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对 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广娟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探究COPD稳定期患者中,取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联合应用的临床成效和在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方面影响。方法:研究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结束于2021年12月,参考对象构成:该阶段医院收治患者60例,分为2组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随机抽签法,且各组中收纳患者以30例为准,在临床检查后发现,其疾病类型为:慢阻肺(COPD),且均处于稳定期状态;其中,将常规护理用于前者,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用于后者,比较2组护理成效。结果:关于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指标,评测实验组后,具体评分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更高,P<0.05。结论:临床治疗期间,在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良好提升方面,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优势明显,可推行、应用。
关键词: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


呼吸系统常见病中,慢阻肺(COPD)较为典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此疾病发生率已高达9%-10%[1];从此类患者临床症状来看,急性进展阶段,慢性咳嗽、气短、咳痰、呼吸困难、喘息现象较为普遍,在药物控制后,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但是会明显增加其肺气肿风险,进而威胁生命安全[2]。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相关内容,探究该措施用于60例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现论述如下。

1背景及方法

1.1临床背景

根据需要,对罹患慢阻肺(COPD)患者予以筛选,并做分组处理,依据为:随机抽签法,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COPD患者(n=60例)调查统计发现,均处于稳定期状态,其资料抽取时间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分析如下。对照组(n=30例):最小年龄、最大年龄为44岁、75岁,平均(59.53±1.12)岁,性别构成中,男患/女患为16:14;实验组(n=30例):最小年龄、最大年龄为47岁、73岁,平均(60.02±1.08)岁,性别构成中,男患/女患为17:13。以上研究资料区别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监测、膳食指导等常规护理;

实验组:开展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医院。就COPD患者而言,病情控制较好,进入稳定期阶段后,护理人员可建议其办理出院手续,该阶段内,对于相关注意事项,护理人员需为其详细告知,预留患者联络方式,指导其添加医院公众号,而后建立电子病历档案,并复印相关信息,告知家属移交所属社区医院[3];(2)社区。接收COPD患者后,由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商讨,并与患者病情结合,对其跟踪护理对策进行制定,即:每日电话随访,每周上门随访,主要内容为:了解患者疾病症状,有无伴随症,用药、饮食情况以及肺康复锻炼情况等,并对其疑问耐心解答;与此同时,条件允许前提下,社区医院可组织不定期讲座活动,活动期间邀请该方面专家前来,增加活动权威性。(3)家庭。负责人为COPD患者家属,在出院后,对患者情绪密切观察,增加陪伴时间,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关爱,并与患者积极交流,且治疗药物方面,还应采取鼓励为主方式监督服用,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重要性[4];另外,家属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协助患者完成对应肺康复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并陪伴其加强户外活动,该阶段内,对于活动时间、强度需严格把控。

1.3判定指标

统计护理成效:肺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

计量资料检验时,用T进行,其组间代表形式以(622aeab2a1239_html_78ea2e68f05cdd55.gif )为主,并选取统计软件SPSS24.0处理,P<0.05。

2结果

COPD稳定期患者中,其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在实验组中高,P<0.05。如表1.

表1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成效(分,622aeab2a1239_html_78ea2e68f05cdd55.gif

组别

肺功能锻炼依从性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对照组(n=30例)

80.33±2.16

81.25±2.49

81.67±2.03

实验组(n=30例)

89.87±3.05

90.44±2.51

90.58±2.37

T

13.98

14.24

15.64

P

0.00

0.00

0.00

3讨论

慢阻肺,临床特征表现为: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患病后,其周期反复性强,属于气流持续性受限为主的疾病,更是环境因素、个体易患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本次结果显示:相较对照组,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在实验组中居更高水平,P<0.05。究其原因得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对延续性干预进行了充分体现,能够从COPD稳定期患者出院前指导着手,通过注意事项告知、预留联系方式进行干预,以此来增加患者自我认知;且社区医院的护理随访,不定期讲座活动,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发展状况,保障药物疗效[5];另外,家庭护理的联合应用,还能够对患者心理健康进行有效保证,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身体素质和疾病预后水平。

总而言之,COPD稳定期患者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效果确切,显著表现在提高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


参考文献:

[1]胡丙兰,李有霞,范绍辉等.MDT模式延续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24):118-121.

[2]张蒙.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06):176-177.

[3]李鹏娟.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3):170-172.

[4]卢峥.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2):1478-1479.

[5]纪燕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08):1463-1464.