,以便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梗死风险;第三,改进急诊流程。一般而言,在知晓患者的具体病症后,需及时为其注射泛影葡胺,准备好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药物,叮嘱患者及时服用[2]。患者右侧腹股沟备皮工作也不可忽视,但前提是必须确认其是否存在碘过敏情况。最后,应给予家属一定的安慰疏导,嘱咐患者排空尿液,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3评价指标

A、B组患者在急诊流程上所耗费的时间有明显差异,包括:抢救、诊断评估、住院等,而后明确患者对急诊护理及效率的满意度。在此次实验中,急诊效率代表着急诊成功率,医院可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来了解医院的服务水平,分值在0至100区间内,涉及内容有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急诊护理流程等。最终得分高于60分说明满意,反之则代表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60.0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研究实验数据的可信度[3]


2.结果

2.1AB组患者急诊流程耗费时间对比

据实验表明,B组患者的各方面情况都明显优于A组,如住院时间、抢救及时性、诊断评估准确度等,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

表1:A、B组患者急诊流程耗费时间对比(`x±s)

项目

诊断评估(min)

停留急诊室(min)

抢救(min)

急诊球囊扩张(min)

住院(d)

A组(50例)

3.25±0.25

15.67±2.13

52.87±4.67

128.43±7.63

15.51±2.51

B组(50例)

1.15±0.23

7.78±0.77

31.44±3.67

73.58±5.85

7.50±1.81

注P<0.05

2.2AB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满意度及急诊效率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急诊护理满意度及急诊效率等指标可知,B组患者明显处于领先地位,详细数据如下:

表2:对比A、B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满意度及急诊效率[n(%)]

组别

倒数

急诊成功率

急诊满意度

A组

50例

41(82)

39(78)

B组

50例

50(100)

50(100)

注P<0.05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发病后1小时内是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高发阶段,死因多为心律指标严重异常[4]。所以,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急诊护理流程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降低死亡率。

目前,我国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各类慢性疾病的患病人数正快速增加,当然也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在内,加之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医院急诊护理流程并不规范,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也随之凸显,以至于患者难以得到有效救治。经过优化后,护理人员的出诊效率、质量以及后续护理都能得到改善,进而起到较少急诊耗时,提高急诊效率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优化后的急诊流程贯彻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环节,将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缩短急诊时间、促进患者康复等[5]


参考文献

[1]哈拉木吉,申晓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292+295.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27.192.

[2]兰丽,胡美玲,盛男,安烜玉.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9):232-234.

[3]吴卓君,冯晓静,梁慧娟,梁琳,李方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06):837-838.

[4]卓倩贞.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4):65-66+73.

[5]林晶,林秀群.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