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李萍

(南京市高淳区精神病防治院,江苏 南京 211321)


摘 要目的:对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复发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大脑功能失调及行为、认知、情感等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精神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正常生活影响极大[1]。所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康复护理实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8~58岁,平均(37.96±3.65)岁,病程0.5~8年,平均(4.19±0.73)年;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59岁,平均(38.67±3.52)岁,病程0.7~8年,平均(4.32±0.68)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保证机体所需的营养均衡摄入;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住院环境,减少探视,确保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提高睡眠质量;对患者的用药方法进行指导等。

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方法如下:(1)组建康复护理小组。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进行了解,并组建康复护理小组,组员要求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及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小组成立后由护士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内容主要包含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要点,及康复护理的方法,确保小组成员能够对康复护理措施有效实施。(2)康复护理实施。①建立健康档案。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含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定期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微信群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进行推送,对患者的用药进行监督与指导,要求患者按时复诊;②制定康复护理管理表。通过护理小组组内讨论,对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了解,分析不同时期患者的护理要点,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管理表,内容涉及护理方法、健康教育、护理评价等多个方面。③护理措施实施。根据护理管理表,分阶段为患者实施康复护理。首先,急性期。这一时期的患者因初次接受治疗,尤其是进入医院陌生环境时,护理人员要热情、主动的为患者介绍病区、病房环境及住院制度等,帮助患者对陌生环境尽快熟悉,避免患者心理压力增大;同时,针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药物治疗及预后等向患者进行宣教,提高患者的认知,宣教期间加强护患交流,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次,恢复期。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对自身疾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且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其认知能力也进一步提升。这一阶段,护理人员需对上一阶段护理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效果等进行回顾与总结,尤其是对出现的问题需经过小组讨论,提出改进的办法,并在下一阶段护理工作中进行改进。最后,康复期。康复期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症状也明显缓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更加清晰。此时护理的重点是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避免患者情绪波动过大导致疾病复发。要求日常生活中家属要多关心和鼓励患者,多给予患者理解,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同时,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对疾病持续控制,减少复发的可能。

1.3观察指标

干预半年后,对两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2结果

护理后半年,观察组中1例复发,复发率为3.33%(1/30),对照组中7例复发,复发率为23.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比较常见,尤其是当前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导致该病发病率也不断升高[2]。临床中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时,目的是消除症状、恢复认知功能及预防复发[3-6]。很多时候,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通过抗精神药物的使用,能够对患者症状有效控制,但进入康复期后多数患者往往以居家康复治疗为主,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降低,极易导致疾病复发。可见,常规护理方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时,由于护理模式、方法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并不理想。而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时,通过护理小组的组建,为患者提供了针对性的护理模式,保证护理措施在应用中的有效性;而根据不同病情、不同时期的患者,则采取不同阶段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能够最大限度的给予满足,尤其是在进入康复期后,对患者的心理加强干预,让患者在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同时,认识到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病情的重要性,实现对疾病复发的有效预防,保证了治疗效果的实现。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琳,张金玲,黄洁.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9):60-63.

[2] 谢小惠,黎秀.人文关怀康复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4):183-185.

[3] 何娟辉.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中的护理效果探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6):125-126.

[4] 王宪琴, 刘仲发, 张程赪. 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11):3.

[5] 蒲金玉, 张翠红, 刘宁,等. 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

[6] 吴纯青.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