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郭文笔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某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下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FMA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温针灸应用于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治疗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下肢功能。

[关键词]温针灸;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下肢功能


中风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是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临床需及时对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治疗,以免其后续运动模式重建出现问题[1]。近年来,以温针灸为代表的中医疗法被广泛运用于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康复治疗中。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法的有效性,笔者进行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纳入研究病例的诊断标准参考《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病情经CT、MRI、临床查体等综合检查确诊,处于中风后痉挛期,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本研究排除存在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4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56-72岁,平均(61.2±0.7)岁。对照组中患者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8-72岁,平均(63.4±0.2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满足可比性要求。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方法:1)下肢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训练,抑制下肢痉挛。2)站立位、跪立位平衡训练,诱发平衡及保护性反应。3)步行训练,矫正异常步态。每次训练30 min,1次/d。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予以温针灸治疗,取穴,主穴:血海、悬钟、阳陵泉、脾关穴。配穴:环跳、足三里、丰隆、丘墟、风市穴。操作方法:取侧卧位,健侧肢体在上,常规消毒穴位表面皮肤。进针时快速、准确,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留针0.5 h。期间在针尾插上2 cm艾柱。点燃艾柱下端,以针刺处皮肤有灼热感为宜。在艾条下放置硬纸板,艾柱燃尽后除去灰烬。每日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46%,肢体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例数×100%。2)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两组下肢运动功能。FMA中包括肢体运动(下肢34分)、平衡(14分)、感觉(24分)、关节活动度(44分)、疼痛(44分)五项内容。评分与相应情况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表示,以卡方(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例、12例、2例、95.0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9例、12例、9例、77.50%,组间相比,X2=5.165,P=0.023。

2.2 治疗前后两组FMA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FMA中各项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FMA中各项评分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FMA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肢体运动

平衡

感觉

关节活动度

疼痛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0)

12.25±0.27

24.25±0.96

3.08±0.17

6.28±1.21

10.27±0.67

16.31±0.36

16.58±2.14

26.29±3.14

16.89±3.17

29.35±1.25

观察组(n=40)

12.93±0.02

34.21±0.98

3.21±0.19

8.21±1.20

10.28±0.68

19.28±0.42

16.92±2.14

31.26±3.68

16.28±3.08

34.21±1.36

3 讨论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指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发生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同程度受损,使上述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出现障碍。对于运动神经元受损的患者,脊髓低位运动中枢调控、抑制等作用被中断,强化运动环路神经性分析,最终引发肌张力高的痉挛状态,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均会受到影响。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需及时进行康复治疗[2-3]。中医认为,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病机包括阴阳失调、偏胜偏虚,治疗强调泻阴补阳、补虚泻实,实施针刺治疗,可调节阴阳平衡、补虚泻实[4]。在对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予以针刺治疗期间,在针柄处插上艾柱,予以温针灸治疗,期间燃烧艾绒产生的热力可经毫针传至体内,可起到温经散寒、温补脾胃功效,可有效解除肢体痉挛症状,增强康复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早日恢复[5]

研究结果证实,将温针灸应用于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治疗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下肢功能。

参考文献

[1]邓小东曾少文李盈莹.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7(18):24-28.

[2]杨曼.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加西药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42例[J].中医研究,2018(1):31-33.

[3]张艳,黄礼华,石云.中药解痉方洗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11(5):369-372.

[4]曲红伟,张玉亮,马晓南,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4):80-82.

[5]李克伟.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性瘫痪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11(5):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