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DVT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 DVT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丁玉静 陈春林 李金业 王珊珊 王净 吕爱华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 要】目的:分析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出现DVT的原因并对孕妇护理方法进行探寻。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剖宫产的高危孕妇,按照摸球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DVT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出现DVT的原因并对孕妇护理方法进行探寻。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在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因而可在临床上推广该护理方式。

【关键词】高危孕妇;剖宫产;综合护理;DVT;生活质量

高危妊娠在临床上指的是对孕妇与新生儿均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且有可能导致难产的情况[1]。剖宫产手术是高危孕妇经常被应用的分娩方式,通过该手术可以将围手术期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规避,进而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进行保证[2]。随着支付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层面的要求。但DVT是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这一并发症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基于此,笔者分析了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出现DVT的原因并对孕妇护理方法进行探寻,现形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涵盖的对象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剖宫产的高危孕妇,病例选取时间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以摸球法为客观依据将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的划分,每组包含患者42例。研究组患者年龄范围是27-40岁,均值为(31.92±3.17)岁;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患者19例,受过大专以下教育患者2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是26-39岁,均值为(31.78±3.33)岁;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患者20例,受过大专以下教育患者22例。对比两组患者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继续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表现为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此外不进行更多的护理干预。

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等内容[3]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手术前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明确高危妊娠以及剖宫产术后出现DVT的危险性,不断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宣传手册以及组织健康知识讲座的方式进行。

心理干预:患者由于手术的未知性以及自身身体状况的影响在手术前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情绪变化的捕捉,待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教授患者缓解不良情绪的方式,如深呼吸、听音乐等。护理人员还应加强与产妇家属的沟通,使产妇家属明确家庭支持的重要性,进而保证产妇在生产期间保持积极的心态,进而降低DVT发生的概率。

药物护理:产妇在手术后应进行一定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告知其不同药物的服用方式、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最好心理准备。

饮食护理:通常情况下患者手术后6小时进行适当进食,但应当保持饮食的清淡性,增加高纤维素、高蛋白质以及高维生素食物的食用量,坚持少食多餐原则。产妇在产后会出现出汗较多的情况,因而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进而实现血容量的扩充,使血液的粘度降低。

静脉补液:为了降低产妇出现术后DVT的概率,则应在其生产后对其进行合理补液。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DVT发生率,包括发生与未发生两种情况。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包括心理、饮食等内容,满分为100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4]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DVT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n,%)

分组

例数

发生

未发生

发生率(%)

研究组

42

1

41

2.4

对照组

42

7

35

16.7

X2

-



4.974

P

-



0.026

2.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x±s,分)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2

56.72±4.30

81.73±3.29

对照组

42

56.78±4.51

71.83±3.47

t值


0.062

13.418

P


0.950

0.000

3讨论

最近几年,随着二胎政策的不断开放,高危孕妇的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因而临床上对于高危孕妇的生产与护理愈发重视,而DVT的出现会对产妇的身体恢复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DVT产生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既包括血流缓慢,也包括术中麻醉不当。综合护理是一种较为新兴的护理方式,该护理方式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维护患者身体健康。

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故应当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推广综合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何丽霞. 高危孕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性护理体会[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9):78.

[2] 丁雅婷,罗丽波,王培红. 人本化护理对于剖宫产术后气压治疗患者静脉血栓下肢疼痛的作用[J]. 家有孕宝,2021,3(1):8.

[3] 肖素晓. 综合心理护理对完全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1):320-321.

[4] 刘国静.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