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陷汤临床应用剖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升陷汤临床应用剖析

罗家菊

云南中医药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这篇文章从大气内涵、大气下陷证的病因病机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升陷汤的理法方药及临床应用,让临床工作者更好掌握升陷汤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大气下陷 益气升陷 宗气 升陷汤

(一)大气的内涵

大气就是宗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与自然界清气在胸中聚集而成之气。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张锡纯大夫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深入浅出的解释了大气,这也为升陷汤的创制运用提供了临床使用依据,也给我们后来的医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二)大气下陷病因病机

宗气的生理功能在《灵枢·邪客》中被归纳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积聚于肺,推动呼吸运动,同时灌注心脉,推动血液运行。我们的语言、声音、呼吸,以及肢体活动功能,筋力强弱者,均与宗气功能息息相关。所以说宗气的强弱关系到一身之气的盛衰。首先大气与心肺二脏生理功能紧密相关,心主血脉、藏神,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肺脏的呼吸功能和心脏的行血功能需要大气维持。其次体内脏器位置的稳定与大气的升举功能有密切关系。忧思恼怒、惊恐、产后、久病、疲劳、误治以及外感等等以及不了解这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的医者,使用虎狼之药等都可能会导致大气下陷病症的产生。

(三)大气下陷临床表现

“大气下陷”为大气的病理状态,大气下陷后,心主血脉的功能不能运行,肺司呼吸朝百脉机能不能相续,人体的气血津液就难以步散,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也会失去充养。在人体的头表现为清阳不升、脑髓失养可能引起头晕目眩、神昏健忘、神疲困倦;在人体的心肺部,宗气不足,可引发胸中满闷、心悸怔忡、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脾肾阳气不升,可出现内脏下垂、脱肛、肢体痿废、二便失禁、癃闭身肿等。阳气郁而不畅为大气初陷时的表现,也就是陷后阳气蓄并欲宣,可见寒热汗出,关前的脉犹弱为其典型的脉象,明确了大气下陷的病理表现,我们临床运用升陷汤也就得心运手了。

(四)大气下陷临床应用指征

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凡表现为以“气短不足以息,或呼吸困难,有似乎喘,否则气息将停,危险将在顷刻。可能是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各种病态诚难悉数,其脉冲相位沉迟微弱,尤其是在关前。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等胸中大气下陷的临床表现时可用升陷汤,在现代医学临床诊疗中应用升陷汤,患者有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脉搏微弱是运用此处方明确的适应症。

(五)升陷汤创制来源

张锡纯先生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结合《黄帝内经》中气的启发,认为临床中医生多误治大气下陷之证,并且忽略临床大气下陷,是因为没有深入认识大气下陷病机,这种治疗很少被用升提之药,因此确立“益气升阳”治疗法则,创制升陷汤。

独具匠心,善用验药--升陷汤组方

升陷汤由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和升麻组成。黄芪味“甘,微温,无毒”在《本草纲目》中被推为上品,主治“痈疽久败疮……补虚……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兼能升气,并擅长治疗胸中大气下陷,其补气之功最优,但恐惟其性热,因知母味苦、性寒、苦寒皆非甚大,而又能滋阴故以知母凉润者济之;柴胡具有少阳生发之气,可以诱引大气之陷者从左上上行;升麻为阳明之药,炒用能升阳气于至阴之下时,而诱发甘温之药上行,而从右引阳明清气上行;桔梗是药中之舟楫,可以将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随证加减.l临床应用时气虚严重者可加人参数克,培补元气,也可加山茱萸数克,起固守元气之用。严重的下陷,出现腹部坠痛或脏器下垂等严重下陷症状,可以倍用升麻增强升举强度。握药物寒热温凉,方能体味其中奥妙。

医案:

张某某,男,75岁,2019年6月15日因“反复心慌、胸闷伴全身乏力”2月余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冠心病病史,近2个月来反复心慌、胸闷、感全身乏力,说话无力,稍微活动即感疲劳,食欲不佳,曾在当地医院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予改善心肌供血、活血化瘀及口服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为进一步治疗遂我科就诊。舌淡暗夹淤血,苔薄白微腻,脉沉细。处方:黄芪60g、炒知母15g、柴胡12g、桔梗12g、升麻6g、山药30g,鸡内金20g,白术20g、麦芽15g、川芎10g、丹参10g;3剂,患者服完三剂中药后症状缓解,效不更方,继予上方中药5剂口服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之后予芪参益气滴丸口服维持治疗。

按语:宗气贯注心肺,大气下陷后,心主血脉的功能不能运行,肺朝百脉司呼吸不能运行,故患者胸闷、气短、乏力。处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升阳举陷、补气益肺;辅以桔梗舟楫作用以载药上行,升麻和柴胡升提举陷;佐以苦寒知母,以制黄芪温性。诸药合用,以达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配鸡内金、白术、麦芽健脾和胃为宗气形成提供化原,加丹参、川芎益气活血,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升阳之效。

结论

大气也就是宗气,宗气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吸,宗气贯注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鼓舞心脏搏动、调节心律和心率的,并且与现代医学的心肺功能关系密切相关。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升陷汤主治疗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涉及慢性阻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疾病、呼吸衰竭、休克、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不齐、等急慢性疾病,大气下陷的症状如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系统疾病也可以使用升陷汤。临床在运用升陷汤治疗疾病时首先了解大气下陷证的理论内涵,掌握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脉搏弱的主要症状,并鉴别其他证候。应用此处方时应辩证论治随证加减,待实际临床症状缓解后,继续治疗原发疾病的基本病机。在继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拓展升陷汤的临床应用,更好地将升陷汤应用于现代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刘轶凡,黄晓强,傅强,赵进喜.赵进喜应用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2)

[2]张再康.张锡纯胸中大气及其下陷学说孕育过程[N].中国中医药报.2016-03-28

[3]刘宝虎,朱旭,郭彤彤,江继鹏,张赛.张锡纯先生治疗“大气下陷”的理法方药[J].西部中医药.2019(04)

[4]曹培桢,张广兰.张锡纯大气下陷证治初探[J].陕西中医.2001(03)

[5]杨承芝,朱爱华.浅析张锡纯大气下陷证与升陷汤[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07)

[6]刘乐,高嘉莹.李东垣益气升阳论治脾胃病[J].河南中医.2015(12)

[7]高健生,张凤梅,张殷健.论益气升阳举陷与益精升阴敛聚治法[J].中医杂志 2004(07)

[8]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1月1日

[9]陈珞珈.《黄帝内经·灵枢·邪客》[M].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4

[10]翟双庆.论《内经》对宗气的认识[N].中国中医药报.2012-04-30升陷汤是运用“益气升陷”的治则来治疗大气下陷的病症,临证时要求我们辩证论治疗,随证加减,精心选药,达到标本兼治疗,同时也能增强人体正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